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先鋒人物」來貴州發展,對了!聽聽在黔發展的他們怎樣為貴州“代言”

gui

zhou

wu

xian

hao

從“五湖四海廣聚人才, 攜手貴州後發趕超”到“建設人才創業首選地, 推動改革發展新跨越”, 從“廣聚天下英才, 共建創業貴州”到“廣聚天下有志英才,

共推貴州同步小康”, 人博會每一屆的主題在變, 不變的, 是貴州對人才的渴望, 對人才的重視, 對人才的珍惜。 近年來, 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績, 區位優勢和後發優勢明顯, 發展潛力巨大, 為各類人才追夢築夢圓夢提供了廣闊天地。 不管是“百千萬人才引進”的人才還是“黔歸人才”, 這幾年, 早已在貴州取得成功的他們, 紛紛為貴州“代言”。

現年40歲的陳海生研究員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工程熱物理專業, 2015年擔任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畢節)研發中心擔任主任、首席科學家, 從事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研發。

中科院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中心主任陳海生(左四)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森 攝

談及吸引他來畢節工作的原因, 陳海生說, 一是趕上中科院和地方政府共建大規模物理儲能研發中心的契機;二是畢節市政府很重視人才, 開設綠色通道, 給予引進人才固定的編制, 解決安家等問題;三是之前與畢節的一些企業有過合作, 有一定的瞭解基礎願意繼續合作。

對於目前研發中心的主要任務, 陳海生介紹, 現在他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研發出一種大規模儲能技術, 並實現跨越基礎研究與產業化之間的“死亡之穀”, 能量得到高效地儲存和釋放, 以應對能源與用戶之間的不匹配。

來到畢節兩年, 陳海生最大的感受是, “畢節生態環境非常好, 是一個搞科研的好地方, 加上政府的牽頭和重視,越來越多的畢節本土人才依託這個平臺逐漸回到家鄉發展。”

畢節市七星關區煙草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副主任黃化剛,2012年由畢節市政府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來到煙草公司畢節市公司從事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工作,5年來,黃化剛不僅為畢節市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對於他自己來說,更是在畢節這片土地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畢節市煙草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副主任黃化剛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森 攝

作為畢節市煙草公司的第一位博士,黃化剛悉心研究,他利用自己學農的優勢,依託政府烤煙特色產業的發展,為畢節“烏蒙清香甜、杜鵑醇甜香、山地有機煙”品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所研究的將廢棄烤煙碳化做成綠色化肥是整個貴州省煙草企業的首創,同時,他還研究出了用電能、熱能等清潔能源來烤煙。幾年下來,黃化剛獲得了10項科學獎勵,申請了22項專利,完成了10個科研項目的研究。在他的技術帶領下,2016年,畢節市煙農戶均收入達到4.6萬,烤煙種植的畝均收入達3600元,230戶煙農實現了脫貧致富。

現在,黃化剛不僅將家完全搬到了畢節,還在畢節這片綠色的土地上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在這裡,我能將自己的專業學以致用,和我喜歡的農業打交道,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情。”黃化剛說。

貴州大學大資料與資訊工程學院副院長,貴州省電子功能複合材料特色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旭,是貴州省百千萬人才引進工程“千層次人才”。

王旭在大資料實驗室觀看學生的設計作品

此前,王旭在千人計畫專案中申報了大資料遠端醫療專案,他正在做醫療大資料方面的研究,通過搜集教科書、醫院診療病例以及醫生、教授的貢獻等,將患者的患病過程、診療過程每個都分為一個個小節點,再建立一個大的資料庫,病患只需在資料庫中搜索病理特徵,就可以得到診療建議。

“在公共治理方面,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鏈、以及網路資訊安全的運用,都一起服務于政府治理。我們學院參與建設的貴州省公共大資料重點實驗室就在做這幾個方面的研究。”

如今,貴州已吸引12萬名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貴州從事大資料產業,這是貴州對大資料人才的渴望、重視與珍惜。王旭介紹,在此次的人博會中,貴州大學也向海內外大資料相關人才拋出橄欖枝,吸引更多的大資料人才駐地貴州,共謀發展。

“在北京工作9年,又去美國學習5年,漂泊不定,始終覺得不踏實。只有回到貴州,才有家的感覺。”貴州智通天下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遊明琦講述了自己回家鄉創業的初衷和經歷。

貴州智通天下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遊明琦

為什麼選擇貴州?遊明琦有足夠的理由。“做大資料不分地域,只要有想法、有能力、有互聯網,就可以做。而貴州這幾年發展日新月異,回鄉創業,大有可為。”遊明琦確定了目標以後開始等待時機。“沒想到回來正巧趕上了東風。”

