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四川旅發委主任傅勇林:今年將落實“兩師一員”助推全省旅遊脫貧

傅勇林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8日訊十八大以來, 在全國脫貧攻堅戰大背景下, 四川省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

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也提出,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全省擬脫貧的村子中72%可以靠旅遊。 ”日前, 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傅勇林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時介紹, 全省旅遊系統一直以四川省委省政府“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這兩個工作主題來推動全省的旅遊工作。 同時, 他透露, 四川今年將重點推行“兩師一員”, 即鄉村旅遊規劃師+鄉村旅遊工程師+技術員的方式, 將一張張“規劃圖”變成“施工圖”, 切實推動四川脫貧攻堅。

做好頂層規劃 安排省級資金保障工作

據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資料顯示,

2016年, 四川全省實現鄉村旅遊收入2015億元, 同比增長22%;帶動全省83.56萬貧困群眾直接受益或間接受益, 從事旅遊業的農戶家庭人均純收入15322.9元, 比全省農民人均水準高4777.6元;448個貧困村通過發展旅遊實現脫貧摘帽;199個貧困村創建為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 9個貧困縣創建為省級旅遊扶貧示範區。 而2017年1季度, 全省鄉村旅遊總收入達到600億元, 相比2016年同期增加100億元。

四川新聞網記者瞭解到, 四川編制完成一個全省旅遊扶貧頂層規劃——《四川省“十三五”旅遊扶貧專項規劃》和四大片區旅遊扶貧實施計畫, 對全省旅遊扶貧工作進行了整體謀劃和佈局, 對照研究提出了相應工作措施。

今年2月, 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四川省旅遊扶貧專項2017年實施方案》,

分解下達了旅遊扶貧年度目標和“八大工程”重點措施(八大工程為:旅遊扶貧示範創建工程、旅遊產品開發帶動工程、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鄉村旅遊合作社培育工程、旅遊商品開發行銷工程、鄉村旅遊宣傳推介工程、鄉村旅遊人才提升工程、國家萬企萬村幫扶工程), 配套安排省級資金1.205億元, 保障和推動工作落實。

今年3月, 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制發《關於分解下達2017年全省旅遊扶貧目標任務的通知》, 進一步細化量化目標任務到縣、到村、到具體專案, 並按高於基本目標30%設置了年度奮鬥目標(基本目標為:重點推進10個縣創建省級旅遊扶貧示範區, 130個村創建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 培育363個旅遊扶貧重點村。 重點實施旅遊扶貧示範提升項目、鄉村文化旅遊節、旅遊產品開發、旅遊公共設施建設項目等43個)。

扶貧扶志 創造性推進全省旅遊脫貧

“制度供給很關鍵。 ”傅勇林表示, 四川創新制度供給, 創建了“1+4+N”旅遊扶貧規劃體系, 編制完成《四川省“十三五”旅遊扶貧專項規劃》, 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和高原藏區四大片區旅遊扶貧規劃及實施計畫。 同時, 還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合作社的指導意見》, 為貧困地區培育鄉村旅遊新型經營主體, 增強鄉村旅遊發展能力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四川新聞網記者瞭解到, 四川還非常注重智力供給。 依託省內高等院校, 組建了秦巴片區、烏蒙片區、大小涼山、高原藏區四大旅遊扶貧促進中心,

通過購買服務為貧困縣、村、戶提供規劃編制、品牌打造等智力服務。 去年, 四大促進中心先後派出專業團隊100餘次、500餘人次赴貧困地區開展旅遊扶貧調研和指導, 在旅遊扶貧模式創新、旅遊產業幫扶、人才培訓等方面都取得較好成效。

在旅遊脫貧的路上, 四川還採取抓好重點攻堅和典型培育的方式。 比如, 眾所周知的“懸崖村”。 據瞭解, 今年4月, 省旅遊發展委組織交通、住建、部分銀行和專家代表組成聯合工作組, 赴涼山州昭覺縣“懸崖村”就旅遊扶貧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和現場辦公, 針對性提出以現代山地旅遊統籌特色農業和民族文化產業為主攻方向, 以市場化運作為路徑, 以整合部門資源為保障等建設性意見建議, 得到積極認同和實踐。目前,當地採取“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群眾參與”模式,引入企業整體打造“懸崖村 古裡大峽谷”旅遊扶貧項目,已進入項目實施階段。

多條腿走路 四川今年將重推“兩師一員”

“旅遊在脫貧攻堅中,有重要的作用。”傅勇林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全省擬脫貧的村子中72%可以靠旅遊。同時,他坦言,保障旅遊脫貧工作完成需要新思路、新方式,“其中有三件事是很需要思考的,一是旅遊,二是旅遊化,三是旅遊產業。”

傅勇林解釋,現在談到“旅遊”已不同于傳統的只做景區景點、旅行社和酒店,還需要推動旅遊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如果這個村子有資源,比如民風民俗、自然資源、文化遺產比較特別,就將對其做綜合評定,然後發展旅遊。但如果擬脫貧的村子並沒有什麼資源,“我們還是可以做別的,比如國土整治、水體管理、生態修復等工程。”傅勇林直言,這樣就可以旅遊化,“發展全域旅遊化、全產業鏈旅遊化、全生產要素旅遊化。”

一個好的規劃,需要落地才能實現。如何將一張張規劃圖變為實景圖?傅勇林坦言,今年四川將重點採取“兩師一員”模式,即鄉村旅遊規劃師+鄉村旅遊工程師+技術員,來將規劃圖變成切實可行的施工圖,“計畫先在四川的四個縣開始試點。”他介紹,根據現在農村的實際情況,試點地將對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員直接進行培訓,“比如這個村子適合發展美食,就培訓美食,適合旅遊,就培訓旅遊,這樣能極大提高效率。”

得到積極認同和實踐。目前,當地採取“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群眾參與”模式,引入企業整體打造“懸崖村 古裡大峽谷”旅遊扶貧項目,已進入項目實施階段。

多條腿走路 四川今年將重推“兩師一員”

“旅遊在脫貧攻堅中,有重要的作用。”傅勇林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全省擬脫貧的村子中72%可以靠旅遊。同時,他坦言,保障旅遊脫貧工作完成需要新思路、新方式,“其中有三件事是很需要思考的,一是旅遊,二是旅遊化,三是旅遊產業。”

傅勇林解釋,現在談到“旅遊”已不同于傳統的只做景區景點、旅行社和酒店,還需要推動旅遊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如果這個村子有資源,比如民風民俗、自然資源、文化遺產比較特別,就將對其做綜合評定,然後發展旅遊。但如果擬脫貧的村子並沒有什麼資源,“我們還是可以做別的,比如國土整治、水體管理、生態修復等工程。”傅勇林直言,這樣就可以旅遊化,“發展全域旅遊化、全產業鏈旅遊化、全生產要素旅遊化。”

一個好的規劃,需要落地才能實現。如何將一張張規劃圖變為實景圖?傅勇林坦言,今年四川將重點採取“兩師一員”模式,即鄉村旅遊規劃師+鄉村旅遊工程師+技術員,來將規劃圖變成切實可行的施工圖,“計畫先在四川的四個縣開始試點。”他介紹,根據現在農村的實際情況,試點地將對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員直接進行培訓,“比如這個村子適合發展美食,就培訓美食,適合旅遊,就培訓旅遊,這樣能極大提高效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