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墨爾本”號這悲催的一生:撞過7條艦斃命156人

“墨爾本”號原為英國製造的“尊嚴”號航母, 後被澳大利亞購入成為海軍旗艦。 不過, 這艘當時就安裝了彈射器等先進裝備的航母,

並沒有為澳大利亞海軍帶來一絲“尊嚴”, 卻以“撞過7條艦船斃命156人”的“戰績”被人們稱為“史上最悲催航母”。

1957年10月, “墨爾本”號在行駛過程中突然“發飆”, 與澳大利亞海軍“藍卡”號戰艦相撞。 誰知道, 這次小事故竟然開啟了“墨爾本”號的“碰碰船”生涯。 7年後, “墨爾本”號夜間訓練時, 又撞上了為自己護航的“航海者”號驅逐艦, 造成艦上82人死亡。

1969年6月, 美澳聯合演習中, 美軍驅逐艦“魔性”般地和正在行進的“墨爾本”號撞了個“面對面”。 命該此劫, 滿載排水量2萬多噸的“墨爾本”號如同一把巨刀, 將美軍驅逐艦攔腰斬斷。

之後10年間, 厄運纏身的“墨爾本”號還曾先後和貨船、客船、渡輪等相撞。 這個“撞船專業戶”自己也是事故頻發, 不是突發大火就是鍋爐爆炸,

還有一次竟然把雷達罩掉進海裡。

澳大利亞海軍終於忍無可忍。 1985年5月, “墨爾本”號被當成廢銅爛鐵賣給了拆船廠, 結束了它惹禍的一生。 (夏志星、張斌)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從位於蘇格蘭的羅塞斯造船廠港口啟航特寫圖。

2艘6.5萬噸級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將成為未來皇家海軍水面艦隊的核心。 小圖為該級航母服役後的航海想像圖。

圖為英國海軍EH-101直升機從“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上空飛過, 進行航拍。

圖為“女王”號航母艦長Jerry Kyd在航海艦橋留影, 他身旁的就是航母操舵台, 那個類似早期飛機手柄的就是航母操縱舵。

“女王”號機庫內部圖, 可見眾多工作人員在搬運各種物資。

圖為“女王”號上的其中一個指揮中心,可見女水兵。據稱女兵在全艦人員的比例可占到15%(約240人),高於英軍平均水準。

“女王”號上的廚房可以在90分鐘內製作可供700人就餐的飯菜。圖為艦上大廚正在廚房內製作飯菜。

“伊莉莎白女王”號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雙艦島設計。比較成功地解決了大型艦島帶來的一系列缺點,首先雙艦島的每個艦島的長度和體積較小,有兩個艦島對於控制航母重心顯然比單艦島效果要好,同時也減少了航母全速前進時出現的甲板湍流。圖為出港前,從航母甲板上拍攝的“女王”號雙艦島特寫。

圖為英軍士兵持槍在“女王”號航母旁警戒。

圖為艦上的印度裔大廚正在製作拋餅。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水兵宿舍內景圖,雖然是多個雙人上下鋪,但空間較為寬敞。

圖為出航前,船廠工人在清理航空艦橋玻璃。

艦上大廚在航母廚房內為船員做飯。

圖為英海軍士兵在清掃航母飛行甲板。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從位於蘇格蘭的羅塞斯造船廠港口啟航,船廠工人向其揮帽告別。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準備通過福斯河大橋。

圖為工人們在解纜繩,準備航母出港作業,背景可見“伊莉莎白女王”號的艦銘牌。

圖為首航前,停泊在蘇格蘭羅塞斯造船廠的“伊莉莎白女王”號。

這張CG效果圖形象展示了女王級航母的尺寸,其280米的艦長比位於英國倫敦議會大廈都要長。大廈之上還能看到45型驅逐艦的剪影。右上圖可見“伊莉莎白女王”號與無敵級輕型航母(滿排2萬噸級)的實際對比,後者完全是“小巫見大巫”的節奏。

