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炮兵和炮陣地的基礎知識

炮兵是以火炮和導彈為基本裝備的戰鬥兵種。 是合成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陸軍火力突擊的骨幹力量。 它具有強大的火力、較遠的射程、良好的射擊精度、較高的機動能力和廣泛的適應性, 能集中火力對各種目標實施猛烈的突擊, 能在各種情況下連續地遂行戰鬥任務。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炮兵就已經大量運用於戰場, 並對戰爭的進程產生著重要影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作戰雙方均大規模使用炮兵。 戰爭後期炮兵火力所造成的傷亡約占軍隊傷亡總數的54.4%, 炮兵被人們譽為“戰爭之神”。

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時誕生,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及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經過長期革命戰爭鍛煉和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養成了優良的戰鬥作風, 不斷改善了技術裝備, 已發展成為陸軍中強大的戰鬥兵種。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志願軍炮兵共斃傷敵人15萬餘人, 占殲敵總數的60%, 毀傷火炮570餘門, 擊毀坦克950餘輛。 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 我軍集中了近萬門火炮。 在歷時28天的戰鬥中, 發射炮彈80多萬發, 以猛烈的炮火有力地支援了步、坦戰鬥, 斃傷敵人的數量占斃傷敵人總數的70%。

目前我軍炮兵裝備正不斷更新, 我軍炮兵的作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未來戰爭中, 炮兵仍是一支可靠, 快速、靈活的, 且又比較經濟的火力戰鬥兵種, 將擔負著火力突擊的主要任務, 並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 戰爭離不開炮兵。

什麼是炮兵戰鬥隊形炮兵的組成和分類

炮兵戰鬥隊形是炮兵遂行作戰任務所形成的隊形,

包括:指揮(觀察)所、炮陣地和其他輔助陣地。

指揮所:炮兵群以上指揮機構。 必要時組成前進指揮所, 實施靠前指揮。

觀察所:炮兵進行指揮、觀察的位置。 通常分為:

1、 炮兵群觀察所:是炮兵群觀察機構, 必要時群指揮員在此觀察、指揮戰鬥;

2、炮兵營、連觀察所:是炮兵營、連指揮員指揮射擊的位置, 也是偵察敵人情況和瞭望我軍實際位置的場所;

3、前進觀察所:由各級派出的偵察、指揮、協同為一體的向前超越基本戰鬥隊形的機構;

炮陣地:火炮射擊的位置。 距指揮(觀察)所數公里至數十公里。 在實施間接瞄準射擊時, 炮陣地一般無法直接觀察到敵人目標, 只是根據指揮員射擊口令進行射擊。

其他陣地:如氣象站、接力站、彈藥庫(中轉站)、救護所、修理所、後方指揮所,

等。

一、炮兵的組成

炮兵由壓制炮兵、反坦克炮兵、反坦克導彈部(分)隊、地地戰役戰術導彈部隊(分隊)組成。 壓制炮兵是炮兵的主體。

編入合成軍隊集團軍、師(旅)、團、營建制內的炮兵, 為隊屬炮兵;在戰時獨立編成直屬方面軍以上的炮兵為預備炮兵。

為保障炮兵的戰鬥行動, 在炮兵編成內還有偵察、通信、防化、工兵、電子對抗、後勤保障等專業分隊, 裝備有各種技術器材和車輛。

二、炮兵的分類

1、按戰術任務區分, 可分為:壓制炮兵(戰術任務為壓制、摧毀敵固定目標及有生力量)、反坦克炮兵(戰術任務為毀殲敵裝甲目標)。

2、按發射方式區分, 可分為:身管炮兵(包括加農炮、榴彈炮、加農榴彈炮、迫擊炮、滑膛炮)、火箭炮兵、導彈兵(包括反坦克導彈、戰役戰術導彈)。

3、按軍隊編組區分, 可分為:隊屬炮兵和預備炮兵。

什麼是炮陣地?

什麼是炮陣地?

炮陣地是火炮射擊的位置。 通常以連為單位配置, 必要時也可以單炮或排為單位配置。 每炮之間要有一定的間隔, 防止敵人一發炮彈同時毀傷兩門火炮。

炮陣地一般配置為:火炮射擊位置、牽引車隱蔽位置(自行火炮無)、陣地指揮員位置、彈藥所。

什麼是射擊諸元

射擊諸元是炮兵非常重要的一個術語,從字面理解就是射擊的諸個元素。這些元素包括:射擊的表尺、高低(必要時)、方向、引信分劃(用時間引信射擊時)。

炮班的組成及炮手分工

炮兵戰鬥行動特別強調協同動作,每一個戰鬥單位(如一門火炮)都需由若干人操作。由此而形成了完成不同任務的專業班。

炮兵班是操作火炮的最基本單位,一個炮兵班共同操作一門火炮。因此,炮兵班的人數是根據不同型號火炮的射擊需要而確定的。自行火炮班還包括運載工具的駕駛員。

炮兵班通常由5-9人組成,其人員分工是:

