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政法大學“立格聯盟”第八屆高峰論壇舉行

法制網濟南7月18日電 記者 蔣安傑 薑東良 今天,全國政法大學“立格聯盟”第八屆高峰論壇在山東舉行。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陳國慶、山東省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峰海、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蔣惠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視員宋毅、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司副巡視員王紅、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山東政法學院黨委書記李玉福等分別致辭,山東政法學院校長呂濤主持開幕式。 8所政法高校的黨委書記、校長、副校長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論壇。

“立格聯盟”成立於2010年,是全國政法大學交流研討平臺,其名稱由英文legal音譯而來,寓意“建立規矩、建立規格、建設制度、樹立標準”。

聯盟的建立,旨在共用優質法學教育資源、促進法學教育規範發展、提高法律人才培養品質,為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貢獻應有力量。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座談會上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歷史任務,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國法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 經“立格聯盟”各成員高校會商,確定本屆高峰論壇的主題為“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

本屆高峰論壇上,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作《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發言,他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不斷深入和“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規劃的穩步實施,對各層次、多領域的高素質法治人才提出了新的緊迫性需求,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將在實質意義上推動我國法學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將我國法學人才培養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顧功耘指出,高校是人才培養的第一陣地,政法院校更是輸出法治人才的主要堡壘。 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時的最新指示,切實做好法治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成為衡量政法院校擔當作為和智慧的重要指標。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指出,當前,法治人才培養主要著眼于法律職業人才,與建設法治國家需要的多領域多層次法治人才需求不相匹配。 法學教育要在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法治人才提出的多層次需求基礎上,確定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楊宗科表示,西北政法大學將全面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科學定位法治人才培養目標,改革法治人才培養教學方式方法,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系,完善法治人才培養協同機制,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推進法學教育改革,努力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法治人才。
甘肅政法學院校長李玉基指出法學教育規模空前,但難以滿足國家和區域法治建設需求,在於適宜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養的機制尚未形成。 甘肅政法學院積極將深化法學教育改革與創新,為西部特別是西北地方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 上海政法學院校長劉曉紅指出,如何在法學教育中加強德育是政法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大命題。 政法院校應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德法兼修作為培養機制,進而構建符合德法兼修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評價機制等,培養符合社會主義需要的高素質法治人才。
山東政法學院校長呂濤認為,應從“德”和“法”兩個維度上思考,中國特色法學教育的培養要求是德法兼備,培養過程是德法兼修,培養目標是高素質的法治人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