圖為在航母應急演練中,身著防火服的航母艦員在航母艙室中集結。

圖為1架已經完成甲板著陸的F/A-18E戰鬥機,從圖中可見,飛機的機翼已經折疊起來。

圖為從航母艦島的視角觀看航母甲板的情景。從圖中可見,1架F/A-18E戰鬥機剛剛從甲板上彈射起飛,旁

圖為1名飛機起飛協調控制員正在為準備起飛的戰機指示起飛信號。

圖為1架F/A-18戰鬥機正在降落。

圖為1架停在航母甲板上等待加掛副油箱的F/A-18C大黃蜂戰鬥機。

圖為1名艦載機飛行員正在擦拭他駕駛的F/A-18C戰鬥機的座艙蓋。

圖為2名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的飛行員在結束飛行任務後在甲板上行走。

圖為2名航母艦載機聯隊的地勤人員正在機庫內進行“大黃蜂”戰機的維護作業。

圖為在航母從補給艦接受物資補給作業的過程中,1名“艾森豪”號航母的艦員正在搬運物資。

圖為1名航母艦員正在航母的側舷旁面向大海鍛煉身體。

圖為位於航母艦橋的指揮艙的內景。

[參考消息]

圖為“女王”號上的其中一個指揮中心,可見女水兵。據稱女兵在全艦人員的比例可占到15%(約240人),高於英軍平均水準。

“女王”號上的廚房可以在90分鐘內製作可供700人就餐的飯菜。圖為艦上大廚正在廚房內製作飯菜。

“伊莉莎白女王”號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雙艦島設計。比較成功地解決了大型艦島帶來的一系列缺點,首先雙艦島的每個艦島的長度和體積較小,有兩個艦島對於控制航母重心顯然比單艦島效果要好,同時也減少了航母全速前進時出現的甲板湍流。圖為出港前,從航母甲板上拍攝的“女王”號雙艦島特寫。

圖為英軍士兵持槍在“女王”號航母旁警戒。

圖為艦上的印度裔大廚正在製作拋餅。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水兵宿舍內景圖,雖然是多個雙人上下鋪,但空間較為寬敞。

圖為出航前,船廠工人在清理航空艦橋玻璃。

艦上大廚在航母廚房內為船員做飯。

圖為英海軍士兵在清掃航母飛行甲板。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從位於蘇格蘭的羅塞斯造船廠港口啟航,船廠工人向其揮帽告別。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準備通過福斯河大橋。

圖為工人們在解纜繩,準備航母出港作業,背景可見“伊莉莎白女王”號的艦銘牌。

圖為首航前,停泊在蘇格蘭羅塞斯造船廠的“伊莉莎白女王”號。

這張CG效果圖形象展示了女王級航母的尺寸,其280米的艦長比位於英國倫敦議會大廈都要長。大廈之上還能看到45型驅逐艦的剪影。右上圖可見“伊莉莎白女王”號與無敵級輕型航母(滿排2萬噸級)的實際對比,後者完全是“小巫見大巫”的節奏。

圖為在航母應急演練中,身著防火服的航母艦員在航母艙室中集結。

圖為1架已經完成甲板著陸的F/A-18E戰鬥機,從圖中可見,飛機的機翼已經折疊起來。

圖為從航母艦島的視角觀看航母甲板的情景。從圖中可見,1架F/A-18E戰鬥機剛剛從甲板上彈射起飛,旁

圖為1名飛機起飛協調控制員正在為準備起飛的戰機指示起飛信號。

圖為1架F/A-18戰鬥機正在降落。

圖為1架停在航母甲板上等待加掛副油箱的F/A-18C大黃蜂戰鬥機。

圖為1名艦載機飛行員正在擦拭他駕駛的F/A-18C戰鬥機的座艙蓋。

圖為2名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的飛行員在結束飛行任務後在甲板上行走。

圖為2名航母艦載機聯隊的地勤人員正在機庫內進行“大黃蜂”戰機的維護作業。

圖為在航母從補給艦接受物資補給作業的過程中,1名“艾森豪”號航母的艦員正在搬運物資。

圖為1名航母艦員正在航母的側舷旁面向大海鍛煉身體。

圖為位於航母艦橋的指揮艙的內景。

[參考消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