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永遠的紅旗渠精神

一峰錦繡一春芳, 一渠風情一束妝。 我, 佇立太行, 面對萬丈絕壁、千里清渠, 百感交集:上蒼沒有賦予林縣人民太多的物質財富, 就連一條像樣的河流也不曾給予。 然而, 上蒼又是慷慨大方的, 它賜予了這片貧瘠赤土那盤古開天、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一系列氣勢磅礴的壯麗詩篇和古老悠遠的神奇傳說之精神財富……

一龍盤山一川糧, 一面旌旗一名揚。 遙想當年, 那放映時只有黑白兩色的電影:十萬“愚公”, 十年磨一劍。 懸崖峭壁劈管道, 渡槽飛架繞山梁。 鋼釺鑿穿千重嶺, 鐵臂拓清萬里塘。 縣委書記楊貴帶領林縣人民創造了人間奇跡。

從此, 一面紅旗、一條清渠、一種精神, 被世人永久仰望

……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我陷入了沉思:這, 究竟是一種什麼意識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呢?誓不向命運和困難臣服、永不放棄追求的林縣人民早已交出了濃墨重彩的答卷。 那, 就是“乞火不若取燧, 寄汲不若鑿井”的自力更生;那, 就是“篳路藍縷, 櫛風沐雨”的艱苦創業;那, 就是“上下同欲者勝, 風雨同舟者興”的團結協作;那, 就是“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無私奉獻。 這, 就是聞名遐邇的“紅旗渠精神”。

她從一個側面, 鼓舞和感召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 自立、自主、自強、團結、拼搏、無私、奉獻、艱苦奮鬥!這種全人類最敬佩的“精神鈣質”, 我們不能夠有絲毫忘懷和半點丟棄啊!

紅旗渠精神蘊涵著“強黨性、敢擔當、有作為”的豐富內容。 她既是一條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河, 又是一代人氣壯山河的奮鬥史詩, 更是激勵太多人砥礪前行的鏗鏘集結號!如何將震撼變為振奮?怎樣把激動化成行動?這是擺在我們眼前的現實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曾給縣市委書記們念過一副古代對聯:“得一官不榮, 失一官不辱, 勿道一官無用, 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 吃百姓之飯, 莫以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 ”對聯以樸質的語言揭示了封建社會老百姓期許的官民關係。 連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 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當比這個境界要高得多。 當年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就是我們共產黨人黨性強、敢擔當、有作為的楷模典範。

當下, 我們實現“中國夢”的任務還很艱巨, 諸多難題亟待破解。 只要始終心系百姓, 將人民擺在治國理政、幹事創業的最高位置, 恰如將那面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紅旗屹立在太行山巔, 才能凝聚和噴發出攻堅克難的洪荒之力, 為我們共產黨人的崇高事業爭取更大光榮!

肅立紅旗渠畔, 守望精神家園, 我們責無旁貸!“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就讓我們在心裡也修築一條紅旗渠吧:不被困難所嚇倒, 勵精圖治, 敢於擔當, 敢為人先!不被利欲所誘惑, 增強黨性, 潔身自好, 慎獨慎微!不被成敗所羈絆, 有所作為, 無怨無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