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巢湖水下有座古城,湖灘可撿青銅器,長輩能說出四個城門位置

巢湖位於安徽省中部, 面積800平方公里, 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現在的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 關於巢湖的形成, 多部史料有“秦漢時期由居巢或曰巢州下陷而成”的記載, 從而間接表明巢湖水下應該有一座城池。

巢湖水下古城遺址

經過數次現場勘察和論證, 終於確認:巢湖水下的確有座古城遺址, 而它可能真的是帶著當時已相當高的文明和發達程度, 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沉沒的。 今年由於春季少雨和水位下降, 在巢湖市唐咀水下古城遺址, 這些平常堙沒於湖底、鮮為人見的器物裸露在河床。

湖水退去, 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探訪:殘碎陶片盡顯數千年滄桑

在唐咀村村民的帶領下, 記者來到巢湖唐咀水下古城遺址。 順著雜草叢中的小路, 來到這塊長約600米, 寬約180米的湖灘。 河床大半面積長滿了雜草, 在靠近湖邊的灘塗上, 遍地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瓦礫和陶片, 有泥質紅陶、灰陶, 還有褐色的陶片, 不少陶片上雕刻精緻的斑紋。 如果在仔細觀察, 還可以看到一些支離破碎、工藝造型比較講究的陶壺、陶罐碎片。

湖水退去, 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不少村民還撿到過完整的陶釜、陶壺、青銅器、古錢幣和印章。 ”唐咀村一位年長的老人說, 他們小時候, 在冬季河床乾涸的時候, 看到這裡有十幾個水井, 有一口井兩個人環臂都抱不過來。 他說, 上代人都是在巢湖捕魚為生, 從小就聽說過有關巢湖“陷巢州”的傳說。 上輩漁民甚至能夠說出水下古城四個城門的位置,

他們認為這些陶片是先人在這裡居住的生活器具。

湖水退去, 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專家:“居巢國”沉陷巢湖有多方印證

“借問邑人沉水事, 已是秦漢幾千年。 ”這是唐代大詩人羅隱為春秋時代居巢國陷落巢湖而寫的千古絕句。

昨日, 合肥市文物管理處副處長錢玉春向記者介紹, 多年來, 隨著考古成果的不斷發現, 人們對巢湖水下有座古城的猜疑越來越大膽, 但因未能發現秦漢時期具有充分考古價值的文物, 致使這層神秘面紗一直未能揭開。

湖水退去, 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12年前,時任巢湖市文物管理所所長的錢玉春開始關注並研究巢湖水下古城之謎。2001年,巢湖首次發縣隋代窯址,讓他一陣驚喜。之後,唐咀村村民提供線索,稱那裡每逢冬季水位下降時河床裸露大量陶片。錢玉春立即前往唐咀,發現沿線二三百米長的河床上到處灑落著一些泥質紅陶、褐陶等器物,上面有印紋,做工精細。通過初步分析,可以判斷這是一座秦漢時期的城市遺址。

從罕見的器物碎片中可以看出,做工非常講究

“唐咀水下古城遺址與巢湖史書記載能夠充分印證。”錢玉春說,關於巢湖的傳說,歷史上有一些零碎的記載,後人也發現了“北山頭戰國皇族墓”、“放王崗漢代呂柯墓”,但在漢代後期這段文明明顯中斷。同時,漢代以後的許多史書都曾提到“巢伯”、“南巢”和“居巢”等諸侯國。此後,這些記載卻很少。由此可以推測,“居巢國”後期的社會地位在下降或消失。

從罕見的器物碎片中可以看出,做工非常講究

古城猜想:城池為“西城東廓”,城廓並列?

據介紹,原來安徽省遙感考古工作站站長、博士王心源也對巢湖水下古城之說進行實地考察,並根據遙感衛星傳回的資料繪製而成的巢湖北山影像圖。

王心源博士根據衛星圖像分析認為,巢湖的主要入湖河流柘皋河。從地質學角度認為,巢湖支流柘皋河是一條很短的河流,如果形成這麼大集水盆地是不正常的,但如果把這條河流延伸到裕溪河這樣長度的話,那就很自然了。據此,他認為這個河流曾被這個斷層切斷,湖邊一些小山的斷層面也是面向巢湖的。王心源博士說,“如果發生此類的局部沉降,古居巢國掉到湖裡去是完全可能的。”

湖水退去,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那麼古居巢國是什麼等級,水下古城是什麼一個形狀?王心源和錢玉春介紹,《左傳》記載,西元前509年,吳國人攻佔了巢城,俘獲楚國公子繁。正因為這裡是君王居住之地,或因巢城戰略位置重要,故巢城城牆在西元前538年加固一次,西元前518年又修築了外城,所以巢城地位當在伯、侯之間。

