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陝西佛坪法院:脫貧摘帽看實效加快步伐奔小康

陝西省漢中市佛坪縣嶽壩鎮獅子壩村地處秦嶺南麓, 距佛坪縣城60公里, 全村轄內共四組89戶278人, 貧困人口19戶40人。 該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佛坪縣法院連續6年的包扶下, 脫貧攻堅工作正在穩步向前發展, 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獅子壩村徹底摘帽, 是今年擺在佛坪法院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底線任務, 必須完成。

村小人少、決策到位

“言必行, 行必果”。 今年年初以來, 佛坪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郭海組織領導班子在該院召開了脫貧攻堅工作專題會議, 確定了幫扶責任人, 制定年度幫扶計畫, 還多次在全院幹警會上傳達學習省、市、縣檔精神,

提高幹警對“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作的政治認識和思想覺悟。 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包扶了獅子壩村6戶群眾, 每週至少兩次到村親自督戰脫貧攻堅工作, 他和幫扶幹部一起心系百姓, 牽掛百姓, 走進群眾內心最深處, 切實做到了為群眾分憂解難。

“精准脫貧工作既是一項政治任務又是為全村群眾謀福祉的好事, 必須認真踐行, 為群眾辦實事, 群眾需要什麼就解決什麼、哪裡有困難我們就要想辦法。 ”郭院長經常這樣對駐村幹部說。

他這樣說, 也是這樣幹, 他提出要對該村群眾實施89戶“全覆蓋、零遺漏”幫扶計畫, 組織幹部對貧困戶“一對一”精准幫扶, 牢牢把法院與獅子壩村緊密捆綁在一起,

營造出脫貧攻堅“同進退、共榮辱”的包扶氛圍, 勵精圖治專注於脫貧攻堅戰, 形成了“領導決策、幹部施策、群眾用策”的脫貧攻堅計畫, 不斷探索出了符合該村發展致富的好方法、好策略, 贏得該村群眾的尊重和一致認可。

扶志扶智、樹立信心

治病先治根,群眾致貧的原因主要是“一無鬥志、二無技術、三無勞力”, 因此結合現狀, 該院結合獅子壩村現狀制定了一系幫扶措施, 但首先得喚起貧困戶的脫貧“鬥志”。 為此在該院駐村幹部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幫扶下, 運用“學、送、說、樹”的方法多次走訪入戶、深入百姓生活, 堅持開展“學脫貧好政策、送溫暖到每戶、說困難我解決、樹典型助脫貧”的好方法來激勵、鼓舞群眾的致富決心, 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一對一”的深入交流來傾聽民聲、收集民意、解決民惑。

並針對每戶勞動力情況、經濟收入情況、產業發展情況的不同制定了“一戶一策、逐一落實”幫扶措施, 真正做到了為民分憂、讓民無憂、解民心憂。 從源頭上徹底改變了貧困戶“志氣不高、無智無謀”的致貧守舊的思想, 充分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決心”和“狠勁”, 從源頭上根治了該村群眾致貧的“疾病”, 取得實效。

支部帶頭、施策精准

今年5月初, 該院整合力量調整了駐村工作隊, 聯合鎮村幫扶幹部及該村幹部迅速成立了臨時黨支部, 以該院黨組書記、院長郭海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 帶領駐村幹部展開工作, 他要求駐村幹部必須時刻牢記“四率一度”作為檢驗幫扶工作的標準,

嚴守“十條鐵軌”, 加大力度強化執紀問責紀律, 為脫貧攻堅戰固上了“緊箍咒”, 保證了脫貧攻堅工作在“政策下”開展, 在“陽光下”運行。

臨時黨支部成立後, 該院召集“四支隊伍”和“村三委”多次集中傳達學習中央、省、市、縣文件和會議精神, 不斷扎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領域方面的系列講話精神;多次召集該村群眾到村委會集中宣講“八個一批”方面知識;多次開展惠民文藝匯演、舉辦多樣化脫貧知識有獎競猜活動;多次組織該院全體黨員幹部走訪89戶貧困戶和非貧苦戶家中展開慰問。

今年該村開始大力發展天麻3000平方米、獼猴桃122畝、豬苓1200平方米、鐵皮石斛2000盆、養蜂200箱等優勢產業, 還專門組織農戶參加產業發展前技能培訓,

並成立了互助資金合作社, 鼓勵貧困戶入園入社進行規範化產業發展, 以此來降低產業風險, 提高收益。

進村入戶、解決難題

6月1日, 該院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駐村工作隊隊員到獅子壩村開展專項環境衛生整治, 認真清掃道路、河道、移民安置點集中區域, 徹底解決了“五堆”、“五亂”等現象, 結束以後, 該院幹警又入戶走訪慰問全村89戶群眾, 為每戶群眾送去一桶食用油, 瞭解群眾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對扶貧工作的意見建議, 共同研究解決辦法並逐一落實了責任人。 夏季正值雨水高發季節, 6月3日晚七點, 該院黨組書記、院長郭海一行帶領3名幹警冒著大雨第一時間趕赴獅子壩村親自到現場指揮人員將易滑破地段、河道邊群眾轉移至安全區域, 及時規避了風險、保證了群眾生命安全;6月5日,郭院長又頂著烈日,不顧路途遙遠,步行4公里路到貧困戶向海東家詳細瞭解其吃水用水、醫療救助、教育補助、產業發展等基本情況,並現場施策解決安全飲用水難題,並送去慰問金2000元用於其孫女治療疾病,真正做到了把群眾困難放在了心頭,有效解決了難題。

