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當好“保姆”“保安” 推動振興發展

對於一座城市的長遠發展而言, 優化營商環境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17日上午,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人豪在會見參加PPP投資項目推介會和集中簽約活動的企業代表時強調, 湛江將以扎實的舉措、務實的作風、高效優質的服務, 為企業到湛江投資創業、建設發展當好“保姆”和“保安”。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是國家或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更是後發地區促進振興發展的“利器”。 世界銀行發佈的一項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增長0.3%, GDP增長率增加0.36%。

為到湛投資企業當好“保姆”和“保安”, 這是湛江為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發出的時代強音。 今年以來, 湛江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深化“放管服”, 打造陽光法治政府, 樹立更好的發展形象, 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贏得點贊如潮。 一方面, 突出問題導向, 倒逼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以“放管服”改革的縱深推進破除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著力優化發展環境,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另一方面, 突出工作重點, 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重點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模式改革, 以政務公開倒逼行政效能提升。 此外, 突出作風轉變, 確保“放管服”改革落到實處。 加強紀律約束,

強化督查督辦, 強化統籌兼顧, 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優化發展環境。

正是由於城市主政者有為企業當好“保姆”和“保安”的決心, 使得湛江的營商環境產生了強大的投資“窪地效應”。 尤其是今年以來, 外來投資商、年輕創業者風起雲湧, 攪熱了湛江這片投資熱土。 “90後”韶關姑娘余遠鳳和北漂回鄉的雷州小夥子吳從軍就是其中的典型。 他們積極投身湛江創業大軍之中, 2015年成立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 從選擇創業到公司落地成立用時不到一個月。 他們一邊籌集資金運營公司、一邊開拓市場, 帶領十多名青年在半年內實現回本並開始盈利, 也僅僅是兩年多時間, 目前該公司業務已走在同行的前列。

對於政府部門而言,

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 著重抓落實, 要把企業和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重要檢驗標準。 對照改革後企業申請開辦時間壓縮了多少、項目審批提速了多少、群眾辦事方便了多少、登記的企業增加了多少, 繼續在“簡”、“放”兩個字上下足功夫。 要進一步優化服務, 提高行政效率。 要加快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 制定行政許可和社會服務事項統一申辦受理標準, 辦事指引要上牆、上網;要加快推廣“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 “一門式”要實現前臺一門綜合受理、後臺多門分類審批、統一視窗出件, 並且做到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一次性告知具體辦結日期, 讓群眾少“跑腿”。

特別是要拿出當好“保姆”和“保安”的決心,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促進振興發展的“供血庫”,

以“等不起”的緊迫感, “慢不得”的危機感, “坐不住”的責任感, 主動出擊, 推動招商引資工作。 近年來, 中央和省、市對民營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視, 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 各級各部門更要積極主動宣傳好湛江發展的良好態勢和難得機遇, 宣傳好湛江良好的營商環境, 吸引帶動更多央企、大集團、大企業落戶湛江、投資湛江。

不僅如此, 營商環境還是社會文明程度的綜合反映。 好的營商環境對內能產生凝聚力、向心力和驅動力, 對外能增強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 營商環境建設直接關係到每個市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 我們每個人都應承擔起營商環境建設的責任和義務,

承擔起宣傳和推介湛江的歷史使命。 7月10日至11日, 是中央電視臺攝製組來湛拍攝“魅力中國城”競演活動節目的第三天和第四天。 記者隨行採訪看到, 無論在什麼樣的天氣情況下, 央視攝製組都不辭辛苦地認真工作, 轉戰多地, 用鏡頭細心記錄湛江新貌和歷史人文風情, 而廣大湛江市民也熱情高漲, 頂著高溫、冒著冷雨積極參與, 發動親友踴躍投票, 大力支持家鄉參與“魅力中國城”競演活動。 廣大市民積極支持湛江參與央視“魅力中國城”競演, 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湛江的優良營商環境。

當然, 營商環境的改善,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我們共同做出“立體化”的努力。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地區之間的競爭將會是發展環境、人文環境和地區文化的競爭。 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既涉及立足資源稟賦確立產業定位,又涉及政府的自我創新和自我管理,還涉及公眾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道德體系的塑造,是一項涉及政府、企業和社會各個方面的系統工程。在推進這個系統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尊重經濟和市場規律,認真研究本地區在國際、國內產業分工中的定位,認真研究如何把本地區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優勢,認真研究產業轉移的客觀規律,實現創新驅動和承接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打造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正如陽光催生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界,優良的營商環境也讓一個城市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湛江迎來了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時期,獨特的優勢、難得的機遇、嶄新的事業,為廣大企業家在湛江大顯身手提供了無限的商機。投資興業正當其時,振興發展看今朝!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推動湛江加快振興發展、建設北部灣中心城市而奮鬥。

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既涉及立足資源稟賦確立產業定位,又涉及政府的自我創新和自我管理,還涉及公眾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道德體系的塑造,是一項涉及政府、企業和社會各個方面的系統工程。在推進這個系統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尊重經濟和市場規律,認真研究本地區在國際、國內產業分工中的定位,認真研究如何把本地區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優勢,認真研究產業轉移的客觀規律,實現創新驅動和承接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打造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正如陽光催生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界,優良的營商環境也讓一個城市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湛江迎來了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時期,獨特的優勢、難得的機遇、嶄新的事業,為廣大企業家在湛江大顯身手提供了無限的商機。投資興業正當其時,振興發展看今朝!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推動湛江加快振興發展、建設北部灣中心城市而奮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