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永遠的經典——老毛子經典武器大全3

名稱 PPSH-41, 他們在被德軍包圍以後, 往往也死戰不退。 甚至蘇聯坦克履帶被擊毀以後, 坦克手就把坦克作為炮臺使用, 阻擋住一個排連的德國步兵。 實戰中, 由於坦克部隊多被編組起來作為拳頭部隊使用, 德軍步兵師多裝備數量很少的自行火炮和反坦克炮。 更多的時候, 德國步兵在沒有任何重武器的情況下遭遇強大的蘇聯坦克部隊, 傷亡累累。 德國軍方強烈需要能夠由步兵攜帶的輕型反坦克武器。

在軍方的迫切要求下, 德國的蘭格韋勒博士在1942年生產出了RPG的祖先, 鐵拳100式30毫米火箭筒, 1943年投入德軍使用, 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實戰火箭筒。 鐵拳的原理非常簡單, 它本質上就是一門超輕型無坐力炮。 它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鋼制火藥管提供反坦克榴彈的出膛動力;插在火藥管前的是反坦克榴彈槍。 發射的時候, 步兵扣下火藥管外的發火針, 啟動衝擊帽點燃管內的推進火藥, 使反坦克榴彈離開發射筒, 彈簧尾翼隨之展開, 使其穩定飛向目標爆炸。 凹型的爆破部內含高爆炸藥, 其能貫穿150mm的裝甲。 由於火藥管是中空的, 因此推進火藥的氣流可以從火藥管後部沖出, 使它完全沒有後坐力。
鐵拳的發射姿勢比較特別。 一般而言, 比較有經驗的發射者將其夾在右腋下, 左手固定方向, 彈頭向上, 射出後利用抛物線攻擊坦克頂部。 由於坦克頂部裝甲最為薄弱, 一旦被擊中, 就算是防禦力超強的重型坦克也會立即報廢。 這種類似於迫擊炮的彈道方式非常有效, 鐵拳的揚名更多的還是因為其獨特的攻擊方法。 另外, 鐵拳當然也可以放在右肩上水準發射。 早期型號的鐵拳的優點在於重量輕, 使用方便, 威力大(近距離可以擊毀當時世界上大部分坦克), 而且造價非常低廉, 方便大量製造。 它的缺點主要是射程較近, 一般不超過100米, 只能在相對較近的距離使用。 不過相比靠步兵上去扔集束手榴彈, 還是要安全的多。
鐵拳的操作非常簡單, 普通士兵只要看看說明書, 練習幾次以後就可以熟練使用。 他的長度很小, 非常適合步兵隱蔽攜帶和偷襲作戰。 盟軍坦克手回憶:我們很難發現使用鐵拳的德軍士兵, 他們可以在小樹叢, 樓房, 散兵坑, 甚至下水道等任何地方發射。 我們一般只有在被擊中以後, 才能知道他們的存在, 那時候已經太晚了。 鐵拳在德軍中使用以後, 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大大提高了德國步兵反坦克能力。 一時間東線和西線無數盟軍和蘇軍的坦克被這種簡單廉價的武器擊毀。 原本蘇軍坦克可以不帶步兵長驅直入的衝鋒和突擊, 因為德軍步兵的反坦克手雷很難對他們造成威脅。 但是現在蘇軍坦克對付城鎮中哪怕只有一個排的德國步兵,
也不敢擅自進入。 因為德軍士兵在近距離有可以摧毀他們的鐵拳。 後期蘇聯坦克只得開始大量搭載步兵作戰(蘇聯沒有裝甲運兵車), 但是蘇聯步兵在坦克上非常容易遭到對方火力的殺傷,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在西線的1945年, 英軍一個坦克連曾經被一個裝備鐵拳和st44突擊步槍的德軍三人小分隊阻擋了4個多小時。 幾輛英軍坦克面對複雜地形不敢貿然前進, 必須等待英軍步兵趕上來才可以。 