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道德講堂丨中華德育故事(孝篇)——仲由負米

點擊關注, 鞏留最權威的資訊發佈平臺

【原文】

子路盡力, 負米奉親。 親沒仕楚, 歎不及貧。

周仲由, 字子路。 家貧, 常食藜藿之食, 為親負米百里之外。

親沒, 南游于楚, 從車百乘, 積粟萬鐘, 累茵而坐, 列鼎而食。 乃歎曰, 雖欲食藜藿, 為親負米, 不可得也。 孔子曰, 由也事親, 可謂生事盡力, 死事盡思者也。

李文耕謂, 事親之事, 承顏日短, 報德思長。 如仲氏子者, 方樂負米之歡, 旋抱銜恤之痛。 思藜藿而不得, 列鐘鼎而徒然, 子欲養而親不待, 蓋千古有同慨也。 為子者幸而逮存, 可不思孝養之及時也乎。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 有個賢人, 姓仲, 名叫由, 表字就叫子路。 他的家裡窮苦得很, 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 那一類不好的蔬菜。 因為奉養爺娘的緣故, 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 背了米回來給爺娘吃。

等到他的爺娘都去世了以後, 他就往南方遊歷, 游到楚國地方, 楚王就聘他做了官。

他跟隨的車騎有一百輛的多, 他積聚的谷米, 有一萬鐘的富。 坐的時候, 便茵褥重疊, 吃的時候, 便鼎食滿前。

他就歎氣著說, 我現在雖然富貴, 但是要想像從前一樣吃著藜藿的蔬菜, 仍舊到百里以外去背米來養爺娘, 這世裡, 斷斷不能夠再有這種日子了, 叫我怎不傷心呢?孔子說道, 仲由的服事爺娘, 可以說是活著盡了力, 死了盡著追思的了。

今日推薦

小編邀請您

關注鞏留零距離, 每天為您分享精彩內容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