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脫貧攻堅曲江在行動|“輸血、活血、造血”,啟動周至下三清村的產業發展新動力

下三清村名片

下三清村現有482戶、2078人;貧困戶17戶、49人, 由11個村民小組組成, 總面積3050畝。 主導產業為獼猴桃種植, 獼猴桃種植面積2200畝, 人均面積約1.06畝, 人均收入6974元, 外出務工人員560人。

真心聚民心

2016年, 農曆臘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天, 周至縣下三清村一向清貧、寂靜的路彩梅一家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格外熱鬧, 曲江新區樓觀管理辦派駐下三清村的幫扶幹部、十裡鄉親都聚集在一起, 迎接術後康復的路彩梅回家。

路彩梅是下三清村貧困戶, 愛人早年去世, 29歲的兒子至今未婚, 家庭所有收入全部依靠5畝獼猴桃種植。 更為不幸的是, 2016年11月體檢發現路彩梅患上了直腸癌, 讓本不寬裕的家庭陷入困境, 是典型的因病致貧家庭。

曲江新區幫扶幹部得知情況後, 聯合下三清村兩委會, 向全村黨員和群眾發出號召, 開展“手把手往前走”募捐活動。 發出號召的第二天, 就收到3.7萬元捐款, 特別是村子裡的低保戶也執意要捐款, 令全村黨員和群眾深受感動, 成為佳話, 凝聚了攜手脫貧的正能量。

在曲江新區幫扶幹部多方協調下, 曲江新區提供的幫扶資金5000元, 周至縣民政局提供的救助資金10000元, 很快落實到位。 2016年臘月, 路彩梅的直腸癌手術在西安腫瘤醫院成功進行並很快康復。

如今的下三清村, 路彩梅的病好了, 村民更加團結了, 攜手奔小康的信心更加十足了。

產業帶脫貧

下三清村的主導產業是獼猴桃種植, 但是多年來都是各自為戰, 很少聯合行動, 沒有形成合力, 產業優勢沒能很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那麼, 如何進一步提高獼猴桃產量, 打開更大市場, 形成更大的規模和品牌優勢呢?幫扶幹部下定決心要帶領村民探出新路子。 經過深入調研, 科學論證, 幫扶幹部找到三個突破口。

“輸血”:基礎設施先行

要想富先修路。 由於歷史原因, 下三清村村內以西部分有三條巷子, 共650米的生活道路, 一直沒有硬化, 晴天塵土飛揚, 雨天泥漿翻滾, 幾乎無法通行, 村民意見很大。

得知情況後, 幫扶幹部和下三清村兩委會多次協商, 多次協調, 最終獲得周至縣27.2萬元專項資金支持。 發動群眾共同出資3萬元鋪設硬化路面, 2017年4月道路硬化圓滿竣工。

與此同時, 下三清村通往獼猴桃種植區的東西兩條生產路也是土路, 每年獼猴桃銷售季節, 下雨天車輛進不去、獼猴桃出不來, 村民乾著急、沒辦法。

為此, 曲江新區和周至縣共同出資幫助下三清村鋪設硬化兩條共計1900米的生產道路, 目前正在緊張施工, 預計8月中旬建成通車。 以上兩條道路整修後, 預計每年為全村至少增收225萬元左右。

“活血”:技術幫扶跟進

壯大獼猴桃經濟,關鍵在於增加產量,提升果品品質。為此,幫扶幹部們實施了技術幫扶跟進措施。

首先,針對果樹施肥問題,聯繫中國大型綜合性檢測集團譜尼測試公司,對下三清村獼猴桃種植土壤進行了4批次專業檢測,以科學資料指導果農科學施肥。

其次,聘請眉縣果業中心教授為全村進行獼猴桃種植技術講座,現場傳授技藝、解決難題,使村民對果樹的剪枝及冬季管理水準有了大幅提高,實現了獼猴桃種植“量、質”雙提升。

“造血”:集體經濟帶動

如何讓貧困戶乘著全村優勢產業共同致富,是幫扶幹部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幫扶幹部從村集體經濟裡尋找產業扶貧的切入點,聯合下三清村兩委會成立了農村專業合作社並帶動了10戶貧困戶的加入,讓貧困戶不僅能在種植中獲得收入,還能在此過程中得到種植技術的提升,促進了產業扶貧穩步推進,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動能。

同時,幫扶幹部緊跟電子商務發展新形勢、新趨勢,擬以專業合作社為載體,投資20萬元,建立獼猴桃互聯網銷售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進一步擴大產品銷售管道。

目前,已經聯繫電子商務方面的專家,給村民進行電商培訓2批次,80多人踴躍報名參加,產業脫貧熱情高漲,信心十足。

經過一年多的幫扶實踐,曲江新區樓觀管理辦派駐下三清村的幫扶幹部們深深體會到,只有真心用心,才能聚集民心;只有圍繞產業做文章,才能帶領群眾奔小康。

在曲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

在樓觀管理辦的大力支持下,

下三清村幫扶幹部將緊緊圍繞

“補短板、物質幫、精神扶”,

因地制宜、因戶施策,

輸血與造血並舉、扶貧與扶智並重,

以實幹彰顯真心、用成效激勵群眾,

激發出合力脫貧奔小康的新動力!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編輯:劉鳴

審核:小小

“活血”:技術幫扶跟進

壯大獼猴桃經濟,關鍵在於增加產量,提升果品品質。為此,幫扶幹部們實施了技術幫扶跟進措施。

首先,針對果樹施肥問題,聯繫中國大型綜合性檢測集團譜尼測試公司,對下三清村獼猴桃種植土壤進行了4批次專業檢測,以科學資料指導果農科學施肥。

其次,聘請眉縣果業中心教授為全村進行獼猴桃種植技術講座,現場傳授技藝、解決難題,使村民對果樹的剪枝及冬季管理水準有了大幅提高,實現了獼猴桃種植“量、質”雙提升。

“造血”:集體經濟帶動

如何讓貧困戶乘著全村優勢產業共同致富,是幫扶幹部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幫扶幹部從村集體經濟裡尋找產業扶貧的切入點,聯合下三清村兩委會成立了農村專業合作社並帶動了10戶貧困戶的加入,讓貧困戶不僅能在種植中獲得收入,還能在此過程中得到種植技術的提升,促進了產業扶貧穩步推進,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動能。

同時,幫扶幹部緊跟電子商務發展新形勢、新趨勢,擬以專業合作社為載體,投資20萬元,建立獼猴桃互聯網銷售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進一步擴大產品銷售管道。

目前,已經聯繫電子商務方面的專家,給村民進行電商培訓2批次,80多人踴躍報名參加,產業脫貧熱情高漲,信心十足。

經過一年多的幫扶實踐,曲江新區樓觀管理辦派駐下三清村的幫扶幹部們深深體會到,只有真心用心,才能聚集民心;只有圍繞產業做文章,才能帶領群眾奔小康。

在曲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

在樓觀管理辦的大力支持下,

下三清村幫扶幹部將緊緊圍繞

“補短板、物質幫、精神扶”,

因地制宜、因戶施策,

輸血與造血並舉、扶貧與扶智並重,

以實幹彰顯真心、用成效激勵群眾,

激發出合力脫貧奔小康的新動力!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編輯:劉鳴

審核:小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