因為只要有哪怕一枚鐵拳可以使用, 就可以擊毀他們。 在法國和荷蘭比利時複雜的地形中, 德軍士兵依靠隱藏和突襲, 用坦克擊毀了盟軍數百輛防禦能力平平的謝爾曼坦克。 盟軍的指揮官抱怨, 一個幾美元的鐵拳就可以擊毀我們幾萬美元的坦克,我們的損失太大了。初期的鐵拳30型號火箭筒的威力不大,實際射程也只有50米左右(較遠距離打不准)。由於初期榴彈設計比較原始,在擊中蘇聯T-34之內的傾斜裝甲,往往會被彈開。在1944和1945年初,德軍又對鐵拳進行改造,先後發明出更為成熟的鐵拳60式火箭筒,還有最終完結版本的鐵拳150式44毫米口徑火箭筒。150式有效射程達到了150米,破甲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到150至200毫米垂直厚度(當時T34正面裝甲不過45毫米,虎式也不過102毫米),造價能為低廉,使用也非常簡單,成為非常有效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可以說,除了破甲能力強以外,造價低廉和容易製造是鐵拳最大的特徵。單單以容易製造來說,1943年8月鐵拳30式剛剛投產的第一個月就生產10萬枚,而鐵拳在二戰中主要使用的60型號僅僅在1944年12月,一個月時間就生產了130萬枚,足以讓人歎為觀止,鐵拳的三種型號在二戰結束前共生產了超過670萬枚,比盟軍坦克總數高出幾百倍,真是廉價有效的好武器。鐵拳的廣泛裝備和簡單操作,大大改變當時德國步兵面對對方裝甲武器的態度。德國步兵在工事,複雜地形和城鎮裡面開始對敵人的坦克具有相當強大的殺傷力。盟軍的裝甲部隊攻打這些地方往往損失極為慘重。以最後的柏林戰役為例,蘇聯紅軍在柏林城防戰雖然佔有絕對的優勢,仍然損失了2156輛坦克和30萬士兵。由於德軍防守的坦克很少(僅有1000多輛)和蘇聯火炮射擊特別強大等原因,柏林戰役中德軍大部分戰鬥都是由步兵完成。其中相當一部分蘇聯坦克都是被狂熱的德國步兵和希特勒青年團在城市的廢墟中擊毀的,他們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簡單有效的鐵拳。RPG的早期型號鐵拳的巨大成功震動了世界其他國家,作為對手的蘇聯人也深受刺激。他們的陸軍也同樣面對著精良強大且高素質的德軍裝甲主力部隊,蘇聯傳統的單兵反坦克武器主要是反坦克槍。早期蘇式捷格加廖夫設計的PTRD和西蒙諾夫設計的PTRS反坦克槍,可以有效對付德軍裝甲比較薄弱的1,2型坦克,也可以勉強對付德軍3型坦克。但是隨著德國坦克製造技術的發展,德軍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大幅度提升,作戰主力也以4型和豹式坦克為主力。蘇聯反坦克槍對德軍4型和虎豹式坦克基本夠不成任何威脅。深感頭疼的蘇聯人在見識到鐵拳的威力以後,在1945年開始仿製德國的鐵拳100式44毫米火箭筒,並且發明了自己的型號РПГ-1型(RPG-1)火箭筒。РПГ-1是大名鼎鼎的RPG-7的早期型號,從本質上說,РПГ-1和鐵拳100式的主要性能沒有什麼不同,是幾乎一樣的仿製品。它的作戰距離大約100米之內,垂直破甲能力不超過200毫米。二戰很快結束,冷戰隨即開始。各國軍事科技的進步飛快,超過了任何一個時代。其中美軍二戰後仍然參加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其主戰坦克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升級。