在巢湖唐咀水下遺址上,被湖浪沖上來的湖底遺物傳遞了一個重要資訊:居巢城的平面佈局形態似乎呈“西城東廓”之城廓並列形式,它先築有內城,後築城廓,即唐咀水下遺址可以看作是後人對居巢廓再向北、東的外延。

湖水退去,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巢湖市政府:將把水下古城打造出城市“名片”

古居巢國沉陷巢湖再掀波瀾,對於唐咀水下古城遺址文化將如何進一步發掘、保護和開發利用?據巢湖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政府已經在現場設了一塊高2.3米、長9米的巨型解說石碑,上面刻有“陷巢州,漲廬州”傳說等簡介。該市還組織市文聯作家為唐咀水下古城遺址創作出一部劇本,有望拍成電視片。

湖水退去,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另外,該市文化和旅遊部門也正在研究如何發掘和開發利用水下古城遺址,目前擬出好幾種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不過,其總體方向是緊緊圍繞合肥市“大湖名城,創新高地”以及環巢湖旅遊開發戰略來實施,努力把“唐咀水下古城遺址” 打造巢湖旅遊文化資源的一張城市“名片”。

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12年前,時任巢湖市文物管理所所長的錢玉春開始關注並研究巢湖水下古城之謎。2001年,巢湖首次發縣隋代窯址,讓他一陣驚喜。之後,唐咀村村民提供線索,稱那裡每逢冬季水位下降時河床裸露大量陶片。錢玉春立即前往唐咀,發現沿線二三百米長的河床上到處灑落著一些泥質紅陶、褐陶等器物,上面有印紋,做工精細。通過初步分析,可以判斷這是一座秦漢時期的城市遺址。

從罕見的器物碎片中可以看出,做工非常講究

“唐咀水下古城遺址與巢湖史書記載能夠充分印證。”錢玉春說,關於巢湖的傳說,歷史上有一些零碎的記載,後人也發現了“北山頭戰國皇族墓”、“放王崗漢代呂柯墓”,但在漢代後期這段文明明顯中斷。同時,漢代以後的許多史書都曾提到“巢伯”、“南巢”和“居巢”等諸侯國。此後,這些記載卻很少。由此可以推測,“居巢國”後期的社會地位在下降或消失。

從罕見的器物碎片中可以看出,做工非常講究

古城猜想:城池為“西城東廓”,城廓並列?

據介紹,原來安徽省遙感考古工作站站長、博士王心源也對巢湖水下古城之說進行實地考察,並根據遙感衛星傳回的資料繪製而成的巢湖北山影像圖。

王心源博士根據衛星圖像分析認為,巢湖的主要入湖河流柘皋河。從地質學角度認為,巢湖支流柘皋河是一條很短的河流,如果形成這麼大集水盆地是不正常的,但如果把這條河流延伸到裕溪河這樣長度的話,那就很自然了。據此,他認為這個河流曾被這個斷層切斷,湖邊一些小山的斷層面也是面向巢湖的。王心源博士說,“如果發生此類的局部沉降,古居巢國掉到湖裡去是完全可能的。”

湖水退去,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那麼古居巢國是什麼等級,水下古城是什麼一個形狀?王心源和錢玉春介紹,《左傳》記載,西元前509年,吳國人攻佔了巢城,俘獲楚國公子繁。正因為這裡是君王居住之地,或因巢城戰略位置重要,故巢城城牆在西元前538年加固一次,西元前518年又修築了外城,所以巢城地位當在伯、侯之間。

在巢湖唐咀水下遺址上,被湖浪沖上來的湖底遺物傳遞了一個重要資訊:居巢城的平面佈局形態似乎呈“西城東廓”之城廓並列形式,它先築有內城,後築城廓,即唐咀水下遺址可以看作是後人對居巢廓再向北、東的外延。

湖水退去,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巢湖市政府:將把水下古城打造出城市“名片”

古居巢國沉陷巢湖再掀波瀾,對於唐咀水下古城遺址文化將如何進一步發掘、保護和開發利用?據巢湖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政府已經在現場設了一塊高2.3米、長9米的巨型解說石碑,上面刻有“陷巢州,漲廬州”傳說等簡介。該市還組織市文聯作家為唐咀水下古城遺址創作出一部劇本,有望拍成電視片。

湖水退去,湖灘上還可以看到瓦礫和陶片

另外,該市文化和旅遊部門也正在研究如何發掘和開發利用水下古城遺址,目前擬出好幾種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不過,其總體方向是緊緊圍繞合肥市“大湖名城,創新高地”以及環巢湖旅遊開發戰略來實施,努力把“唐咀水下古城遺址” 打造巢湖旅遊文化資源的一張城市“名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