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我國腰椎病患者超2億,手術可選擇椎間孔鏡技術

腰椎是人體最重要的承重部位之一, 承擔人體上半身的整個重量。 由於長期承重, 腰椎也是人體中最容易出現病變的部位之一。 據國家衛生部統計, 腰椎病患者人數在我國已突破2億, 其中約有15。 2%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遇到認為“腰椎間盤突出又不是啥大病, 沒有必要過度關注!”的人群。 臨床上也經常遇到忽視腰椎間盤突出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導致就診時症狀已經極為嚴重, 甚至需要手術的患者。 那麼, 腰椎間盤突出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脊柱亞專業組晏怡教授介紹,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患病早期症狀表現雖然較輕, 但是如果患者忽視疾病的危害, 任由疾病發展, 當患者突出的椎間盤造成脊髓或神經受到壓迫的話, 患者可能出現行走障礙甚至肌肉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在此,

必須提醒腰椎間盤突出和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患者, 一定要及早到醫院脊柱神經外科明確病情, 避免“小病”養成“大災”出現癱瘓等。

近年來, 腰椎間盤突出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很多年輕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就診的時候都會詢問同樣的問題:醫生, 我年紀還小, 怎麼會得了腰椎間盤突出呢?

晏怡教授表示:“腰椎間盤突出屬於脊柱退行性疾病, 當人體腰椎退變到一定程度時, 疾病便會發生。 很多年輕人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患上腰椎間盤突出, 脊柱神經外科臨床認為, 腰椎間盤突出頻發和年輕化趨勢和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比如久坐就是常見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因素之一。 ”

據悉, 當人體在放鬆坐位時, 沒有靠背的情況下, 人體腰椎受到的壓力是人體放鬆站立所受壓力的92%;繃直背部坐位時, 所受壓力的110%;極度屈曲時, 人體腰椎所受到的壓力是人體放鬆站立所受壓力的166%。

“久坐使得本就是承重部位的腰椎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長此以往極易導致腰部肌肉出現勞損,

甚至患上腰椎間盤突出”晏怡教授說。

事實上, 久坐的危害遠不止腰椎間盤突出。 有資料顯示, 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因長時間坐著不動而死亡。 據預計, 到2020年全球將有70%的疾病是因坐得太久、缺乏運動引起的。 所以, 為了你的腰椎健康, 請站起來活動一下吧!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 絕大多數患者會選擇按摩、貼膏藥吃止疼藥等保守治療緩解症狀, 而不是及時就醫。

事實上, 按摩並不適合所有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吃止疼藥只能緩解疼痛症狀, 於治療無益。 多以, 建議患者在腰椎間盤突出或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後能夠及時到脊柱神經外科明確診斷, 避免誤診漏診錯誤治療等導致病情的遷延、發展、造成嚴重的後果。

脊柱神經外科臨床上對於9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建議保守治療, 但是仍有不到10%的患者出現神經受壓等時, 需要手術治療。

開放性手術、微創手術是目前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治療的主要選擇, 但是近年來隨著內窺鏡逐漸應用於脊柱疾病治療, 椎間孔鏡技術成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新選擇。

椎間孔鏡技術屬於脊柱內窺鏡技術,能夠適用於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手術時,患者只需要局部麻醉,能夠有效減少對全身器官的干擾;手術中,醫生在內鏡下操作能夠更清晰的看到內部結構,符合神經外科微創手術理念,手術更安全。

此外,椎間孔鏡技術在腰椎間盤突出治療中的優勢還在於:

1、微創:避免傳統手術對椎管和神經的干擾,不破壞椎板、肌肉和韌帶,不影響脊柱穩定性;

2、適應症廣:能治療幾乎所有類型椎間盤突出;

3、美觀: 手術創口僅0。7-37。5px,符合美學觀點;

4、安全性高:局麻麻醉,術中能與病人互動,不傷及神經和血管,基本不出血;

5、恢復快:術後次日可下床活動,平均4周恢復正常工作;

6、費用低:無需內置物,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和醫保負擔。

椎間孔鏡技術屬於脊柱內窺鏡技術,能夠適用於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手術時,患者只需要局部麻醉,能夠有效減少對全身器官的干擾;手術中,醫生在內鏡下操作能夠更清晰的看到內部結構,符合神經外科微創手術理念,手術更安全。

此外,椎間孔鏡技術在腰椎間盤突出治療中的優勢還在於:

1、微創:避免傳統手術對椎管和神經的干擾,不破壞椎板、肌肉和韌帶,不影響脊柱穩定性;

2、適應症廣:能治療幾乎所有類型椎間盤突出;

3、美觀: 手術創口僅0。7-37。5px,符合美學觀點;

4、安全性高:局麻麻醉,術中能與病人互動,不傷及神經和血管,基本不出血;

5、恢復快:術後次日可下床活動,平均4周恢復正常工作;

6、費用低:無需內置物,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和醫保負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