此時的RPG-1型火箭筒對面升級後的蘇聯坦克已經明顯過時,不能滿足實戰需要。蘇聯在50年代初期在RPG-1的基礎上研究出來РПГ-2型(RPG-2)。2型和1型有很大的不同,蘇聯工程師作出大幅度的先進技術改進,很大程度上提到了其戰鬥力。他的破甲能力更強,打的更准,使用也更為方便。РПГ-2射程大約100米,發射超口徑空心裝藥破甲彈,在近距離可以有效的摧毀當時西方世界主要的裝甲目標。РПГ-2從50年代初期開始大量蘇軍裝備部隊,直到60年代都是蘇聯班用制式反坦克武器。蘇聯РПГ-2生產數量非常大,曾經大量出口到華約國家和中國。在朝鮮戰爭中吃了美軍坦克大虧的中國,也從1956年開始仿製RPG-2型火箭筒,命名為1956式40火箭筒,並且大量裝備部隊。中國的編制和蘇聯基本相同,每個步兵連都有火箭筒班。這個型號的火箭筒在中國參加了援越抗美和中印戰爭。在中印戰爭中,解放軍士兵對56式40火箭筒反映相當不錯。40火箭筒體積小,重量輕,非常適合中印邊境的山地作戰。而當時中國裝備的57mm和75mm無後坐力炮,雖然射程遠,精度高,但是炮和彈藥重量都很大。在中印邊界的高原高山缺氧地帶,造成士兵負重過大。在這些缺氧地帶,人的體能僅相當於平地的一半左右,行軍速度和負重能力要低一半。所以當時印軍普通步兵只被要求帶一把步槍和130發子彈。但是實戰中身體較中國士兵還要強壯的印軍士兵仍然不堪負重,只背一條50發的空投子彈袋。而中國無坐力炮排每個士兵負重都高達到35公斤,造成這些士兵極為疲勞。這是這樣,每個排也不過能攜帶20發炮彈。56式40火箭筒在無風情況下射擊非常準確,有經驗的射手100米內可以大中胸靶大小的目標,曾經有9發火箭彈消滅印軍10個地堡的戰例。40火箭筒發射超口徑彈,地堡被擊中後,往往被炸得碎石、殘肢、機槍零件滿天飛。由於火箭筒比無後坐力炮機動性好,野戰中能跟上步兵猛打猛衝,及時進行火力支援。如某連火箭筒班班長黃緒林,衝擊時在50米距離上擊毀攔阻我步兵的機槍一挺,後又擊毀正準備逃跑的106.7mm迫擊炮一門,牽引車一輛。但是56式40火箭筒的後噴火的缺點,在中印戰鬥中暴露的特別明顯。它在複雜地形上使用影響受限制。由於40火箭筒後噴火焰較長,一般要求射手四周一米距離內不得有任何障礙物。同時射手身體于火箭筒的夾角也不能小於40度。不然高溫火焰有可能被障礙物或者地面反射回來,燒傷射手本人。但是,實戰中這種需要有時候無法滿足。解放軍戰士為了消滅敵人,射手有時寧可自己腿部被燒傷,也堅持向敵人開火。同時,除了中印戰爭以外,RPG-2在之後越南戰爭,中蘇珍寶島等少量實戰中體現出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主要是四點:一是射擊距離太近,一般在150米之內使用。這麼近的距離敵人很容易發現火箭筒手和高亮的發射尾焰,對射手的威脅較大。二是彈體威力較小,採用3號小粒黑藥,加上採用機械式引信,彈頭的靈敏度很低,即使擊中了也往往對敵人坦克造成不了致命的威脅。中國仿製的RPG-2的56式40火箭筒,在珍寶島戰役中,擊中蘇聯T-62坦克以後只能打出一個小坑,根本無法傷筋動骨。而且對付傾斜裝甲時,很容易發生跳彈(不能對付超過法線角55度以上的裝甲)。三是瞄準設備太簡單,是採用簡易折疊式機械瞄準具,由準星和表尺組成。表尺上只有3個觀測用方形框槽,可瞄測50米、100米和150米處的目標。這樣粗糙的瞄準設備造成射擊精度差。即使很近的距離,也不容易打中敵運動目標。四是尾焰大,容易燒傷射手,也容易暴露目標。蘇聯方面決定對РПГ-2進行改造,同時要解決其射程近,後噴火焰大等老問題。