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權威解讀:農業供給側 四川的“五字訣”

上周召開的全省農業農村改革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 吹響了將農業農村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新一輪衝鋒號。 此次會議釋放出哪些重要信號?這些信號的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新方向、新要求?從今天起, 《四川觀察》推出四集權威解讀, 今天我們先來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四川未來如何做?

解讀人:省委農工委政策法規研究處處長王曉勇

此次會議明確, 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在“優、綠、特、強、新”五個字上下功夫。 省委農工委政策法規研究處處長王曉勇解讀, “五字訣”代表的就是我省未來的著力方向, 其本身也有著廣泛的調研依據。

【解讀】省委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部署,

省委書記王東明先後深入到五大經濟區開展調研, 在分析當前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的基礎上, 明確提出了就是要在五個方面狠下功夫, 不斷提高農業供給品質和效益, 賦予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更加豐富的內涵。

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我省之前就明確了, 有三個短板需要解決, 分別是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 而 “五字訣”中的前四個字, 正對應了補短板中的具體取向。

【解讀】 “優”和“綠”側重建基地, 重點是建設優質糧油、商品豬、特色農產品基地, 提供更多綠色、有機、無公害的農產品;“特”側重於創品牌,

重點是依託“川字型大小”特色農產品, 支援老品牌做大做強, 積極培育新品牌;“強”側重於搞加工, 重點是大力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

“五字訣”中的最後一個字“新”, 指的是新產業新業態。 我省在全國率先部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工作, 自去年以來有53個區縣開展了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解讀】從試點情況看,示範縣農民收入增幅遠遠高於全省平均水準,這是下一步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點,也是拓寬農民增收管道的新的增長點,將在全省全面推開,重點是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森林康養、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等新業態。

《四川觀察》編輯 鄭小白

自去年以來有53個區縣開展了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解讀】從試點情況看,示範縣農民收入增幅遠遠高於全省平均水準,這是下一步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點,也是拓寬農民增收管道的新的增長點,將在全省全面推開,重點是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森林康養、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等新業態。

《四川觀察》編輯 鄭小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