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英山縣“村村響”廣播覆蓋率超95%

黃岡新視窗網消息(通訊員羅春生 黃翠)“各位農戶注意了, 明天將有鄉衛生院醫生來我村免費義診, 需要的村民請于明天上午8點到村部活動中心候診。 ”

3月21號下午4點, 孔坊鄉四顧墩村的9只大喇叭同時響起, 迅速將這一好消息傳遍了全村各個角落。

“原來發佈通知要通過電話一對一告知或捎帶口信, 費時費力, 有時還通知不到位。 現在有了村村響廣播, 只要通過手機發送消息或在村廣播室播送一下, 全體村民馬上就知曉了。 ”該村村支書汪峰祥高興的告訴說。

自2015年以來,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應急廣播體系建設,

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便捷化、智慧化, 英山縣積極爭取, 扎實開展了“村村響”農村智慧廣播網建設。 建設過程中, 該縣以“科學規劃, 堅持標準, 優質建設, 確保覆蓋”為原則, 按照“五有十個一”的要求高標準推進。 “五有”即縣有中心機房, 鄉鎮、村有廣播室, 組有大喇叭, 集中垸有音柱, 文化廣場有音箱。 “十個一”即村廣播室配備有一間專室、一個門牌、一個專管人員、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播放設備、一系列音像資料(U盤, 歌碟)、一張以上桌椅、一個專櫃、一套書籍、一套資料檔案。 截止到目前, 該縣已先後建成了縣級中心播控機房1個, 鄉鎮、村級播音室269個, 為258個有線通達村安裝了音柱、大喇叭3000餘隻, 已建成村的“村村響”廣播覆蓋率達到95%以上。

“村村響”每建設完成一個村, 該縣工程技術人員當場填寫由村幹部確認的驗收表, 發放“村村響”使用指南宣傳冊, 並手把手教會如何使用手機、播音室進行廣播。 由於具有使用簡單、方便、智慧和應急的特點, 英山縣“村村響”建成後, 除每天定時播放新聞、歌曲、對農村節目等廣播節目, 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外, 廣大鎮村幹部還紛紛利用“村村響”廣播播送通知、發佈資訊、召開廣播會、進行生產和防洪搶險調度指揮等。 2016年, 據該縣“村村響”中心機房監測顯示, 先後有200多個村使用“村村響”廣播發佈各類通知4000多次, 召開廣播會128場次, 開展防洪搶險應急調度指揮22余次。 “村村響”廣播已經成為了廣大鎮村幹部的“好幫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