創造奇跡的RPG-71958年蘇聯成立了國家專業設計局,專門研究反坦克火箭筒。50年代末,蘇聯國家專業設計局在РПГ-2的基礎上,經過複雜和嚴格的測試,終於研究成功一款劃時代的武器,РПГ-7型(RPG-7)火箭筒,這也是我們現在一般說的RPG火箭筒。PRG-7型和2型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7型進行的相當的改造。和RPG-2相比,RPG-7從新射擊了發射筒身結構(採用合金鋼材料製成,火箭筒總重更輕,易於步兵攜帶),增加了測距光學瞄準鏡(可以有效測定目標距離,可以修正目標速度和風對彈道影響)和火箭增程發動機(可以增加榴彈的射程),又改進了單體的戰鬥部。同時,還可以使用微光瞄準鏡和紅外夜視瞄準具,以便在星光下或其他微光條件下使用,增強了其夜戰能力。RPG-7彈藥主要是普通破甲彈、串聯戰鬥部破甲彈和殺傷榴彈。RPG-7火箭彈的引信一般是觸發引信,但大部分都裝有定時裝置。火箭彈脫離目標後自爆,這個時間被控制在4.5秒鐘,同時也把RPG-7火箭彈的最大飛行距離限制在1000米,防止造成誤傷。RPG-7破甲彈的破甲能力非常不錯,它對軋製均質裝甲穿透厚度達到350毫米到400米,直射距離超過400米。同時還增加了殺傷榴彈(殺傷半徑有15米,可以有效殺傷敵人士兵),可以攻擊步兵等有生目標。性能大大優於RPG-2的該武器投入蘇聯部隊使用以後,RPG-7深受士兵們的歡迎。RPG-7火箭筒從1961年開始大量生產,到1966年淘汰了蘇軍裝備全部的RPG-2型號,成為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RPG-7型火箭筒的重量更輕,威力更大,射程更遠,後噴火焰小(避免射手被燒傷,也不容易被敵人發現),左右肩膀都可以射擊。美軍評價,RPG-7型號比2型戰鬥力強了3倍左右,對美軍的裝甲武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當時美軍最先進的M60主戰坦克在近距離也不足以抵抗RPG-7的攻擊(M60火炮防盾裝甲厚度為170毫米,炮塔和車體正面裝甲厚度均為110毫米),至於美軍大量裝備的M1步兵戰車(裝甲厚度152毫米)和M113裝甲運兵車(裝甲厚度厚度僅僅38毫米)更是沒法擋住其一擊。RPG-7在蘇聯曾經大量生產,輸出到包括華約國在內的世界很多國家。另外一些國家,比如保加利亞,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都被特許生產RPG-7型。由於價格低廉,各國生產RPG-7的數量都非常驚人。美國統計,到了2007年的今天共110個國家擁有500萬個RPG火箭筒(官方記錄資料就是500萬,還有大量沒有記錄的黑RPG),至於火箭彈藥數量更是不計其數。數量極多的RPG-7在世界上銷售,從60年代開始,幾乎每一次軍事作戰都有RPG的身影。實戰中,RPG-7表現也相當不錯。在越南戰爭中,由於越南叢林戰的特點,雙方只有很少輛的輕型坦克或者兩栖坦克參戰,火箭筒主要用來攻擊碉堡和其他固定工事。當時美軍大量利用直升機進行機動作戰,越軍士兵使用的AK47衝鋒槍很難對機動靈活的直升機構成大的威脅。越軍開始利用RPG-7型火箭筒設伏,攻擊即將著陸或者準備起飛的美軍直升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一時間很多美國直升機被北越擊落,美軍被迫調整了直升機戰術。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由於阿以雙方都大量使用坦克和其他裝甲武器,RPG-7有了用武之地。