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7℃高溫天,曹安國際商城竟然不開空調?

“外頭37、38℃, 裡面估計也差不多!商城內有空調也不開, 竟然靠冰塊來降溫, 在裡面逛, 真要中暑了!”。 市民王先生日前撥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熱線63523600, 反映在嘉定區曹安公路1833號曹安國際商城購物, 好比“洗桑拿”, 消費環境太“原始落後”了!王先生說, 這裡是上海西大門重點發展的商業中心。 可自己逛了沒幾家店, 就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了。 “都什麼時代了, 為何連空調都捨不得開?這樣還怎麼吸引客流?”

曹安商圈是本市連接江浙等長三角地區的門戶, 交通發達、商業繁榮, 素有“車輪上的樞紐商圈”之稱。 而曹安國際商城更有“曹安商圈旗艦”之美譽,

炎炎盛夏, 該商城的消費購物環境究竟怎麼了?

商城內, 實測溫度達37℃

7月14日上午,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來到商城現場。 才進底樓, 由於有四通八達的通道, 尚能感受到一絲自然風吹。 但當記者上樓, 剛走出3樓電梯門, 就覺得一股熱氣撲面而來。 在一家紡織品店內, 記者看到店內雖然有好幾個電扇在“嘎吱嘎吱”地同時轉動, 但店主仍搖著蒲扇, 不斷在擦臉上的汗水。 記者僅停留了15分鐘, 汗水就順著額頭、手臂等不斷流下, 衣服被汗水浸濕了一大片。 記者拿出隨身攜帶的溫度計在店內測量, 發現溫度高達37℃。

即便有冰塊降溫, 商城店鋪內實測還是在37℃左右。

在整個3層樓面, 記者看到不少商戶, 身著汗衫短褲卻依然汗流浹背。 有的還將濕毛巾纏在頭上, 包裹得像北方老農。 有的男性商戶索性脫光上衣, 在招攬生意。 一位女商戶說, 自己每天都吃防暑降溫藥, 否則就會頭暈噁心、食欲不振, 至少有輕度中暑症狀。

記者在現場看到, 一些顧客對如此悶熱的購物環境深感驚詫。

普陀區武甯路的劉先生和家人對記者說, 市區內的大市場如今越來越少, 而這裡東西又多又好, 物美價廉。 不過, 購物環境實在太差了!劉先生邊說邊抱怨商家:“你們介小氣, 還指望有人氣, 可能嗎?”

1米長的冰塊, 每天要運150塊左右

“快, 冰來了, 準備好箱子!”隨著一聲喊。 大家都紛紛忙亂起來。 不一會, 商家門口都擺好了預備放置冰塊的裝卸箱。

商城樓下, 只見一輛8噸貨車正在緩緩靠近卸貨區。 後車廂門打開了, 一男子跳了下來, 迅速掀開厚厚的毛毯, 近1米長的大冰塊被一塊塊用鐵鉤子鉤了下來。 記者看到, 這些冰塊規格統一, 寬有50釐米、厚達40釐米。 運冰工人講, 類似冰塊他們一天要運150塊左右, 得分幾批車次運。 每塊整冰先敲碎成兩半,

有的還要再切分, 隨後用小車分送到各家商戶, 感覺也是勉強應付。

記者隨運冰小車再次來到樓上。 雖然放置了降溫的冰塊, 但商家依舊滿頭大汗。 一位商家無奈地說:冰塊到下午就會全部融化, 屆時店內外又會恢復“蒸桑拿”一般的高溫了。

長1米、50釐米寬、厚達40釐米的冰塊, 每天要運150塊左右。

是沒有空調, 還是空調不開?為何不開?

盛夏高溫, 商城的購物消費環境為何與涼爽“絕緣”?這裡的業委會、物業公司對此如何看待?

記者聯繫物業管理方——曹安國際商城商貿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分管市場的負責人表示, 該商城自2005年成立至今, 一直沒有業委會, 而物業一直由其負責, 沒有更換。

對方表示, 該商城是由物業租借給承包商, 再由承包商向商戶轉租。 在物業與承包商簽訂的協定中, 規定租借費不含空調費。

記者又分別聯繫兩家承包商:上海萬潤酒店用品設備市場經營有限公司、上海和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兩家承包商進場時間分別是2016年3月、4月, 距今才不到一年半。 他們說,中央空調雖然有,但無法開啟;否則就要“水漫金山”,導致大部分商家大面積滲水、漏水。他們向物業申請,要求予以維修後開啟,卻始終未果。他們說,這一年多來,無論盛夏嚴寒,商城從不開啟空調。

記者仔細觀察,在商城2樓的天花板內發現了中央空調的管道等,但都被塑膠膜等材料牢牢地包裹了起來。物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承,至少在她前來商城工作的2年多時間內,商場是沒有開過空調的。

私裝空調 容易引發短路等安全隱患

中央空調不修、不開啟,個別商家就自己動手私自安裝小空調“清涼度夏”了。記者在二樓B-203附近區域的天花板上,看到了至少3台小型空調的外機在“嗡嗡”作響。由於外機熱風無法有序散熱,大部分熱風徑直外排,由此使商城陷入滾滾熱浪的“閉環”中。

