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她對媽媽撒了一個天大的謊,感動所有人

一個感人的謊言

2015年, 藝術家胡尹萍回到四川老家,

瀘州一個很偏僻的小鄉村,

她發現有商販在收購媽媽織的絨線帽子,

一天織一頂帽子, 才兩塊錢, 一年才1000元。

這令她非常生氣、自責,

於是, 她找了一個朋友,

扮演了一個名叫“小芳”的帽子商,

和媽媽做起了帽子生意,

去年胡媽媽織了300多頂帽子,

有了可觀的收入。

“我母親至今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實際上收購這個帽子的是我本人,

都是我花錢買的。 ”

--胡尹萍

去年一整年, 胡媽媽一收到小芳寄來的毛線, 她就開始織帽子。

毛線也不再是過去織2元帽子時的劣質毛線, “我從來沒有織過這麼好的毛線, 我一定要把這個工作給做好,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 ”

“你們給我什麼顏色我就把它織好咯, 村裡的人看我織綠色的帽子都笑話我, 但我不在意咯, 不聽那些閒話。 ”

為什麼給母親寄那麼多綠毛線?女兒回答說:綠色保護視力。

胡媽媽和胡爸爸在發快遞。

“自從有了這個工作,現在我們可以買多一點水果,多吃一點肉。”

“謝謝你們!”

——胡媽媽至今還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們是以帽子收購商的身份,以“總公司的人來視察”的名義,去拍攝她的。

15年回四川老家,我發現母親在為帽子商織帽子,兩元一頂,整整織了兩麻袋。

也就是說,有人用1000塊錢收購了我母親一年的時間,這讓我很是難受,而且那個毛線特別差,我母親說織得手很疼。

平時我給她寄錢,她都不要,我給她在村裡買了新房,她也不去住。

回到北京後,我想了好久,決定虛構一個人物,讓她替我去收購我母親的帽子。我找了最好的大學同學來擔任這個角色,給她取了化名叫“小芳”,由她和我母親對接。

之後,我母親平均每個月會寄一箱子帽子,快遞給“小芳”,“小芳”再轉交給我。

每次當我拆開快遞的時候心裡都是既溫暖,又酸酸的。我平常一年也就回家一兩次,看到帽子就會很想她。

我能從這些帽子裡看出她的整個狀態,一開始帽子的花式很單一,慢慢地有了色彩搭配,還自己發明了很多新款式,媽媽還給帽子都起了名字。

每一款帽子和快遞,我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記錄和歸類。

2017年1月,我在北京箭廠空間展出了我母親手織的300多頂帽子裡的60頂。

展覽開始後,有很多人想要買這些帽子,可母親的帽子我是一頂不賣的,但既然這麼多人喜歡,我都覺得它是可以量產的。

我們小鎮上有那麼多阿姨織帽子,如果市場有需要,就可以集合她們,甚至十裡八村的阿姨,讓她們一起來織帽子,也提高他們的生活。

最近我正在計畫這個事情,如果可以,我不但要做我母親的“小芳”,也要想成為十裡八村阿姨們的小芳。


胡媽媽和胡爸爸在發快遞。

“自從有了這個工作,現在我們可以買多一點水果,多吃一點肉。”

“謝謝你們!”

——胡媽媽至今還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們是以帽子收購商的身份,以“總公司的人來視察”的名義,去拍攝她的。

15年回四川老家,我發現母親在為帽子商織帽子,兩元一頂,整整織了兩麻袋。

也就是說,有人用1000塊錢收購了我母親一年的時間,這讓我很是難受,而且那個毛線特別差,我母親說織得手很疼。

平時我給她寄錢,她都不要,我給她在村裡買了新房,她也不去住。

回到北京後,我想了好久,決定虛構一個人物,讓她替我去收購我母親的帽子。我找了最好的大學同學來擔任這個角色,給她取了化名叫“小芳”,由她和我母親對接。

之後,我母親平均每個月會寄一箱子帽子,快遞給“小芳”,“小芳”再轉交給我。

每次當我拆開快遞的時候心裡都是既溫暖,又酸酸的。我平常一年也就回家一兩次,看到帽子就會很想她。

我能從這些帽子裡看出她的整個狀態,一開始帽子的花式很單一,慢慢地有了色彩搭配,還自己發明了很多新款式,媽媽還給帽子都起了名字。

每一款帽子和快遞,我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記錄和歸類。

2017年1月,我在北京箭廠空間展出了我母親手織的300多頂帽子裡的60頂。

展覽開始後,有很多人想要買這些帽子,可母親的帽子我是一頂不賣的,但既然這麼多人喜歡,我都覺得它是可以量產的。

我們小鎮上有那麼多阿姨織帽子,如果市場有需要,就可以集合她們,甚至十裡八村的阿姨,讓她們一起來織帽子,也提高他們的生活。

最近我正在計畫這個事情,如果可以,我不但要做我母親的“小芳”,也要想成為十裡八村阿姨們的小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