幫扶期間,該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曾小濤還親自將五保戶冉孟舟送進敬老院,為他添置新床、新電視、新椅子,讓貧困戶住進了新房、暖在了心上;他還多次實地查看並督促該村基礎設施的修建,通過法院力量解決群眾潛在難題;他還帶領駐村隊員利用村民空余時間入戶與群眾拉家常,聽取他們的困難,他要求駐村隊員要將自己置身於群眾中,真正肩負起該村幫扶責任,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

……

該院領導對群眾的生產生活高度重視,他們把百姓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不分你我,不分高低,只管附下身子用心為民辦事、辦好事、辦實事,彰顯了該院領導無私為民謀發展、一心一意搞經濟的堅定決心。

出資出力、鋪致富路

年初以來,該院按照脫貧攻堅工作要求部署,切實為包扶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積極幫助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民謀劃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有力促進了包扶村嶽壩鎮獅子壩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今年5月以來,該院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王玉斌自掏腰包為包扶戶向海東家送去10只小雞仔,助力經濟增收。該院還為獅子壩村入園入社發展產業的貧困戶送去上千米地下管道,助力天麻、獼猴桃、豬苓等產業維穩、有效發展。同時,該院領導還聯繫衛計、水利、交通等相關部門督促村衛生室、人飲、道路等基礎設施修建,現如今新修人飲工程一處,村衛生室正在建設中,環村河堤道路、安置點護坡、護欄正在計畫實施中。該院院長郭海所包扶的貧困戶姚忠明,其兒子姚小波在他的幫扶、支持、精准施策下,現如今已經用挖掘機開啟了他的致富路,每月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收入大幅度提高,十分可觀。

該院還組織黨員幹部利用“主題黨日+”活動多次到村開展送愛心、講政策、辦節目、樹典型等相關脫貧活動,通過活動,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切實感知到該院院領導幹部對群眾的溫暖,讓他們在活動中熟知國家政策、學到扶貧知識、激發創業熱情、掌握產業技術、拓寬致富路子,真正讓群眾得到實惠,保障了全村各項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現如今的獅子壩村人心“向富”,他們滿懷自信心、身懷真技術、探索創新路,一路上闊步向前,不聞烈日、不聽風雨,奮力灑下汗水在這片黃土地上,勤勞耕耘、默默苦幹。該村群眾正在用全力積攢致富“正能量”,加速行走在有“量”變到“質”變的道路上。

百姓們未辜負國家的好政策和該院的真切希望,他們不忘初心,在用行動詮釋感謝,以示決心,在用起滿繭的雙手書寫脫貧致富的故事。相信經過該院的幫扶,在不久定能走上一條致富的康莊大道。

(佛坪法院 梁群峰)

及時規避了風險、保證了群眾生命安全;6月5日,郭院長又頂著烈日,不顧路途遙遠,步行4公里路到貧困戶向海東家詳細瞭解其吃水用水、醫療救助、教育補助、產業發展等基本情況,並現場施策解決安全飲用水難題,並送去慰問金2000元用於其孫女治療疾病,真正做到了把群眾困難放在了心頭,有效解決了難題。

幫扶期間,該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曾小濤還親自將五保戶冉孟舟送進敬老院,為他添置新床、新電視、新椅子,讓貧困戶住進了新房、暖在了心上;他還多次實地查看並督促該村基礎設施的修建,通過法院力量解決群眾潛在難題;他還帶領駐村隊員利用村民空余時間入戶與群眾拉家常,聽取他們的困難,他要求駐村隊員要將自己置身於群眾中,真正肩負起該村幫扶責任,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

……

該院領導對群眾的生產生活高度重視,他們把百姓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不分你我,不分高低,只管附下身子用心為民辦事、辦好事、辦實事,彰顯了該院領導無私為民謀發展、一心一意搞經濟的堅定決心。

出資出力、鋪致富路

年初以來,該院按照脫貧攻堅工作要求部署,切實為包扶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積極幫助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民謀劃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有力促進了包扶村嶽壩鎮獅子壩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今年5月以來,該院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王玉斌自掏腰包為包扶戶向海東家送去10只小雞仔,助力經濟增收。該院還為獅子壩村入園入社發展產業的貧困戶送去上千米地下管道,助力天麻、獼猴桃、豬苓等產業維穩、有效發展。同時,該院領導還聯繫衛計、水利、交通等相關部門督促村衛生室、人飲、道路等基礎設施修建,現如今新修人飲工程一處,村衛生室正在建設中,環村河堤道路、安置點護坡、護欄正在計畫實施中。該院院長郭海所包扶的貧困戶姚忠明,其兒子姚小波在他的幫扶、支持、精准施策下,現如今已經用挖掘機開啟了他的致富路,每月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收入大幅度提高,十分可觀。

該院還組織黨員幹部利用“主題黨日+”活動多次到村開展送愛心、講政策、辦節目、樹典型等相關脫貧活動,通過活動,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切實感知到該院院領導幹部對群眾的溫暖,讓他們在活動中熟知國家政策、學到扶貧知識、激發創業熱情、掌握產業技術、拓寬致富路子,真正讓群眾得到實惠,保障了全村各項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現如今的獅子壩村人心“向富”,他們滿懷自信心、身懷真技術、探索創新路,一路上闊步向前,不聞烈日、不聽風雨,奮力灑下汗水在這片黃土地上,勤勞耕耘、默默苦幹。該村群眾正在用全力積攢致富“正能量”,加速行走在有“量”變到“質”變的道路上。

百姓們未辜負國家的好政策和該院的真切希望,他們不忘初心,在用行動詮釋感謝,以示決心,在用起滿繭的雙手書寫脫貧致富的故事。相信經過該院的幫扶,在不久定能走上一條致富的康莊大道。

(佛坪法院 梁群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