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綿竹土門:施工工地發現明代古墓

7月16日, 綿竹土門鎮三合村18組一施工現場發現一座古墓, 綿竹市文管部門已經開始對古墓進行保護性發掘清理。 經專家鑒定, 該墓是明代石棺槨夫妻合葬墓, 也叫雙石墓, 經過清理發掘, 除了有一些紋飾的石壁外, 就只有4個穀倉罐, 沒有發現棺木和屍骨。 專家據此推斷, 古墓很可能已經被破壞過。

發現古墓的地方是位於土門鎮三合村18組境內的S216省道建設工程的施工現場。 當地政府和派出所民警立即對古墓進行了保護, 綿竹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也迅速趕到了現場進行挖掘、清理。 人群中間, 一座用青石板堆砌成的古墓已經顯現在黃泥土堆裡, 古墓旁邊, 還擺放著一個剛剛挖出來的陶罐。

附近村民介紹, 16日上午, 施工隊在施工時, 一輛大型挖掘機挖到了青石板, 青石板的下面有石板砌成的通道。 村民們一下意識到可能挖到了古墓。 於是通知了當地政府和派出所, 並自發對古墓進行了保護。

村民告訴記者, 這裡之前是白家林盤, 就是一片竹子, 沒有什麼特別的。

隨著古墓挖掘清理工作的開展, 墓室內的真實面貌也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綿竹市文物管理所所長謝之戰介紹, 該墓是石棺槨夫妻合葬墓, 也叫雙石墓。 這座墓的墓形建造比較規整, 用材也很考究, 而且是夫妻合葬墓, 墓的天窗呈漏斗形, 可以判定此古墓為明代古墓。

謝之戰告訴記者, 因為這是石質的棺槨墓, 在元朝以後至明代, 墓制材質選料上有個過渡, 到明代更多墓葬選用石材, 石材造墓非常耗時、耗工, 需要投入大量經費和人力, 說明該墓葬能夠建設這麼大, 在當地應該是一個名門望族, 非常有經濟實力的大家族。

經過清理發掘,除了有一些紋飾的石壁外,就只有4個穀倉罐,沒有發現棺木和屍骨。專家據此推斷,古墓很可能已經被破壞過。可能在墓葬建設後期,投入使用後被盜過,因為兩個墓室門已被打開,墓室也被損毀。

目前,綿竹市文管部門已將穀倉罐運回保護,做進一步研究。

綿竹台

經過清理發掘,除了有一些紋飾的石壁外,就只有4個穀倉罐,沒有發現棺木和屍骨。專家據此推斷,古墓很可能已經被破壞過。可能在墓葬建設後期,投入使用後被盜過,因為兩個墓室門已被打開,墓室也被損毀。

目前,綿竹市文管部門已將穀倉罐運回保護,做進一步研究。

綿竹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