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這麼多怪異的古裝造型,是梁靜茹給他們的勇氣設計出來的嗎?

隨著暑假到來, 很多大家期待已久的電視劇也都開始在播了, 《楚喬傳》《上古情歌》是暑期檔, 《醉玲瓏》也是, 如今的古偶說到底都還是更受年輕觀眾的喜歡。

但跟《楚喬傳》開播時陷入的原作爭議和摳圖對對碰相比, 《醉玲瓏》受路人吐槽的點卻在於劇中人物的造型, 特別是髮型。

事實上, 去年這部劇曝光了拍攝路透圖之後, 大家的目光就被陳偉霆的髮際線給吸引走了全部視線,

騰訊那邊的娛樂節目表示不忍直視,

對比之前的古裝造型, 髮際線緊到眉毛和臉都被扯動了。

而劉詩詩的造型用《愛奇藝早班機》的話來說, 是老年舞蹈隊髮際線,

在路透圖裡感覺額頭都比平常大兩個號。

再加上正劇開播, 裡面巫女族每一個造型都頭頂千斤, 重心在腦後而非頭頂。

也難怪劉詩詩的粉絲@醉玲瓏鳳家軍 在做應援的時候,直接截gif做頭套彈幕吐槽,加讓大家關注劉詩詩脖子上的青筋。

《醉玲瓏》的官微也自行開啟吐槽模式,說發冠會掉。

大家集體把這種吐槽炮火對準了本片的首席造型張叔平,覺得張叔平是危害圈中男女演員髮際線的大殺器。

畢竟年初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他讓楊冪的髮際線慘遭曝光,逼得楊冪聲稱要去植發。

其實遭殃的又何止楊冪,難道趙·無天·又廷的頭皮很輕鬆嗎?

同樣是嘉行出品的《烈火如歌》,還是張叔平做造型指導,360°無死角的仔仔也被髮際線魔咒荼毒,

連熱巴的臉也在這樣的發跡線映襯下,又圓了幾圈。

讓人痛心的是,陳坤的《凰權》也是張叔平在主導造型,look,這張劇照有沒有讓你們讀出熟悉的味道???

於是難免有人質疑,這可是張叔平啊,王家衛御用,三金常客,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的張叔平啊!!!

但縱觀以往張叔平的設計,就算是那些經典電影裡,大多也是這樣的清爽髮型為多。

造型指導or總監將會負責整部劇的包括髮型設計和服裝設計在內的所有造型工作,而張叔平有一支成熟的團隊,來負責完成整體的工作細化。

對比《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醉玲瓏》,很容易發現兩者名單的重合。

我找了一下,沒找到張叔平這部戲的手稿,只有第13屆金像獎頒獎禮上放過《青蛇》的造型設計手稿,

還有14年《一代宗師》的設計圖稿。但那都是電影的,電影拍攝還是跟古偶範疇有不同(本篇只討論古偶)。

剛巧《醉玲瓏》的造型設計是方思哲,《孤芳不自賞》的造型也是他(後面會講到)。

剛好《孤芳不自賞》有部紀錄片,有講當中造型設計方面的問題,

方思哲是親自出鏡講了造型設計方面的問題的。我們可以由此進行一些實踐方面的參考。

在開機前,造型設計會就每個人物特性和場景要求設計出不同造型,然後和導演一起推敲修改,

導演則會根據整部戲的層次和人物的成長階段來確認服裝造型的具體方案,

每一款造型都會從髮型到服裝細節包括用料色調等,給出好幾個不同的版本,來供導演選擇,做的造型都是整體策劃。

當然,方思哲和張叔平的地位不能比,張叔平在造型上的話語權也比一般造型設計要高得多。胡歌在話劇《永遠的尹雪豔》裡和張叔平搭檔,就說過,張叔平的設計從歷史裡吸取的靈感和標準,是不肯輕易接受改動的。