在坦克戰中,由於以軍保持坦克品質上的絕對優勢,阿拉伯軍隊的坦克往往不是以軍的對手。在雙方最大一次坦克作戰中,埃及軍隊參戰的1000輛坦克有200多輛被擊毀,而以軍參戰的800多輛坦克只損失了50多輛。但是,以軍對於阿拉伯步兵組成的反坦克小組非常頭疼,因為他們目標小,數量多,善於隱藏,威脅極大。在戰爭初期,以軍精銳190坦克旅的120輛坦克,被埃及第2步兵師伏擊,大部分坦克被埃及步兵憑藉優勢地形,用反坦克導彈和RPG-7型火箭筒摧毀。以軍在戰爭前三天,在西奈半島損失了300輛坦克,其中百分之九十都被反坦克導彈和GPR-7火箭筒摧毀。曾經有一個敘利亞反坦克2人小組一天用RPG-7摧毀6輛以軍坦克的記錄。整個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雙方損失的坦克,只有百分之三十是被對方坦克摧毀,百分之二十被空軍摧毀,還有高達百分之五十的坦克都是被反坦克導彈和RPG-7火箭筒摧毀的。中國則在1969年仿製了GPR-7型火箭筒,製造出了1969式40火箭筒。這種型號的火箭筒和RPG-7的性能非常接近。中國在1970年投入生產,很快裝備部隊,淘汰了老的56式40火箭筒。它的射程達到了300米,威力也更大,深受部隊的歡迎。在中越戰爭中,越軍基本沒有使用什麼坦克,解放軍初期以攻堅為主。越軍在邊境修建數量相當多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工事,一些工事非常巧妙,解放軍火炮無法摧毀。解放軍士兵主要使用69式40火箭筒摧毀越軍的碉堡,大大減少步兵的傷亡。解放軍戰士曾有發射4彈,從碉堡射孔進入碉堡摧毀之的戰例,摧毀4個碉堡,斃越軍21人。老將不老RPG火箭筒從投產到現在已經有40年了,算是舊技術的產物。隨著新技術的誕生,它逐步被射程更遠(可以達到數千米),威力更大(破甲能力達到800毫米以上),命中率更高(有先進制導技術,無干繞情況下命中率超過百分之九十)反坦克導彈所取代。目前的各國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厚度已經超過600毫米均質鋼板厚度,而且多採用複合裝甲和反應裝甲的新技術,RPG-7型很難在正面對他們造成威脅。不過,如果使用得法,RPG-7仍然可以從側後方攻擊對方主戰坦克,同時也可以打擊諸如美軍M1步兵戰車之內的輕型裝甲車輛和殺傷沒有掩護的士兵。老將不老,俄羅斯人確實可以為他自己的發明所自豪。不過在30年後的90年代第一次車臣戰爭中,RPG-7讓俄羅斯人自己吃了大虧。俄軍由於輕敵和錯誤的戰術,他們的主力部隊在車臣的城市戰和遭遇戰中受到重創。車臣軍隊使用落後的RPG-7火箭筒在城市戰中伏擊俄軍精銳的T-72和T-80坦克部隊,取得相當不錯的戰績。俄羅斯軍方承認,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最先攻入格羅茲尼的第131獨立摩托化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團遭遇車臣人的伏擊,一二天內就全軍覆沒,共損失坦克20輛和步兵戰車102輛。俄軍宣佈,在1995年第一次車臣戰爭剛開始一個多月,參與戰鬥的俄軍2200輛裝甲車輛中,就有225輛被徹底摧毀,還有數百輛受傷。格洛茲尼戰役中,俄軍坦克在街道上經常遭遇RPG從各個方向的同時襲擊,尤其是側面,艙蓋後部和炮塔頂部。