記者透過頭頂柵欄,看到空調外機緊鄰處,還胡亂纏繞著大團大團老化泛黃的電線。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有關專家認為,如此私接亂拉電線安裝空調,尤其是在高溫天,容易引發短路等多種安全隱患。

當記者就此聯繫物業時,對方沒有進一步說明。

私裝空調,容易引發短路等多種安全隱患。

地下車庫成了二手車市,還“群居”易燃物品

中午時分,記者離開商城時,突然聽到有消費者與商城工作人員大聲爭執,原來是工作人員堅決不讓私家車停地下車庫,付錢也不行。原因是地下車庫已改成“二手車市”了,裡面亂得很。

商城地下車庫成了多家銷售商的二手車市。

記者進入商城地下車庫,發現有近萬平方米成了“優派”和“禦尊車·超市”的二手車市。車庫內不乏豪車和名車,不少車上還貼著“已被預訂”的標籤。

商城地下車庫通道停放待售的二手車。

地下車庫內,除了開設二手車市外,還散佈著倉庫、車輛修理車間、汽車用品市場。記者看到有的倉庫大門上鎖緊閉;有的半開大門,大門內外堆了大量的紙板箱。“優派二手車”吧台對面的近50平方米成了車輛修理“車間”。捲簾門內,牆頭插座上胡亂連接著多條電線。地面則散落著電線、拖線板、紙箱、充電瓶、油漆罐等多種易燃物品。

商城地下車庫內的汽車用品市場,淩亂雜遝,安全隱患叢生。

記者就此聯繫商城物業。對方表示物業確於多年前將地下車庫租給了數家二手車商。根據物業管理法規,地下車庫等地下空間,必須依據其原來的規劃設計,不能隨意改變使用功能。按照《消防法》相關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

曹安國際商城作為一家大規模的綜合市場,其購物環境、消防安全不僅與眾多商戶息息相關,更與廣大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人身安全密切相關。隨著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縱深發展,有關專家呼籲曹安商貿區,不論是建築形態、商業模式,還是管理服務上,都要與時俱進。

文/張家琳 範佳來

他們說,中央空調雖然有,但無法開啟;否則就要“水漫金山”,導致大部分商家大面積滲水、漏水。他們向物業申請,要求予以維修後開啟,卻始終未果。他們說,這一年多來,無論盛夏嚴寒,商城從不開啟空調。

記者仔細觀察,在商城2樓的天花板內發現了中央空調的管道等,但都被塑膠膜等材料牢牢地包裹了起來。物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承,至少在她前來商城工作的2年多時間內,商場是沒有開過空調的。

私裝空調 容易引發短路等安全隱患

中央空調不修、不開啟,個別商家就自己動手私自安裝小空調“清涼度夏”了。記者在二樓B-203附近區域的天花板上,看到了至少3台小型空調的外機在“嗡嗡”作響。由於外機熱風無法有序散熱,大部分熱風徑直外排,由此使商城陷入滾滾熱浪的“閉環”中。

記者透過頭頂柵欄,看到空調外機緊鄰處,還胡亂纏繞著大團大團老化泛黃的電線。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有關專家認為,如此私接亂拉電線安裝空調,尤其是在高溫天,容易引發短路等多種安全隱患。

當記者就此聯繫物業時,對方沒有進一步說明。

私裝空調,容易引發短路等多種安全隱患。

地下車庫成了二手車市,還“群居”易燃物品

中午時分,記者離開商城時,突然聽到有消費者與商城工作人員大聲爭執,原來是工作人員堅決不讓私家車停地下車庫,付錢也不行。原因是地下車庫已改成“二手車市”了,裡面亂得很。

商城地下車庫成了多家銷售商的二手車市。

記者進入商城地下車庫,發現有近萬平方米成了“優派”和“禦尊車·超市”的二手車市。車庫內不乏豪車和名車,不少車上還貼著“已被預訂”的標籤。

商城地下車庫通道停放待售的二手車。

地下車庫內,除了開設二手車市外,還散佈著倉庫、車輛修理車間、汽車用品市場。記者看到有的倉庫大門上鎖緊閉;有的半開大門,大門內外堆了大量的紙板箱。“優派二手車”吧台對面的近50平方米成了車輛修理“車間”。捲簾門內,牆頭插座上胡亂連接著多條電線。地面則散落著電線、拖線板、紙箱、充電瓶、油漆罐等多種易燃物品。

商城地下車庫內的汽車用品市場,淩亂雜遝,安全隱患叢生。

記者就此聯繫商城物業。對方表示物業確於多年前將地下車庫租給了數家二手車商。根據物業管理法規,地下車庫等地下空間,必須依據其原來的規劃設計,不能隨意改變使用功能。按照《消防法》相關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

曹安國際商城作為一家大規模的綜合市場,其購物環境、消防安全不僅與眾多商戶息息相關,更與廣大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人身安全密切相關。隨著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縱深發展,有關專家呼籲曹安商貿區,不論是建築形態、商業模式,還是管理服務上,都要與時俱進。

文/張家琳 範佳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