2014年2月,遊明琦收到一份黔籍人才“貴州情·家鄉行”活動的邀請函,沒有猶豫,他立刻啟程來到貴陽。4月份參加全省觀摩會,與貴陽高新區管委會對接,6月份就敲定投資協定,8月底完成工商註冊,11月初公司正式運營。

公司籌備過程中,游明琦創業激情迸發,2014年6月,與凱裡市政府深入溝通後,他為公司接下了第一單——“智行公交”。

“回貴州三年,我覺得自己才算是真正‘踩’到地了,有了腳踏實地感覺,真正找到了一個平臺,能夠展示自己。”遊明琦說,回到貴州自己就立刻在貴陽買了房,打定主意要大幹一場,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

來源 | 貴州日報 當代先鋒網

綜合整理 | 肖知潞

編審 | 林茂申 彭奇偉

加上政府的牽頭和重視,越來越多的畢節本土人才依託這個平臺逐漸回到家鄉發展。”

畢節市七星關區煙草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副主任黃化剛,2012年由畢節市政府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來到煙草公司畢節市公司從事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工作,5年來,黃化剛不僅為畢節市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對於他自己來說,更是在畢節這片土地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畢節市煙草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副主任黃化剛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森 攝

作為畢節市煙草公司的第一位博士,黃化剛悉心研究,他利用自己學農的優勢,依託政府烤煙特色產業的發展,為畢節“烏蒙清香甜、杜鵑醇甜香、山地有機煙”品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所研究的將廢棄烤煙碳化做成綠色化肥是整個貴州省煙草企業的首創,同時,他還研究出了用電能、熱能等清潔能源來烤煙。幾年下來,黃化剛獲得了10項科學獎勵,申請了22項專利,完成了10個科研項目的研究。在他的技術帶領下,2016年,畢節市煙農戶均收入達到4.6萬,烤煙種植的畝均收入達3600元,230戶煙農實現了脫貧致富。

現在,黃化剛不僅將家完全搬到了畢節,還在畢節這片綠色的土地上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在這裡,我能將自己的專業學以致用,和我喜歡的農業打交道,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情。”黃化剛說。

貴州大學大資料與資訊工程學院副院長,貴州省電子功能複合材料特色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旭,是貴州省百千萬人才引進工程“千層次人才”。

王旭在大資料實驗室觀看學生的設計作品

此前,王旭在千人計畫專案中申報了大資料遠端醫療專案,他正在做醫療大資料方面的研究,通過搜集教科書、醫院診療病例以及醫生、教授的貢獻等,將患者的患病過程、診療過程每個都分為一個個小節點,再建立一個大的資料庫,病患只需在資料庫中搜索病理特徵,就可以得到診療建議。

“在公共治理方面,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鏈、以及網路資訊安全的運用,都一起服務于政府治理。我們學院參與建設的貴州省公共大資料重點實驗室就在做這幾個方面的研究。”

如今,貴州已吸引12萬名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貴州從事大資料產業,這是貴州對大資料人才的渴望、重視與珍惜。王旭介紹,在此次的人博會中,貴州大學也向海內外大資料相關人才拋出橄欖枝,吸引更多的大資料人才駐地貴州,共謀發展。

“在北京工作9年,又去美國學習5年,漂泊不定,始終覺得不踏實。只有回到貴州,才有家的感覺。”貴州智通天下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遊明琦講述了自己回家鄉創業的初衷和經歷。

貴州智通天下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遊明琦

為什麼選擇貴州?遊明琦有足夠的理由。“做大資料不分地域,只要有想法、有能力、有互聯網,就可以做。而貴州這幾年發展日新月異,回鄉創業,大有可為。”遊明琦確定了目標以後開始等待時機。“沒想到回來正巧趕上了東風。”

2014年2月,遊明琦收到一份黔籍人才“貴州情·家鄉行”活動的邀請函,沒有猶豫,他立刻啟程來到貴陽。4月份參加全省觀摩會,與貴陽高新區管委會對接,6月份就敲定投資協定,8月底完成工商註冊,11月初公司正式運營。

公司籌備過程中,游明琦創業激情迸發,2014年6月,與凱裡市政府深入溝通後,他為公司接下了第一單——“智行公交”。

“回貴州三年,我覺得自己才算是真正‘踩’到地了,有了腳踏實地感覺,真正找到了一個平臺,能夠展示自己。”遊明琦說,回到貴州自己就立刻在貴陽買了房,打定主意要大幹一場,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

來源 | 貴州日報 當代先鋒網

綜合整理 | 肖知潞

編審 | 林茂申 彭奇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