張叔平不僅做造型,而且做美術指導,也做剪接,本身還修讀過電影課程,因此他是非常瞭解角色人物造型跟演員本身的五官形象契合,以及動態演繹效果的。

林青霞說自己是被張叔平創造出來的美,就提到了自己也曾不能理解張叔平的設計用心,但到後來發現張叔平的審美是對的。

當時林青霞是這樣上鏡的↓

《風雲2》被很多人吐槽乞丐裝,特別是趙文卓的平頭和黃奕的爆炸頭,簡直讓路人甲忍不住想要發言惹人討厭。

但不管好不好看,張叔平也說是因為黃奕鼻子太突出,純古裝造型會有點奇怪,所以做了這麼個造型。

在這個大前提下,張叔平的古偶設計可以概括成以下幾個點,第一在於他特別注重歷史背景參考和結合。像是《醉玲瓏》裡巫女們的髮髻,

你能在南北朝很多文物雕像中看到類似的形象(這幾年架空不給過,很多穿越古偶都直接走了南北朝)。

而陳偉霆的一些髮型,則可以參考漆紗籠冠。

服裝上,戰爭和民族大遷徙使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傳統服飾的機能性在這一時期得到加強,於美學角度上則是追求“仙風道骨”的飄逸脫俗。

《醉玲瓏》本身有族群分割,肯定有所分別,但出土文物中這個時期不少服裝也帶有仙氣飄飄的風格。

張叔平的第二特點在於,他對材質的把控相當純熟。《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造型,很多人就覺得仙氣飄飄,特別是楊冪白淺那幾身衣服,

她的服裝很多是素色的,使用了很多真絲和薄紗,袖子不一定是廣袖設計,但是前袖上是有飄墜的,所以跳誅仙台的時候非常唯美惹,

但我當時看了一眼,覺得怎麼那麼像水袖。

她跳臺之前的衣服,則多採用粗布製作,來凸顯凡人身份。

對面料把控自如,是張叔平從王家衛時期就堅持的習慣。

其三在於,張叔平雖然說自己沒有什麼偏好的顏色,表達情緒就很好。

但或許是因為大部分合作對象都是王家衛,加上後續找他的作品大多都只負責男女主造型,他的用色飽和度相對偏低,因而顯得更加沉穩。

《如懿傳》的造型設計也是張叔平,但服裝設計是陳同勳。

說起來,陳同勳也是負責滿清界的一把好手,《末代皇妃》《蒼穹之昴》《甄嬛傳》都是他做的服裝造型。

陳同勳合作得比較多的是陳敏正,兩個人搭檔的時候,陳同勳的服裝和陳敏正的妝發總能起到很好的襯托效果(正在給李幼斌化妝的就是陳敏正↓

之前清宮戲中很受歡迎那部《蒼穹之昴》,被人說是服裝造型都很考究,特別是妝容有別於一般的清宮戲的,

後來甄嬛傳裡,風格是非常相似的,因為這就是雙陳組合又一次通力合作。

但相對來說,《甄嬛傳》的風格要更貼近現代人審美,也更百花齊放一些,因為陳同勳採用了不同於以往的面料,圖樣也參考大清服飾寶典做了人物性格區分設計。

陳同勳的優勢其實是年代戲,他自己也習慣去打破一些觀眾就有的想法來做革新,但感覺陳同勳適合在有大致歷史框架的前提下去做發揮,而不是憑空想像。好多背景不明確或是比較跳脫的劇,他發揮得就不好。

比方說,《神話》電視劇版。白冰這個公主真是在我涯做了很久的霸屏神器。

試問誰能想到,圖安公主(電視劇的圖安一說是虛構地名,一說被秦國滅了,反正沒啥資料可參考),是個露膀子又露腰的時髦蹦迪girl?

相對來說有背景參考的陳紫函、金莎、張萌們,服裝就要好得多。

他還有一部雷劇是《天涯明月刀》,每個人的造型都不知道在幹什麼,

主角服裝配色亮眼到辣眼,好多觀眾都發問是不是床單做的造型。

同樣喜歡濃重色系的是奚仲文,他不僅做影視劇造型,也給藝人做演唱會服裝造型,

奚仲文最得意的作品是陳慧琳某件小公主服裝,他也和陳慧琳是好友,陳慧琳婚紗就是他設計的。

說奚仲文的風格,拿兩部他的電影設計作品就能看出端倪,一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一是《銅雀台》,伊能靜和鞏俐的造型是不是都有點眼熟?