車臣原教義主義的軍人根本不懼怕生死,他們往往冒著俄軍密集火力攜帶RPG火箭筒衝鋒射擊。幾個人只要有一個在俄軍攔阻火力中倖存,就可以擊毀或者擊傷俄軍坦克。一個戰例是第131邁科普旅獨立坦克營第529號T-72B坦克,同時遭到幾枚RPG-7火箭彈的襲擊,坦克緊急機動,使用所有武器,向武裝分子開火反擊,車長齊姆巴柳克中尉、機械師兼司機弗拉德金列兵、瞄準手普紮諾夫下士齊心協力,最終消滅了下兇猛攻擊的車臣人,成功擺脫戰鬥。這輛坦克車體、炮塔上共遭受了7枚RPG火箭彈的攻擊。但由於坦克機動及時,打擊的都是坦克裝甲厚部,都未能穿透裝甲。但是其他的俄軍坦克就沒有這個好運氣了。如該團第436號T-72B坦克側面被隱藏在房屋中的車臣人的RPG火箭彈擊中,穿透了頂部裝甲,引爆了坦克內部的彈藥,坦克幾乎被炸成碎片,乘員也被當場炸死。車臣人靈活使用RPG-7,在複雜地形情況下,還是可以對俄羅斯的主戰坦克造成很大威脅的。事實上,不僅僅是俄羅斯人在RPG-7上吃了大苦頭,美國人也不能倖免。在1991年美軍索馬里摩加迪休的戰鬥中,美軍精銳的遊騎兵和三角洲特種部隊對面素質裝備都極為低下的黑人民兵,仍然非常狼狽。混戰中美軍精銳部隊除了傷亡近百人以外,二架黑鷹直升機被索馬里民兵用RPG-7擊落,還有二架直升機被擊傷。索馬里民兵學習30年前的北越士兵,用RPG-7攻擊黑鷹直升機的脆弱尾翼,獲得了不錯的戰果。黑人民兵用火箭筒擊落了二架黑鷹直升機,重傷另外二架。雖然索馬里戰鬥中,美軍傷亡只是對手的五六分之一。但是面對黑人民兵這種對手,近百人的傷亡顯然無法讓美國大眾接受。在戰鬥中,由於索馬里民兵的戰鬥素質太差,很多還是業餘客串(當地老百姓,隨便拿把槍就趕赴火線)。他們往往使用AK47胡亂亂掃一通,很難擊中美軍士兵。於是很多有經驗的索馬里人發射RPG-7火箭彈來補充火力,很多美軍士兵和悍馬車都被擊傷。最近的伊拉克衝突中,薩德爾的穆斯林民兵和義大利部隊在納西裡耶發動了二次激戰。薩德爾的救世主軍數百人在納西裡耶第一次戰鬥中,至少運用400具RPG-7火箭筒發動襲擊。義大利參戰的600多人和60輛各種類型的裝甲車和8輛坦克殲擊車中,有3輛裝甲車被火箭筒擊傷,還有數輛裝甲車被RPG擊中,但是火箭彈沒有爆炸。由於救世主軍抵抗很兇狠,義大利只得和他們達成停火協定。一個月後的第二次戰鬥中,數百救世主軍主動進攻義大利軍隊,雙方隨即激戰。義大利人這次使用了包括美國AC-130武裝炮艇飛機等先進武器,最終獲勝。戰鬥中,義大利1輛輪式坦克殲擊車和2輛M113裝甲車被擊傷,另外同樣還有數輛被擊中,但是火箭彈沒有爆炸。為什麼很多火箭彈沒有爆炸,主要還是這些RPG-7儲存時間過長,很多火箭彈已經老化。加上救世主軍民兵對武器維護很差,相當一部分火箭彈和火箭筒的電路損壞非常嚴重,很多電路短路或者短路,導致引信的瞎火率相當高。一件武器能夠使用超過40年,足可以說明其是相當稱職的武器。RPG的盛行不是偶然老薩分析RPG-7盛行的原因,主要還是三點:1.價格便宜。由於RPG-7結構簡單,生產容易,俄羅斯官方價格也不過1600美元。其實由於RPG-7火箭筒在很多國家已經淘汰,大量淘汰掉的火箭筒充斥這世界武器黑市,它在黑市價格僅僅為200美元,和一把AK47步槍相差不大。2.使用和操作簡單。RPG-7使用比較簡單,易於訓練,很適合非正規軍,遊擊隊,恐怖分子之類。實戰中,甚至有過巴解16歲少年在貝魯特街頭擊毀以軍3輛坦克和裝甲車的戰例。沒有受到過訓練的恐怖分子也多次使用它進行暗殺,80年代德國恐怖分子用火箭筒暗殺美國陸軍駐歐洲司令官克羅伊森將軍,90年代,格魯吉亞恐怖分子用火箭筒暗殺該國總統施瓦爾德納茲。它算是相當平民化的武器。