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漢理工大學開展STEAM教育實踐課:讓更多夢飛出大山

中國青年網襄陽7月19日電(通訊員 鄭芮 王新月 秦煦森)為進一步推進武漢理工大學“責任、誠信、成才”三項教育活動, 深入瞭解後坪鎮的科普教育情況, 並將科普支教落到實處。 7月12日, 武漢理工大學“啟智鑄材——STEAM科普教育”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啟了STEAM教育實踐課。

陶瓷, 在悠長的中華文明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聰明的中國人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瓷, 隨著時間的推移, 陶瓷和現代藝術融合發展, 陶藝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團隊隊長沈濤表示, 創造力開發課程很重要, 但是軟陶塑形課更能開發他們的創造力。

隊員和孩子合作製作陶罐。 中青網通訊員 秦煦森 攝

實踐隊成員大多是材料專業的學生, 所以他們將自己的專業與教學結合, 給孩子們帶去一堂實踐藝術課。

“一開始, 我們就看著孩子們如何將一團泥變成一個罐子, 各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可在操作中, 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 孩子們的手都太小了, 無法獨立操作。 所以, 隊員們只能與孩子們一一搭檔, 共同完成這堂課。 ”團隊隊長沈濤介紹說。

“能把傳統藝術和專業知識結合在一起教給這些孩子們, 實踐隊的每個人都很開心, 這一堂課帶給他們的不止有歡樂, 還有對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對中華文化的敬仰與興趣。 ”

孩子們探究燈泡發光的原因。 中青網通訊員 秦煦森 攝

沈濤告訴記者, STEAM教育實踐課還包括“水果電池”課、“水火箭”科普課等。 在“水果電池”課上, 團隊成員拿出事先準備的的水果電池, 通過燈泡接線在水果上發光這一現象引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

“但是, 老師並沒有做過多解釋, 而是將導線、水果發給孩子們, 讓他們按照老師剛才的步驟自己先製作出一個水果電池。 孩子們興奮的拿著工具開始了自己的探索, 一邊回想著老師剛才的演示, 一邊相互討論, 到底要怎麼做。 終於, 有一組孩子的小燈亮了, 孩子們激動地歡呼雀躍, 而其他組的孩子們也暗自努力,

在隊員們的幫助下找出自己的問題, 最後所有孩子的燈都亮了。 ”沈濤回憶著當時的課程情景。

一名小學生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 “我們上課注意力要集中, 跟著老師。 但我們更要自己去創新, 探究新的方法, 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 ”

孩子們製作的水火箭發射。

中青網通訊員 秦煦森 攝

在“水火箭”科普課上, 實踐團隊直觀模擬飛行器發射升空回收的過程。 沈濤介紹說, 課堂上, 實踐隊中負責授課的成員先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 以稍大的孩子們熟知的事物進行引導式提問, 一個孩子立馬舉起了手, “我知道我知道!火箭是靠推動力反衝力發射的。 ”在孩子們爭相舉手發言中, 授課老師進行調整, 由淺入深, 自然過渡到“水火箭”的工作原理, 並和孩子們熟知的事物比對加深理解性記憶。 待孩子們有所瞭解之後, 隊員們便開始指導孩子們製作水火箭, 並開展了“燃燒吧!水火箭”的比賽項目, 看哪一組的水火箭飛的更遠。

據悉, 雖然有兩組同學的火箭沒有成功, 但實踐隊隊員們帶著孩子們總結自己的水火箭作品及發射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如水量、角度、氣壓、機翼數目進行比對,同時分析密封性導致失敗的原因。根據發現的問題進行調整後再進行試飛,大家收穫頗豐。

孩子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鄭芮 攝

“在這些鄉鎮學校裡,孩子們很難有接受到科普教育的機會,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們要因為落後而失去學習的機會,這正是我們的實踐的出發點,把城市裡孩子能感受到的東西同樣的帶給他們,讓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有科技的萌芽,讓更多的‘火箭’飛出這片大山。”這是每一個實踐隊員共同的心願。為此,武漢理工大學STEAM暑期社會實踐隊正在努力著。

如水量、角度、氣壓、機翼數目進行比對,同時分析密封性導致失敗的原因。根據發現的問題進行調整後再進行試飛,大家收穫頗豐。

孩子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鄭芮 攝

“在這些鄉鎮學校裡,孩子們很難有接受到科普教育的機會,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們要因為落後而失去學習的機會,這正是我們的實踐的出發點,把城市裡孩子能感受到的東西同樣的帶給他們,讓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有科技的萌芽,讓更多的‘火箭’飛出這片大山。”這是每一個實踐隊員共同的心願。為此,武漢理工大學STEAM暑期社會實踐隊正在努力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