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羅斯窮瘋了竟把鎮國之寶都賣給中國,氣得美日火冒三丈破口大駡

圖22M系列飛機定下初始設計方向在上世紀60年代。 不僅當時蘇聯完全沒有預計到後來防空系統的高速發展和飛機的隱身化潮流, 實際上美國展開B2隱身轟炸機的研究也是在70年代中期才開始的事情。 隨著現代防空導彈的性能越來越強, 只要能夠穩定的發現、跟蹤目標, 不要說飛機, 就算是在大氣層外和大氣層邊緣以高超音速飛行的彈道導彈也能打下來。 這種時代背景下, 既沒有什麼高機動性能, 最大速度也只有兩倍多音速, 最大飛行高度不過13300米的圖22M3, 一旦被防空系統在射程以內盯上, 只有死路一條。

圖22M3的突防能力, 實際上哪怕是面對90年代時的先進防空系統都像窗戶紙一樣脆弱。 而我國卻要引進這款武器來提高自己的實力, 具體這款戰機的性能如何呢?下麵咋們就細細詳談。

面對現代防空系統, 攻擊機、轟炸機要完成突破只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是降低自己的可探測性, 大幅度壓縮對方發現自己的距離;防空導彈又不是機槍子彈, 還能一分鐘放個幾百發搞壓制火力, 看不見自然就打不到, 這就是B2所走的隱身路線, 圖22M3顯然是絲毫不隱身的。 第二條路線就要蠻幹一些, 通過電子戰飛機和反輻射飛機, 不斷干擾對方的探測和通訊, 偵察對方防空武器的位置——只要你防空武器系統敢工作, 立刻就是幾枚反輻射導彈飛過來。 很可惜, 這種硬碰硬干擾、壓制、摧毀對方防空系統的能力, 圖22M3也完全不具備。

事實上圖22M3確實也裝備過反輻射導彈, 即KH-22系列導彈中的P型。 實際上在蘇聯的裝備研發中, 一種機型對應一種導彈的規律很普遍, 圖22系列的主要攻擊手段就是KH-22系列導彈。 然而就像整個蘇聯在7、80年代的航空電子設備水準一樣, P型導彈的性能也是慘不忍睹, 它賴以確保毀傷效果的手段, 是搭載了一枚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 其它的KH-22系列導彈也差不多, 射程、威力等紙面指標看著相當牛逼, 其實尋找目標能力、抗干擾能力、命中精度等關鍵性能一塌糊塗。

其肼加四氧化二氮的燃料組合, 不僅安全性很差, 而且點火可靠性也經常出現問題。

尤其是圖22M系列飛機的可靠性極差, 故障率奇高無比;在服役之初是全蘇聯空軍戰機中平均無故障時間最短的, 並且被蘇軍起了一個綽號叫“全天候缺陷載體”。

即使是後來的圖22M3下了很大力氣整改, 這飛機仍然需要像伺候祖宗一樣加倍小心、耐心的呵護。 圖22M3這樣的飛機, 在現代防空火力系統面前既沒有隱藏自己的能力, 也沒有摧毀對方的能力, 維護的難度和費用又非常高;在這些缺陷面前, 它有著戰略轟炸機級別的載荷航程能力又有什麼用?米格29的飛行性能也很好, 然而那些80、90年代出口到世界各地的米格29, 在實戰中遭遇西方現代空軍體系時, 被像割草一樣化為了滾滾的經驗洪流, 創造了從無勝跡的奇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