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慶對沈鈞儒舊居等65棟歷史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

央廣網重慶7月20日消息今天上午, 重慶市渝中區“馬鞍山傳統風貌區”整治工程正式啟動, 將對包括沈鈞儒舊居在內的65棟老歷史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 建成後將再現老重慶街巷的歷史特色, 風貌區預計將于明年上半年基本完工。

馬鞍山傳統風貌區作為重慶市28個傳統風貌區和渝中區10個傳統風貌區的重點專案之一, 總建築面積約為1.7萬平方米, 預計工期6個月。 根據資料顯示, 馬鞍山片區曾經是沈鈞儒、史良、李公樸、茅盾、沙千里等著名民主人士居住活動過的地方, 他們在這裡長期從事抗日救國、和平民主建國運動長達8年之久。

這裡是救國會成員和進步民主人士聚會活動的中心, 也是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國中央南方局同各民主黨派、進步民主人士聚會、座談、共商國是的重要場所, 對統戰革命歷史有重要研究價值。

重慶康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濤介紹說, 該項目將以“保護文物, 延續文脈, 傳承文化”的設計理念, 以“原貌呈現”為原則, 市民包括外來的遊客能夠直接的感受到整個風貌區的特色。

袁濤表示, “馬鞍山傳統風貌區”承載了抗戰時眾多民主人士的回憶, 這裡曾是他們居住活動的地方, 共有65處建築, 主要還是有兩種風格, 一種就是抗戰時期的風格, 另外一個就是建國初期哈西南大區的風格。 此次修繕,

將還原“青磚黛瓦, 綠樹紅牆”的歷史文化風貌, 原汁原味保留街巷空間和建築特色。

據瞭解, 風貌區整治、修復完成以後, 將與現有的人民大禮堂、三峽博物館片區形成互動融合, 成為獨具特色的展示重慶歷史文化形象的重要窗戶, 將更好地展示重慶的歷史文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