正因為奚仲文在繁複時喜歡這種堆疊,所以《花千骨》的時候趙麗穎後期變妖神,那件紅色長袍上就滿是刺繡羽毛流蘇墜飾。

蔣欣的服裝上,這樣的風格也很明顯。

而奚仲文從簡是什麼樣子呢?各種布料堆積,從《天龍八部》(賴水清版本)到《捉妖記》再到《花千骨》,一脈相承。(捉妖記不是古偶,僅用作對比)

在這些造型師裡面有位元不得不提的,就是吳寶玲。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有段時間我們說,設計師喜歡往頭上亂加東西,比如林詩音的檀香扇跟筷子↓

焦恩俊滿頭的泡面,

範冰冰頭上的蕾絲花布,

聖鬥士星矢上身的秦王何潤東,這些造型的創造者都是吳寶玲。

其實早期吳寶玲靠著這種創新設計,創造出了不少好看的造型,不少都是經典。

但她的風格首先需要極度清爽化才能顯出別致,像是頭上插扇子,賈靜雯未必能勝過曾經同演一部戲的蕭薔,

伊能靜又絕對不能戰勝賈靜雯。

三代倩女幽魂,頭上能和織女雙宿雙飛開個紡織廠的王祖賢,

絕對好過九尾白狐大S,

大S的特質也會比妝發淩亂的劉亦菲要來得好(因為大S的人設本身就有一定改變了

最近吳寶玲的設計是《擇天記》,穿靴子背水桶包的落落、

劉海厚密往上飛起的鹿晗,

還有杯子蛋糕陳數,都是吳寶玲的大作。

一樣來自香港的女設計師,是宋曉濤,現在很多開始專門研究古偶造型的帖子,很多都來自她的貼吧。

宋曉濤和陳顧方合作親密無間,橫空出世的就是那部《仙劍奇俠傳》。

資料寫的陳顧方造型設計,宋曉濤服裝設計,很難區分到底是誰主控誰,那可以從宋曉濤之後單打獨鬥的作品開始說,因為她之後跟了於正之後,色彩簡直和芒果後期一樣,撞色搶色到刺眼。

就算是去於正那裡之前,給唐人做的《天涯織女》,這種撞色搶眼的風格也隱隱有點明顯。

她的手稿本身就用色深重,實物配合材質的選擇,則會更加搶眼。

近兩年於正的古裝少了,但《雲巔之上》裡還有一些片段,從這裡也依舊可以看出宋曉濤崇尚的亮色系和撞色,從視覺上攻陷眼球。

她之前合作的陳顧方則提名過金馬金像,是電影圈裡的老人。像是最經典的聶小倩,就出自她手。

後續她在唐人的幾部作品都是和宋曉濤合作,層次和撞色相容,很難分清彼此。

《步步驚心》是她和方思哲合作的作品,顏色相對就清雅了不少。

最後來說一說方思哲,他在唐人幾部戲裡和陳顧方有所鍛煉,後來又跟著張叔平在走。之前《青雲志》的服裝就是方思哲在做,他的個人特色我覺得還沒有那麼明顯,不過好在方思哲還年輕。

最後好像應該說一下葉錦添,但葉錦添做年代戲比較多,古偶他很少(一般人也請不動),《大明宮詞》總不能算古偶吧?

不過時隔多年,這部依舊被人記起,我還是在最後提一下。畢竟《大明宮詞》從各方面來說,都是我心中的經典。

也難怪劉詩詩的粉絲@醉玲瓏鳳家軍 在做應援的時候,直接截gif做頭套彈幕吐槽,加讓大家關注劉詩詩脖子上的青筋。

《醉玲瓏》的官微也自行開啟吐槽模式,說發冠會掉。

大家集體把這種吐槽炮火對準了本片的首席造型張叔平,覺得張叔平是危害圈中男女演員髮際線的大殺器。

畢竟年初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他讓楊冪的髮際線慘遭曝光,逼得楊冪聲稱要去植發。

其實遭殃的又何止楊冪,難道趙·無天·又廷的頭皮很輕鬆嗎?

同樣是嘉行出品的《烈火如歌》,還是張叔平做造型指導,360°無死角的仔仔也被髮際線魔咒荼毒,

連熱巴的臉也在這樣的發跡線映襯下,又圓了幾圈。

讓人痛心的是,陳坤的《凰權》也是張叔平在主導造型,look,這張劇照有沒有讓你們讀出熟悉的味道???

於是難免有人質疑,這可是張叔平啊,王家衛御用,三金常客,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的張叔平啊!!!

