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類實現登月48周年:探索太空,驚喜不止於此

資料圖:月球。

中新網7月20日電(吳倩)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 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 即48年前的今天,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壯用這樣一句而今聽來依然擲地有聲的話語,

道出了人類首次完成登月壯舉時的激動與豪邁之情。

面對充滿著無限未知的浩渺太空, 人類探索與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止。 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次登月、第一座國際空間站、第一次探測火星……正是這一個個第一次勾勒並積澱出一條充滿荊棘卻又不乏驚喜的豪邁征途, 也讓我們在傳播文明、破解無窮未知的路上, 走的更遠。

資料圖:太空探索。

準備篇:行動!從夢想到飛躍

飛上月球, 這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 在完成這一壯舉之前, 人類曾著手進行過充分而艱辛的準備工作。 1965年3月18日, 蘇聯發射了載有別列亞耶夫、阿裡克謝 列昂諾夫的“上升”2號飛船, 並進行了世界航太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8年12月21日, 美國的土星5號火箭發射升空, 它攜帶的阿波羅8號飛船乘坐著3名太空人。 在同年的12月24日, 機組抵達了月球軌道並進入環繞月球的軌道運動。 這是人類第一次環繞月球飛行。

資料圖:1969年7月20日, 兩名美國宇航員先後登上月球。

到了1969年, 登月的時機已然成熟。 “這裡宏偉而蒼涼”, 聆聽著美國宇航員奧爾德林的由衷感慨, 全球數億觀眾通過電視等管道, 共同見證了同年7月20日、美“阿波羅11號”太空船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的偉大壯舉, 由此, 也揭開了人類太空探索新的一頁。

進階篇:探索!我們走的更遠

在奔向太空的征程上, 登月既是里程碑, 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1971年4月19日, 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間站“禮炮”1號, 開闢了載人航太的新領域。 其在空間站上停留26天, 並于同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墜毀。

資料圖:宇航員出艙活動。

隨後, 世界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的誕生則揭開了人類航太史上新的一頁。

1981年4月12日, 其在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太中心發射成功, 並在太空飛行54小時、環繞地球飛行36周之後, 飛機安全著陸。

資料圖:木星。

2011年8月5日,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由一枚宇宙神-V551型火箭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 踏上遠征木星之旅。5年後,“朱諾”成功進入環繞木星軌道,將展開木星探測任務,這也讓人類的宇宙探索之路邁向了新的高度。

暢想篇:前行!驚喜不止於此

而到了48年後的今天,人類的步伐已經不僅限於只是登上月球了。比如歐洲航天局就打算登上月球建造首座人類基地,即一座高50公尺、約16層樓高的“月球廟宇”,成為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冥想默禱場所”,並開發月球上的金屬、礦產和水資源,聽來是不是很酷?

資料圖:太空望遠鏡。

不止是政府或其他官方機構,目前還有越發多元化的組織想要在月球分一杯羹。美國政府2016年8月3日就批准一家叫“月球捷運公司”的美國私人企業發射登月航天器,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批准民間探月計畫。

而在此前,發射登月航天器都是政府支持開展。聯合國有關外太空公約規定,非政府實體在月球和其他天體的活動應由有關締約國批准,並持續加以監督。該決定也開啟了正在進行中的月球商業探索與發現的新時代,有助釋放出月球寶貴資源的無窮潛力。

資料圖:太空中的星球。

而除了月球,那些距離我們更為遙遠的星球已然成為下一個探索的目標。比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冰巨星”預研組正在積極探討,如何在未來10—20年內,開展太陽系外層行星系統(天王星和海王星)探測任務,讓人類的腳步邁向更為遙遠而神秘的所在。

荷蘭“火星一號”公司則宣稱要在火星建立永久的人類定居點——“火星一號”計畫於2027年3月把第一批24人送上火星。為此,第一批補給品和第一台“定居探測器”分別於2016年10月和2020年發射。

資料圖:火星的山丘。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2016年9月也宣佈,將開發一套由超大型火箭及可重複利用的飛船組成的“火星運輸系統”,用於人類移民火星。在其設想中,100萬“火星人”會在火星上建立城市,甚至會有比薩餅店。

由此,人類也將在地球以外的空間真正紮下根來,開枝散葉,在浩瀚宇宙中再覓一處生機。

踏上遠征木星之旅。5年後,“朱諾”成功進入環繞木星軌道,將展開木星探測任務,這也讓人類的宇宙探索之路邁向了新的高度。

暢想篇:前行!驚喜不止於此

而到了48年後的今天,人類的步伐已經不僅限於只是登上月球了。比如歐洲航天局就打算登上月球建造首座人類基地,即一座高50公尺、約16層樓高的“月球廟宇”,成為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冥想默禱場所”,並開發月球上的金屬、礦產和水資源,聽來是不是很酷?

資料圖:太空望遠鏡。

不止是政府或其他官方機構,目前還有越發多元化的組織想要在月球分一杯羹。美國政府2016年8月3日就批准一家叫“月球捷運公司”的美國私人企業發射登月航天器,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批准民間探月計畫。

而在此前,發射登月航天器都是政府支持開展。聯合國有關外太空公約規定,非政府實體在月球和其他天體的活動應由有關締約國批准,並持續加以監督。該決定也開啟了正在進行中的月球商業探索與發現的新時代,有助釋放出月球寶貴資源的無窮潛力。

資料圖:太空中的星球。

而除了月球,那些距離我們更為遙遠的星球已然成為下一個探索的目標。比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冰巨星”預研組正在積極探討,如何在未來10—20年內,開展太陽系外層行星系統(天王星和海王星)探測任務,讓人類的腳步邁向更為遙遠而神秘的所在。

荷蘭“火星一號”公司則宣稱要在火星建立永久的人類定居點——“火星一號”計畫於2027年3月把第一批24人送上火星。為此,第一批補給品和第一台“定居探測器”分別於2016年10月和2020年發射。

資料圖:火星的山丘。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2016年9月也宣佈,將開發一套由超大型火箭及可重複利用的飛船組成的“火星運輸系統”,用於人類移民火星。在其設想中,100萬“火星人”會在火星上建立城市,甚至會有比薩餅店。

由此,人類也將在地球以外的空間真正紮下根來,開枝散葉,在浩瀚宇宙中再覓一處生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