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明代大旅遊家徐霞客對廣西那個景點給予“西來第一”?

明代大旅遊家徐霞客在其《遊記》中記載有關天等縣原屬各土州的資料達24000多個字之多。 他僅在百感通天岩及琅山這兩個景點的考察觀賞就達16天之久。 他對百感通天岩盛景,給予“西來第一”的高度評價。 由此可見,百感通天岩岩景非常。

百感通天岩位於縣城42公里的向都鎮那微村村旁。 兩山夾洞,中間橫豎一座巍峨的高峰,百感通天岩就在此高峰之中。 此山結構奇特,四面成門,山雄水奇。 整個百感通天岩景區由百感洞、東洞、岩水洞和下洞等四景組成。

景區指示牌, 有點簡陋

景區指示牌, 有點簡陋

遙看百感通天岩

百感通天岩河水入口處

百感洞外狹內寬,中空外透,洞廳大小不一,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有通上峰頂,又貫穿山底河道,西有偏門,東有側門。

最大的洞廳,可容數千人。 洞頂如覆盆,石乳晶瑩,飄渺若雲,有乘龍舞杖,有雙猴戀桃,也有各式各樣的龍宮采燈,光怪陸離。 置身洞中,可聞流水淙淙。 走近一看,原來近偏洞門處,有一洞口,直徑約2米,深達5、60米。 明朝徐霞客到此考察時,洞口上還有抽水的軸轆,相傳是壯族英雄儂智高率部到此紮營,從洞口往下吸水的遺構。 直到清末民初還有人見到此遺物。

從洞口拾級登上丈許,正是東偏門,外府洞前,絕壁搏雲,危崖無路,絕壁直插至達貫山河道水口,水域寬闊,形成幽深大水潭,潭中溢出銀水,往下面河中奔流。 徐霞客對此迷人的岩景描述道:“,·…流於壑底而不覺,幽明兩涵,水陸濟美,通之則翻出雲煙,塞之則別天地,西來第一,無以易此。

”因此可知,百感通天岩的洞景,的確有一種奇特魅力。

東洞在百感洞門前東邊約40米處,小巧玲瓏,洞道蜿蜒曲折,洞頂乳石紛逞,乳石中夾雜有紅、黃、藍、白、紫等五種顏色,有研究價值。 洞廳有明有暗,洞的北端有個高爽幽靜的小洞廳,過去曾有名士在那裡隱居,他鑿洞架木安床的遺跡猶存。

岩水洞在百感洞後門之下,流貫山底河的出口處。 兩側峭壁排空而起,中間一大水潭。 溢出的水,匯成古溶江水。 遊人從潭中乘浮排進入,洞頂高爽,飄渺若雲,西面半山洞廳有吸水木梯的遺構。 東見另一大而深幽幽的洞,無級可躋……霞仙稱之為:“此洞阻水道源飄渺掩映,為神仙奧宮。 ”此外,還有下洞,洞口是穿山河道的入口處。

此洞洞頂多石乳,氣勢雄偉,有石塊似蟹鼇之狀,尤為壯觀。

因登百感通天岩洞穴需要攀岩, 在攀登時把記錄圖片的U盤遺失在洞中, 極為遺憾本文未能把相關更詳細圖片展現給讀者。

敬請關注文鑫文, 帶你走進廣西人文趣事, 旅遊風光、資訊報導。

本文所有配圖均為作者“文鑫文”拍攝及擁有版權, 未經授權勿做他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