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腫瘤院士深度分析:為何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來是這個原因!

本文專家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燕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郝希山

為何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第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病人的“諱疾”心理。

有病不願意去信去看。

第二個重要因素是, 癌症的早期症狀與很多普通疾病相似, 容易被忽視。

第三個重要因素是, 忽視平時對腫瘤的預防。 這點最重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孫燕曾經提到:

我是個有腫瘤家族史的人, 也早就跨入了老年人的行列, 如今已經是“80後”了, 按說是腫瘤高發人群。

不過至今腫瘤還沒有入侵成功, 而且, 我可以自信地說, 哪怕出現了問題, 那也肯定是早期, 通過積極治療, 也是能夠控制的。 敢這麼自信, 就是因為對於防癌知識, 我不僅僅是知道, 而且能夠身體力行。

目前的科普資訊並不難獲得, 隨便問個非醫務工作者, 對於一些防癌知識也能知道很多。

但近年來我國的癌症發病率還在不斷上升, 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對於防癌知識只是口頭說說, 沒有真的做起來, 執行力度可是差了一大截。

戰勝腫瘤君,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別找上門來, 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 也就是要重在預防!

遠離腫瘤,

做好這10點

1能不氣就不氣

生氣、鬱悶就會導致情志失調, 在中醫看來, 情志失調很容易引起肝膽失和、肝鬱等問題, 如果肝膽失和, 疏泄不利, 那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積攢的多了, 甚至有可能引來癌症。

中醫博士羅大論提到, 有幾位外地的朋友, 托我去找醫院的某老中醫看乳腺癌, 這位老中醫的號都掛到幾個月以後了, 真沒想到患乳腺癌的人現在如此之多。 其實, 這個病和肝氣不舒有著直接的關係, 這個病的增加, 和我們壓力大有很大的關係, 家庭的、工作的壓力都會導致女性的情緒不穩, 最後積攢在一起, 就會致病。

2不用營養品防癌

“我堅決反對用營養品防癌。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表示, “不光在中國, 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營養品宣稱有這樣那樣的防癌作用, 但這些都可能只是在細胞培養時或動物身上有一定作用。 據我所知, 至今還沒有一個營養品、保健品真正地通過循證醫學的對照研究證明, 在人身上確實能夠防癌。 ”

只有合理膳食才能有效地預防癌症發生,

此外就是多吃蔬菜和水果, 但不包括泡菜、醃菜。

3堅持回家吃飯

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事的陋習導致了很多人長期飲食無規律, 越是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人士, 越是難得回家好好地吃一頓飯。

飲食不規律, 飯局上的煙、酒以及不知不覺過度飲食, 使我們的腸胃始終處在受損狀態,再加上體重超標,長期下去就可能誘發癌變。遠離癌症,從回家吃晚飯做起。

4不吃油炸食品

防癌一定要避免吃過多的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油炸作為一種極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受到了多位元腫瘤專家的抨擊。因為長期吃油炸食品會誘發腸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腫瘤。

說起油炸食品,孫燕回想起了他年輕時在美國工作時一位教授的做法。這位美國的教授極其反對吃油炸食品,自己是一口都不吃,看見別人吃也會馬上去阻止。這也讓他養成了不吃油炸食品的習慣。

5遠離剩飯剩菜

中國的部分老人有個習慣,常常是家裡的剩菜剩飯全給包了,過去條件不好時是這樣,現在生活好了,一些家庭還是這樣。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不良習慣可能誘發胃癌。隔夜菜和黴變腐爛的食物裡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長期食用,亞硝酸鹽就會在身體裡日積月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誘發消化道癌症。

6能瘦就別胖

越瘦的人得上癌症的機會越小,這是全球21位科學家基於對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歷經5年研究後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議中的第一條內容。

在孫燕院士看來,餓著要比撐著強、瘦的要比胖的好。因為肥胖可能為多種癌症埋下隱患,特別是平時攝入較多動物脂肪、紅肉以及喜歡吃煎炸食物的人更要適當控制自己的胃口來減少患癌風險,比如腸癌、胰腺癌、腎癌、乳腺癌等都與肥胖有關。

7每年兩次體檢

早期發現腫瘤最主要的一個途徑就是一年體檢一次,但與大家不同的是,孫院士卻額外給自己增加了一次體檢——每年全身查體兩次。

“我這樣做,原因是有的腫瘤隱蔽性比較高,偶然一次體檢未必能發現。比如,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過胸片、X線、痰液能被發現的,增加體檢次數可提高早期發現腫瘤的機會。”

8堅決不吸煙

吸煙與肺癌有關,同樣也是鼻咽癌發病的主要因素,目前的研究顯示,長期吸煙的人更容易患鼻咽癌,因為煙焦油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和促癌物質,當煙霧被吸入時,這些致癌物就可能附著在鼻咽部,經長期慢性刺激會誘發癌變。

9遠離不良習慣

不少腫瘤,可以說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比如過多食用高脂飲食、喜歡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誘發出越來越多的腸癌患者;吸煙人增多則會導致很多無辜的“二手煙”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亂、感染HPV(人乳頭狀病毒)則使得宮頸癌發病上升——然而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另外,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宮頸糜爛等疾病,就是我們常說的“癌前病變”,如不及時處理,在這些病變的基礎上非常容易發展為癌症。因此,如果已查出上述癌前病變,一定要早治療。

