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安古村:“周至縣殿鎮”與“元始天尊”的故事!

殿鎮現在是村不是個鎮, 隸屬西安市周至縣集賢鎮, 本村十分好找, 從西安開車向南直到終南山下, 山下有環山路, 沿路一直向西過鄠邑區, 快到“華夏財神故里”趙公明財神廟的時候, 路南就是殿鎮村, 行程大概有80公里。

殿鎮村, 又名殿子頭、殿紫頭, 毗鄰終南山, 其中的“殿”特指終南山裡元始天尊的玉清大殿, “鎮”指的是明清時期, 曾經是名副其實的集鎮。 本村後山是原始天尊的道場, 在向前不遠處就是太上老君的道場樓觀台, 靈氣十足, 風水絕佳, 近年有村民在後山田峪發現數株水晶蘭, 網路炒作為“冥界之花”, 一時爆紅網路。

秦嶺千穀百口, 以72峪為最, 周至縣有“九口十八峪”之多。 殿鎮村居於兩河之間, 東臨赤峪河, 西接田峪河。 是方圓馳名大村, 村民近4000人。 赤峪, 本地人叫赤峪溝, 田峪, 本地人叫蚰蜒河, 是秦嶺山著名的兩條峪口。 村南修建玉清宮, 村西有道教聖地樓觀台, 本村位於兩殿北側, 取“紫氣東來”, 得名殿紫頭。

在古代這些峪口是來回陝川的重要商道, 路途十分艱險, 崖壁上隨處可見古棧道的孔洞遺跡。 明清時期, 因本村居於交通要道, 是山貨和木材交易的中心集鎮, 曾有商號數十家, 民國初年, 周至縣府在殿紫頭設鎮, 隨得名“殿鎮”。

本村古廟眾多, 規模最大當屬村子的老學校, 也就是位於殿鎮中央占地10畝的關帝廟, 名氣最大的當屬村南黃土台原上的“元始台”。 據民間傳說殿鎮村為元始天尊故里, 村中曾有元始天尊墓。 現在的道教祖庭“樓觀”指的是太上老君的樓觀台。 但在古代, 樓觀有上中下之分, 上樓觀(元始台)、中樓觀(說經台)、下樓觀(西樓觀台), 其中上樓觀指的就是“元始台”。

相傳此地為元始天尊修煉的道場, 上面有一座元始天尊廟, 人稱“元始台”, 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玉清宮”, 玉清宮供奉的是元始天尊,

為道教三大仙境道場之一。 元朝時期修建, 盛極一時, 可惜在明朝時期荒廢, 60年代被拆除, 現在的元始天尊廟是80年代信徒新建, 廟不大, 但香火依舊旺盛明。

“日月乾坤第一仙;八卦爐中煉金丹”, 在元始台以南, 可見一座高山頂峰, 峰頂有一座石磚砌成的八卦爐, 經千年風雨,現在依存,相傳為太上老君煉丹的八卦爐。八卦爐旁山巔之上,有一汪綠水,池中有蘆葦結成的草船,水池仰天,故稱仰天池。傳說此地是老君煉丹取水之池。

本村居陝川要道,民國21年,紅四方面軍1.6萬餘人出川進入周至,駐紮殿鎮,將鎮中商號物資分給窮人,並處決一大批本地惡霸。民國24年紅二十五軍駐紮殿鎮,村民紛紛參加紅軍。解放初本村村民多人參加扶眉戰役,為新中國做出巨大貢獻。

本村廟多會也多,社火藝術起源於清末,四社競相出彩,規模宏大,以本村特有的八卦鑼鼓最為著名,八卦鑼鼓原名殿鎮老鼓。相傳八仙在此聽老君講道,研習八卦後得道成仙,村民以八仙八卦陣圖演化為特有的八卦陣鼓。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經千年風雨,現在依存,相傳為太上老君煉丹的八卦爐。八卦爐旁山巔之上,有一汪綠水,池中有蘆葦結成的草船,水池仰天,故稱仰天池。傳說此地是老君煉丹取水之池。

本村居陝川要道,民國21年,紅四方面軍1.6萬餘人出川進入周至,駐紮殿鎮,將鎮中商號物資分給窮人,並處決一大批本地惡霸。民國24年紅二十五軍駐紮殿鎮,村民紛紛參加紅軍。解放初本村村民多人參加扶眉戰役,為新中國做出巨大貢獻。

本村廟多會也多,社火藝術起源於清末,四社競相出彩,規模宏大,以本村特有的八卦鑼鼓最為著名,八卦鑼鼓原名殿鎮老鼓。相傳八仙在此聽老君講道,研習八卦後得道成仙,村民以八仙八卦陣圖演化為特有的八卦陣鼓。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