但縱觀以往張叔平的設計,就算是那些經典電影裡,大多也是這樣的清爽髮型為多。

造型指導or總監將會負責整部劇的包括髮型設計和服裝設計在內的所有造型工作,而張叔平有一支成熟的團隊,來負責完成整體的工作細化。

對比《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醉玲瓏》,很容易發現兩者名單的重合。

我找了一下,沒找到張叔平這部戲的手稿,只有第13屆金像獎頒獎禮上放過《青蛇》的造型設計手稿,

還有14年《一代宗師》的設計圖稿。但那都是電影的,電影拍攝還是跟古偶範疇有不同(本篇只討論古偶)。

剛巧《醉玲瓏》的造型設計是方思哲,《孤芳不自賞》的造型也是他(後面會講到)。

剛好《孤芳不自賞》有部紀錄片,有講當中造型設計方面的問題,

方思哲是親自出鏡講了造型設計方面的問題的。我們可以由此進行一些實踐方面的參考。

在開機前,造型設計會就每個人物特性和場景要求設計出不同造型,然後和導演一起推敲修改,

導演則會根據整部戲的層次和人物的成長階段來確認服裝造型的具體方案,

每一款造型都會從髮型到服裝細節包括用料色調等,給出好幾個不同的版本,來供導演選擇,做的造型都是整體策劃。

當然,方思哲和張叔平的地位不能比,張叔平在造型上的話語權也比一般造型設計要高得多。胡歌在話劇《永遠的尹雪豔》裡和張叔平搭檔,就說過,張叔平的設計從歷史裡吸取的靈感和標準,是不肯輕易接受改動的。

張叔平不僅做造型,而且做美術指導,也做剪接,本身還修讀過電影課程,因此他是非常瞭解角色人物造型跟演員本身的五官形象契合,以及動態演繹效果的。

林青霞說自己是被張叔平創造出來的美,就提到了自己也曾不能理解張叔平的設計用心,但到後來發現張叔平的審美是對的。

當時林青霞是這樣上鏡的↓

《風雲2》被很多人吐槽乞丐裝,特別是趙文卓的平頭和黃奕的爆炸頭,簡直讓路人甲忍不住想要發言惹人討厭。

但不管好不好看,張叔平也說是因為黃奕鼻子太突出,純古裝造型會有點奇怪,所以做了這麼個造型。

在這個大前提下,張叔平的古偶設計可以概括成以下幾個點,第一在於他特別注重歷史背景參考和結合。像是《醉玲瓏》裡巫女們的髮髻,

你能在南北朝很多文物雕像中看到類似的形象(這幾年架空不給過,很多穿越古偶都直接走了南北朝)。

而陳偉霆的一些髮型,則可以參考漆紗籠冠。

服裝上,戰爭和民族大遷徙使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傳統服飾的機能性在這一時期得到加強,於美學角度上則是追求“仙風道骨”的飄逸脫俗。

《醉玲瓏》本身有族群分割,肯定有所分別,但出土文物中這個時期不少服裝也帶有仙氣飄飄的風格。

張叔平的第二特點在於,他對材質的把控相當純熟。《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造型,很多人就覺得仙氣飄飄,特別是楊冪白淺那幾身衣服,

她的服裝很多是素色的,使用了很多真絲和薄紗,袖子不一定是廣袖設計,但是前袖上是有飄墜的,所以跳誅仙台的時候非常唯美惹,

但我當時看了一眼,覺得怎麼那麼像水袖。

她跳臺之前的衣服,則多採用粗布製作,來凸顯凡人身份。

對面料把控自如,是張叔平從王家衛時期就堅持的習慣。

其三在於,張叔平雖然說自己沒有什麼偏好的顏色,表達情緒就很好。

但或許是因為大部分合作對象都是王家衛,加上後續找他的作品大多都只負責男女主造型,他的用色飽和度相對偏低,因而顯得更加沉穩。

《如懿傳》的造型設計也是張叔平,但服裝設計是陳同勳。

說起來,陳同勳也是負責滿清界的一把好手,《末代皇妃》《蒼穹之昴》《甄嬛傳》都是他做的服裝造型。

陳同勳合作得比較多的是陳敏正,兩個人搭檔的時候,陳同勳的服裝和陳敏正的妝發總能起到很好的襯托效果(正在給李幼斌化妝的就是陳敏正↓

之前清宮戲中很受歡迎那部《蒼穹之昴》,被人說是服裝造型都很考究,特別是妝容有別於一般的清宮戲的,

後來甄嬛傳裡,風格是非常相似的,因為這就是雙陳組合又一次通力合作。

但相對來說,《甄嬛傳》的風格要更貼近現代人審美,也更百花齊放一些,因為陳同勳採用了不同於以往的面料,圖樣也參考大清服飾寶典做了人物性格區分設計。

陳同勳的優勢其實是年代戲,他自己也習慣去打破一些觀眾就有的想法來做革新,但感覺陳同勳適合在有大致歷史框架的前提下去做發揮,而不是憑空想像。好多背景不明確或是比較跳脫的劇,他發揮得就不好。

比方說,《神話》電視劇版。白冰這個公主真是在我涯做了很久的霸屏神器。

試問誰能想到,圖安公主(電視劇的圖安一說是虛構地名,一說被秦國滅了,反正沒啥資料可參考),是個露膀子又露腰的時髦蹦迪girl?