10學會沒心沒肺

在豐富的診治經驗後,孫燕院士發現,癌症患者都有著相同的一個誘因——壓力大、長期抑鬱、過分憂慮、勾心鬥角。一個研究發現,長期不良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每個人背負的壓力都不小,建議大家不折騰、不鑽牛角尖,凡事都想開點,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因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確實能給你一個好的身體。

腫瘤十大早期徵兆

世衛組織曾提出惡性腫瘤的“十大”早期徵兆:

1、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膚、唇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觸及的硬結或不消的腫塊;

2、疣或黑痣有顏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癢脫髮、潰爛或出血等改變;

3、持續性消化不良;

4、吞咽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後不適,灼痛或食道有異物感;

5、耳鳴、重聽、鼻塞、頭痛、咽部分泌物帶血,頸部腫塊;

6、持續性聲啞,乾咳或痰中帶血;

7、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無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8、月經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後不規則陰道出血;

9、久治不愈潰瘍;

10、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低熱。總的來說,在不明原因的不適持續較長時間後,就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特別提醒,出現以上症狀不一定是惡性腫瘤,但應及早就醫。

大家都愛看...

40歲看著像50歲,還不是因為多了這道紋!

老公吸煙老婆得癌,真相不只是二手煙那麼簡單...

哪個瞬間發現爸爸變老了?看到第八條我淚流滿面...

本文轉載自健康時報,已獲取轉載授權!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健康時報

使我們的腸胃始終處在受損狀態,再加上體重超標,長期下去就可能誘發癌變。遠離癌症,從回家吃晚飯做起。

4不吃油炸食品

防癌一定要避免吃過多的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油炸作為一種極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受到了多位元腫瘤專家的抨擊。因為長期吃油炸食品會誘發腸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腫瘤。

說起油炸食品,孫燕回想起了他年輕時在美國工作時一位教授的做法。這位美國的教授極其反對吃油炸食品,自己是一口都不吃,看見別人吃也會馬上去阻止。這也讓他養成了不吃油炸食品的習慣。

5遠離剩飯剩菜

中國的部分老人有個習慣,常常是家裡的剩菜剩飯全給包了,過去條件不好時是這樣,現在生活好了,一些家庭還是這樣。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不良習慣可能誘發胃癌。隔夜菜和黴變腐爛的食物裡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長期食用,亞硝酸鹽就會在身體裡日積月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誘發消化道癌症。

6能瘦就別胖

越瘦的人得上癌症的機會越小,這是全球21位科學家基於對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歷經5年研究後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議中的第一條內容。

在孫燕院士看來,餓著要比撐著強、瘦的要比胖的好。因為肥胖可能為多種癌症埋下隱患,特別是平時攝入較多動物脂肪、紅肉以及喜歡吃煎炸食物的人更要適當控制自己的胃口來減少患癌風險,比如腸癌、胰腺癌、腎癌、乳腺癌等都與肥胖有關。

7每年兩次體檢

早期發現腫瘤最主要的一個途徑就是一年體檢一次,但與大家不同的是,孫院士卻額外給自己增加了一次體檢——每年全身查體兩次。

“我這樣做,原因是有的腫瘤隱蔽性比較高,偶然一次體檢未必能發現。比如,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過胸片、X線、痰液能被發現的,增加體檢次數可提高早期發現腫瘤的機會。”

8堅決不吸煙

吸煙與肺癌有關,同樣也是鼻咽癌發病的主要因素,目前的研究顯示,長期吸煙的人更容易患鼻咽癌,因為煙焦油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和促癌物質,當煙霧被吸入時,這些致癌物就可能附著在鼻咽部,經長期慢性刺激會誘發癌變。

9遠離不良習慣

不少腫瘤,可以說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比如過多食用高脂飲食、喜歡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誘發出越來越多的腸癌患者;吸煙人增多則會導致很多無辜的“二手煙”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亂、感染HPV(人乳頭狀病毒)則使得宮頸癌發病上升——然而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另外,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宮頸糜爛等疾病,就是我們常說的“癌前病變”,如不及時處理,在這些病變的基礎上非常容易發展為癌症。因此,如果已查出上述癌前病變,一定要早治療。

10學會沒心沒肺

在豐富的診治經驗後,孫燕院士發現,癌症患者都有著相同的一個誘因——壓力大、長期抑鬱、過分憂慮、勾心鬥角。一個研究發現,長期不良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每個人背負的壓力都不小,建議大家不折騰、不鑽牛角尖,凡事都想開點,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因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確實能給你一個好的身體。

腫瘤十大早期徵兆

世衛組織曾提出惡性腫瘤的“十大”早期徵兆:

1、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膚、唇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觸及的硬結或不消的腫塊;

2、疣或黑痣有顏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癢脫髮、潰爛或出血等改變;

3、持續性消化不良;

4、吞咽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後不適,灼痛或食道有異物感;

5、耳鳴、重聽、鼻塞、頭痛、咽部分泌物帶血,頸部腫塊;

6、持續性聲啞,乾咳或痰中帶血;

7、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無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8、月經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後不規則陰道出血;

9、久治不愈潰瘍;

10、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低熱。總的來說,在不明原因的不適持續較長時間後,就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特別提醒,出現以上症狀不一定是惡性腫瘤,但應及早就醫。

大家都愛看...

40歲看著像50歲,還不是因為多了這道紋!

老公吸煙老婆得癌,真相不只是二手煙那麼簡單...

哪個瞬間發現爸爸變老了?看到第八條我淚流滿面...

本文轉載自健康時報,已獲取轉載授權!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健康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