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暴力遊戲讓人沒有同情心?科學家:沒什麼聯繫

人們通常認為, 暴力遊戲會削弱我們的共情心, 使我們更容易產生反社會行為。 但新研究發現, 暴力遊戲和反社會行為之間並不存在聯繫。

隨著個人電腦的問世, 電腦遊戲也隨之誕生, 其中許多遊戲都涉及殺人或傷害其他角色。 這自然引發了熱議:暴力遊戲是否會使人們變得更加暴力?大多數人的直覺是肯定的。 長久以來, 人們認為暴力電腦遊戲會帶壞人們, 尤其是孩子。 所以, 許多家長對此表示反對。 不過, 這只是一種流行觀點而已, 並非科學事實。

然而, 科學的介入使問題變得更為模糊。 一些研究表明,

電腦遊戲存在積極層面;但另一些研究卻發現, 暴力遊戲和暴力行為之間存在關聯。 注意:相關關係不等同於因果關係。 在2017年, 人們對此依舊爭論不休、難以定奪。

如今, 德國漢諾威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探究了玩暴力電子遊戲的長期效應, 並將結果刊登在《心理學前沿》上。 他們之所以探究此問題, 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 電子遊戲的普及度和品質在不斷上升;第二, 他們在臨床工作中遇到越來越多有問題的患者, 他們會強迫性地玩遊戲。

該研究與以往的多數研究不同, 它分析的是長期效應。 由於男性更喜歡玩這類遊戲, 因此他們只研究了男性物件。 在過去四年中, 所有玩家每天至少玩兩個小時的第一視角射擊類遊戲。 為排除一切短期效應, 他們要求研究物件在實驗開始前至少停止玩遊戲三個小時(多數人禁玩了好幾天)。

他們讓玩家回答心理學問卷, 同時對其進行核磁共振掃描。 此外, 研究人員還給他們展示一些能夠喚起情感共鳴的圖像, 引發他們的情緒和共情反應。

最後, 他們將結果與不玩遊戲的控制組進行比較。

結果出人意料:兩組實驗物件對圖像的神經反應相似。 換句話說, 打暴力遊戲並未削弱玩家的共情反應。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這項實驗, 鼓勵大家重點探究電子遊戲對人類行為的長期效應。 接下來, 他們將在研究中採取更有效的情緒刺激, 如用視頻替代圖像。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 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