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瓜滯銷?背後的原因說的清嗎?

眼下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節, 作為夏天的標配水果, 行情卻並不樂觀, 多地區出現西瓜滯銷現象。 5月份以來, 就有河南、河北、浙江、重慶等多地的西瓜滯銷被媒體公開報導過, “幾十萬斤西瓜滯銷, 急找買家”, “萬畝西瓜滯銷, 愁壞瓜農”等新聞屢見不鮮。 有農民直接說“收得多, 賠得多”。

其實每年的七月份左右, 是露地西瓜集中上市的時候, 由於供應量的增加, 西瓜價格都會出現季節性下滑。 但是像今年這樣高開低走, 一路跌破成本的卻並不多見。

今年為什麼跌得這麼厲害?

一、種植面積增加

我國的農戶是分散經營, 缺乏有效的引導, 基本都是跟風種植。 一般是看到去年種什麼掙錢, 別人種什麼掙錢, 就跟著一塊種, 很容易出現大批量同種蔬菜水果集中上市的情況。 去年露地西瓜收益普遍還可以, 帶動瓜農的積極性, 導致今年西瓜種植面積有所增加。

二、銷售管道的限制

中國農產品流通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 雖然高速公路為農產品免去了通行費, 但是汽油費、人力成本、手續費林林總總加起來, 運輸成本依舊不低。 因此西瓜大多是本地消化, 只有在當地大力支持下的大規模種植或者是真正的種植大戶,

才會有經銷商開貨車來運輸。 在本地市場已經飽和的情況下, 價格自然上不去而且並不好賣。

三、南方天氣的影響

由於氣候異常, 今年西瓜的成熟時間整體後移10天左右, 成熟季節南方地區陰雨天較多, 需求量減少的同時影響了西瓜的運輸。

西瓜滯銷怎麼辦, 找市場還是找市長?

水果滯銷一向很頭痛, 由於農業的特殊性, 不能甩手不管, 但這也不是靠普通方式就能解決的問題。 網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 縣長幫賣瓜, 書記幫賣魚, 可能幫個別農民解了燃眉之急, 卻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危機公關、風險預警、價格調控, 讓農民不再擔心銷路問題, 遠比一個一個的幫扶有意義的多。

西瓜的保鮮並不容易, 據瞭解, 成熟後的西瓜, 摘下來保存時間也就3-5天, 所以滯銷發生以後, 需要農戶爭分奪秒的尋找市場資源。 大小超市、水果店、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理的利用“互聯網 + 農業”, 可能是解決滯銷的有效方式。

希望有一天, 農產品滯銷, 不再這麼頻繁的發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