相對來說有背景參考的陳紫函、金莎、張萌們,服裝就要好得多。

他還有一部雷劇是《天涯明月刀》,每個人的造型都不知道在幹什麼,

主角服裝配色亮眼到辣眼,好多觀眾都發問是不是床單做的造型。

同樣喜歡濃重色系的是奚仲文,他不僅做影視劇造型,也給藝人做演唱會服裝造型,

奚仲文最得意的作品是陳慧琳某件小公主服裝,他也和陳慧琳是好友,陳慧琳婚紗就是他設計的。

說奚仲文的風格,拿兩部他的電影設計作品就能看出端倪,一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一是《銅雀台》,伊能靜和鞏俐的造型是不是都有點眼熟?

正因為奚仲文在繁複時喜歡這種堆疊,所以《花千骨》的時候趙麗穎後期變妖神,那件紅色長袍上就滿是刺繡羽毛流蘇墜飾。

蔣欣的服裝上,這樣的風格也很明顯。

而奚仲文從簡是什麼樣子呢?各種布料堆積,從《天龍八部》(賴水清版本)到《捉妖記》再到《花千骨》,一脈相承。(捉妖記不是古偶,僅用作對比)

在這些造型師裡面有位元不得不提的,就是吳寶玲。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有段時間我們說,設計師喜歡往頭上亂加東西,比如林詩音的檀香扇跟筷子↓

焦恩俊滿頭的泡面,

範冰冰頭上的蕾絲花布,

聖鬥士星矢上身的秦王何潤東,這些造型的創造者都是吳寶玲。

其實早期吳寶玲靠著這種創新設計,創造出了不少好看的造型,不少都是經典。

但她的風格首先需要極度清爽化才能顯出別致,像是頭上插扇子,賈靜雯未必能勝過曾經同演一部戲的蕭薔,

伊能靜又絕對不能戰勝賈靜雯。

三代倩女幽魂,頭上能和織女雙宿雙飛開個紡織廠的王祖賢,

絕對好過九尾白狐大S,

大S的特質也會比妝發淩亂的劉亦菲要來得好(因為大S的人設本身就有一定改變了

最近吳寶玲的設計是《擇天記》,穿靴子背水桶包的落落、

劉海厚密往上飛起的鹿晗,

還有杯子蛋糕陳數,都是吳寶玲的大作。

一樣來自香港的女設計師,是宋曉濤,現在很多開始專門研究古偶造型的帖子,很多都來自她的貼吧。

宋曉濤和陳顧方合作親密無間,橫空出世的就是那部《仙劍奇俠傳》。

資料寫的陳顧方造型設計,宋曉濤服裝設計,很難區分到底是誰主控誰,那可以從宋曉濤之後單打獨鬥的作品開始說,因為她之後跟了於正之後,色彩簡直和芒果後期一樣,撞色搶色到刺眼。

就算是去於正那裡之前,給唐人做的《天涯織女》,這種撞色搶眼的風格也隱隱有點明顯。

她的手稿本身就用色深重,實物配合材質的選擇,則會更加搶眼。

近兩年於正的古裝少了,但《雲巔之上》裡還有一些片段,從這裡也依舊可以看出宋曉濤崇尚的亮色系和撞色,從視覺上攻陷眼球。

她之前合作的陳顧方則提名過金馬金像,是電影圈裡的老人。像是最經典的聶小倩,就出自她手。

後續她在唐人的幾部作品都是和宋曉濤合作,層次和撞色相容,很難分清彼此。

《步步驚心》是她和方思哲合作的作品,顏色相對就清雅了不少。

最後來說一說方思哲,他在唐人幾部戲裡和陳顧方有所鍛煉,後來又跟著張叔平在走。之前《青雲志》的服裝就是方思哲在做,他的個人特色我覺得還沒有那麼明顯,不過好在方思哲還年輕。

最後好像應該說一下葉錦添,但葉錦添做年代戲比較多,古偶他很少(一般人也請不動),《大明宮詞》總不能算古偶吧?

不過時隔多年,這部依舊被人記起,我還是在最後提一下。畢竟《大明宮詞》從各方面來說,都是我心中的經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