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洲曲》—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來日必相見,執手訴相思

《西洲曲》賞析 ——誰借南風寄相思

憶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 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 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 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 出門采紅蓮。 採蓮南塘秋, 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 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 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 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 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 盡日欄杆頭。 欄杆十二曲, 垂手明如玉。 捲簾天自高, 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 君愁亦我愁。 南風知我意, 吹夢到西洲。

――《樂府詩集·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詩歌裡兼具名氣與意境的一首詩歌。

“採蓮南塘秋, 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 蓮子青如水”和“南風知我意, 吹夢到西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從字面上來看, 這兩句都是在描寫女兒家清新嬌羞之態和細膩心思, 那麼整詩歌是以誰的口吻來敘述表達的呢?南風吹夢又是替誰寄去相思之情的呢?

民國詩歌史著集成(第14冊 陸侃如樂府古辭考羅根澤樂府文學史) ¥79.2 購買

筆者認為詩歌是多種口吻交替敘述, 既有女子的柔情細膩, 也有男子的熱烈直白, 兼有第三者以局外人獨特視角來加以呈現。

“憶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 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 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 門中露翠鈿。 ”從詩歌中間部分我們可以得知, 此時女子穿著單衫,

南塘蓮花開得正好, 並不是梅花開放的季節, 折的梅枝應該是只有綠葉。 且從第二句開始, 後面是大篇幅都是描寫女子的活動, 所以此時“憶梅”的應該是一個女子。 那為什麼要折一枝沒有花的樹枝送去呢?梅落西洲, 要麼是指她思慕的男子名字裡有一個梅字, 他曾經到過西洲;要麼是梅花對他們之間的感情有特殊的含義。 女子要將梅花要寄到江北去, 所以男子應該是家住江北, 可他到西洲來做什麼呢?應該是為了這個女子。 也許西洲有梅花, 而且與他在西洲相會正是梅花開放的時候, 所以女子看到梅花便會就想起他。 即使現在梅花沒有開放, 只要女子思念他, 就折一枝梅花樹枝聊表思念, 也希望他也能懷有對自己的思念。

《西洲曲》詩意圖

西洲距離女子的家只需要劃幾下船槳就到了, 說明西洲在女子家附近, 而女子在江南, 說明男子是越過長江來西洲與女子幽會。 二人沒有光明正大地在江南見面而是划船到西洲, 可見他們的感情沒有得到認可或是還未公之於眾。

從第三者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知女子是一個非常美麗清俏的姑娘,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勤勞美麗的姑娘值得男子跋山涉水而來。

“開門郎不至, 出門采紅蓮。 採蓮南塘秋, 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 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 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 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 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 盡日欄杆頭。 ”這一段是以女子的口吻來敘述。 打開家門發現心上人還是沒有來, 我心中酸苦不已, 於是便劃著小船到南塘去採集蓮花蓮子。 荷塘裡的蓮花肥厚碩大, 將我嚴嚴實實地遮掩起來。 我低頭剝弄著蓮子, 蓮子外皮像塘水一樣青翠通透, 我對他的心也同樣清澈無比。 我細心將蓮子貼身放入袖中, 將紅蓮緊緊抱在懷裡,

心中不禁生髮了對他無盡的思念之情, 這蓮花的花蕊是如此的火紅熱烈一片愛意, 就像我對他的一片赤子之心。

《西洲曲》詩意圖

我是如此思念他, 抬起頭望著天上的飛鴻盤旋在我們相會的西洲, 我多麼希望它能為我帶來一封書信, 但是卻始終沒有等到。我回到自己的住處,登上最高的一層樓,希望能看到江北的你。可恨那水面太過寬闊,煙霧又茫茫,我盡力望著卻還是什麼都望不見。我被思念折磨著,只能日日倚著欄杆張望,只有這樣,才能稍稍寬慰我因念你而倍感焦灼的心。

“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這是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描寫。從整體的角度來觀察描寫,既有遠看的拐了十二個彎的欄杆(這裡也表現了女子心中婉轉回腸的思念之情),也有近觀的女子白皙纖細的玉手慵懶地垂著,讓人感覺女子的精神有一些萎靡。隨後的視角隨著卷起的簾幕轉到了廣闊的江面,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江北那邊的男子處。

《西洲曲》詩意圖

“海水夢悠悠,君愁亦我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我無數次與你在夢中相會,你的倩影時時刻刻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對你的思念就像江水一樣滔滔不絕。你的心意就是我的心意,我何嘗不是念你入骨?如果這南風能知曉我的心意,就求它把我對你的思念和我的夢一起吹到江南的西洲去,讓你能感知我的心意,不必再受著相思的煎熬。

個人覺得最後這兩句詩讓整篇詩歌都溫馨了許多。前面一直在寫女子是如何苦苦地思戀著男子,尤其“開門郎不至”“憶郎郎不至”兩句,讓人很容易把這男子想成薄情寡幸之人,為這女子癡情地“盡日欄杆頭”而惆悵唏噓。然而詩歌結尾告訴我們這男子同樣是深深思念著女子,是他借著南風給女子送去隔空的思念,頓時松了一大口氣。這就不再是一個閨怨女子薄情郎的故事,而是成了“卿入夢兮夢有思,心念君兮君願知”的佳話。

惟願天下有情之人: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來日必相見,執手訴相思。

但是卻始終沒有等到。我回到自己的住處,登上最高的一層樓,希望能看到江北的你。可恨那水面太過寬闊,煙霧又茫茫,我盡力望著卻還是什麼都望不見。我被思念折磨著,只能日日倚著欄杆張望,只有這樣,才能稍稍寬慰我因念你而倍感焦灼的心。

“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這是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描寫。從整體的角度來觀察描寫,既有遠看的拐了十二個彎的欄杆(這裡也表現了女子心中婉轉回腸的思念之情),也有近觀的女子白皙纖細的玉手慵懶地垂著,讓人感覺女子的精神有一些萎靡。隨後的視角隨著卷起的簾幕轉到了廣闊的江面,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江北那邊的男子處。

《西洲曲》詩意圖

“海水夢悠悠,君愁亦我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我無數次與你在夢中相會,你的倩影時時刻刻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對你的思念就像江水一樣滔滔不絕。你的心意就是我的心意,我何嘗不是念你入骨?如果這南風能知曉我的心意,就求它把我對你的思念和我的夢一起吹到江南的西洲去,讓你能感知我的心意,不必再受著相思的煎熬。

個人覺得最後這兩句詩讓整篇詩歌都溫馨了許多。前面一直在寫女子是如何苦苦地思戀著男子,尤其“開門郎不至”“憶郎郎不至”兩句,讓人很容易把這男子想成薄情寡幸之人,為這女子癡情地“盡日欄杆頭”而惆悵唏噓。然而詩歌結尾告訴我們這男子同樣是深深思念著女子,是他借著南風給女子送去隔空的思念,頓時松了一大口氣。這就不再是一個閨怨女子薄情郎的故事,而是成了“卿入夢兮夢有思,心念君兮君願知”的佳話。

惟願天下有情之人: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來日必相見,執手訴相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