炮長(班長)1人,為全班指揮員。

副炮長(副班長)1人,協助炮長工作,通常兼任瞄準手。

炮手若干人,其主要分工為:

開閉手(通常為一炮手):負責開閉炮閂。

送彈手(通常為二炮手):負責用送彈棍(大口徑炮)送彈和用拉火繩發射。

裝填手(通常為三炮手):負責裝填彈丸(大口徑炮)。

裝藥手(通常為四炮手):負責變換裝藥和裝填藥筒(大口徑炮)。

引信手(通常為五炮手):負責裝定引信。

其餘炮手為彈藥手。

小口徑炮班送彈手、裝填手、裝藥手合一,稱裝填手。

炮管口前的大砣砣是什麼起什麼作用

問:有些火炮在炮口前有一個大砣砣,它叫什麼名字,是做什麼用 的?

答:炮口前的大砣砣叫“炮口制退器”。別小看了這個“炮口制退器”,它的用途可大呢!

在火炮射擊時,由於火藥的動能,會使火炮產生很大的後坐力。尤其是大口徑火炮射擊,後坐力相當巨大。為了克服後坐力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火炮穩定,人們採用了很多辦法,包括設置駐鋤、安裝駐退機和複進機。但是,在火炮後坐力很大的情況下,憑以上辦法還不足以克服後坐力帶來的影響。於是,研究人員又想出了一個高招,用發射藥的能量減少後坐力,“炮口制退器”就是起這樣作用的。

“炮口制退器”的內腔為氣室,被環形凸起部分隔成兩部分或多個部分。每個氣室側面均有排氣孔。其制退原理是:火藥氣體進入氣室後迅速膨脹,其中部分火藥氣體由排氣孔排出,這樣,一方面減少了火藥氣體向前的流量,消耗了部分後坐動能,另一方面給炮身提供了向前的反作用力,減少了向後的作用力。一般情況下,炮口制退器能減少火炮50%以上的後坐力。

防止敵人一發炮彈同時毀傷兩門火炮。

炮陣地一般配置為:火炮射擊位置、牽引車隱蔽位置(自行火炮無)、陣地指揮員位置、彈藥所。

什麼是射擊諸元

射擊諸元是炮兵非常重要的一個術語,從字面理解就是射擊的諸個元素。這些元素包括:射擊的表尺、高低(必要時)、方向、引信分劃(用時間引信射擊時)。

炮班的組成及炮手分工

炮兵戰鬥行動特別強調協同動作,每一個戰鬥單位(如一門火炮)都需由若干人操作。由此而形成了完成不同任務的專業班。

炮兵班是操作火炮的最基本單位,一個炮兵班共同操作一門火炮。因此,炮兵班的人數是根據不同型號火炮的射擊需要而確定的。自行火炮班還包括運載工具的駕駛員。

炮兵班通常由5-9人組成,其人員分工是:

炮長(班長)1人,為全班指揮員。

副炮長(副班長)1人,協助炮長工作,通常兼任瞄準手。

炮手若干人,其主要分工為:

開閉手(通常為一炮手):負責開閉炮閂。

送彈手(通常為二炮手):負責用送彈棍(大口徑炮)送彈和用拉火繩發射。

裝填手(通常為三炮手):負責裝填彈丸(大口徑炮)。

裝藥手(通常為四炮手):負責變換裝藥和裝填藥筒(大口徑炮)。

引信手(通常為五炮手):負責裝定引信。

其餘炮手為彈藥手。

小口徑炮班送彈手、裝填手、裝藥手合一,稱裝填手。

炮管口前的大砣砣是什麼起什麼作用

問:有些火炮在炮口前有一個大砣砣,它叫什麼名字,是做什麼用 的?

答:炮口前的大砣砣叫“炮口制退器”。別小看了這個“炮口制退器”,它的用途可大呢!

在火炮射擊時,由於火藥的動能,會使火炮產生很大的後坐力。尤其是大口徑火炮射擊,後坐力相當巨大。為了克服後坐力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火炮穩定,人們採用了很多辦法,包括設置駐鋤、安裝駐退機和複進機。但是,在火炮後坐力很大的情況下,憑以上辦法還不足以克服後坐力帶來的影響。於是,研究人員又想出了一個高招,用發射藥的能量減少後坐力,“炮口制退器”就是起這樣作用的。

“炮口制退器”的內腔為氣室,被環形凸起部分隔成兩部分或多個部分。每個氣室側面均有排氣孔。其制退原理是:火藥氣體進入氣室後迅速膨脹,其中部分火藥氣體由排氣孔排出,這樣,一方面減少了火藥氣體向前的流量,消耗了部分後坐動能,另一方面給炮身提供了向前的反作用力,減少了向後的作用力。一般情況下,炮口制退器能減少火炮50%以上的後坐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