雖然容易訓練,但是實戰中能射中目標,其實也並不很容易。有一種情況對RPG影響比較大,這就是有大風,尤其是有橫風的情況。火箭筒飛行中可能受到風的影響,一般來說如果是比較大的風力,可能造成RPG-7在300米內超過1米的偏差。這個需要射手在射擊時候對風向和風速有一定的判斷,然後進行調整。這需要一定的經驗,新兵很難做到。不過好在有這樣大風的時候畢竟不多。3.還不錯的威力RPG-7雖然已經很難對各國主力坦克造成大的威脅,但是對輕型裝甲車,普通軍用車輛,敵軍步兵和中小型工事還有相當有效的。如果沒有RPG-7,缺乏重武器的武裝分子面對敵人正規軍上面的裝備只能束手無策,沒有還擊的餘地和能力。RPG的謝幕由於軍事科技和戰術的變化,反坦克火箭筒的地位已經逐步讓位給各項性能都強的多的反坦克導彈。對於正規軍來說,火箭筒更多時候只是步兵自衛的一種武器,而非進攻武器。而RPG-7這類需要二個人操縱的武器,不但佔用步兵排的編制,而且又無法對現代坦克造成大的威脅,只能對付輕裝甲,所以自然逐步由單兵火箭筒取代。美國在1964年研究出可以由單兵攜帶,一次性使用,僅有2公斤多的M72火箭筒。美軍每個士兵都可以額外攜帶一個,人人都具備對輕型裝甲目標的自衛能力。單人一次性火箭筒很輕,每個士兵除了自己的槍械以外,都可以額外背負一個。比需要二個人操作的RPG火箭筒實用的多。車臣人也大量使用這類火箭筒。當時的蘇聯也接受這個概念,基本停止了對RPG-7型的繼續深入研究,而是轉而仿製美國的M72,生產出幾乎一樣的RPG-22。後來,又在RPG-22的基礎上,開發出性能更為優越的單人一次性使用RPG-26和RPG-27。目前俄軍外銷的火箭筒仍然占世界火箭筒銷售量的七成,其中RPG-26和RPG-27占俄軍銷售總量的六成,而落後的RPG-7銷售只占俄軍銷售量的不到一成。進入80年代末期後,RPG-7逐步退出了各國正規軍的現役。RPG的反坦克地位逐步讓給下面的短號,混血兒等反坦克導彈。在最近幾年的戰鬥中,美軍和以軍最先進的M1A1主戰坦克,梅卡瓦主戰坦克都被它們擊毀。中國方面在80年代中期停止RPG-7的生產,由更先進和輕便的PF89式80毫米單兵一次性火箭筒取代。現在中國的RPG-7還有少量在二線部隊服役,絕大部分已經庫存或者由民兵預備役部隊使用。俄軍現役部隊也淘汰了全部的RPG-7,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放棄對數量龐大的RPG-7升級,主要是希望它能夠對付現役的各國主戰坦克。1993年,RPG-7的升級版本RPG-29裝備俄軍。它可以重複使用,有效射程500米,重量也大的多(僅僅發射筒就有11公斤)。RPG-29使用先進的空心裝藥戰鬥部破甲彈,可以有效對付現代坦克的爆炸式反應裝甲和複合裝甲。RPG-29可以引爆爆炸式反應裝甲後,在破甲650毫米。目前最新的RPG-29使用串聯戰鬥部,可以在穿透反應裝甲後再射穿750毫米的裝甲。RPG-29雖然比RPG-7要強的多,但是客觀來說,除了不會遭受干擾以外,它的各方面性能仍然大大落後同時代的反坦克導彈(俄軍90年代投入部隊的短號反坦克導彈射程可以達到5500米,穿透反應裝甲以後可穿透1200毫米的軋製均質裝甲,命中率超過9成,操作極為簡單,價格也非常低廉)。隨著科技的發展,RPG這個老將看來也要解甲歸田了。裝88挺波波沙41衝鋒槍的俄國TU-2轟炸機

一個幾美元的鐵拳就可以擊毀我們幾萬美元的坦克,我們的損失太大了。初期的鐵拳30型號火箭筒的威力不大,實際射程也只有50米左右(較遠距離打不准)。由於初期榴彈設計比較原始,在擊中蘇聯T-34之內的傾斜裝甲,往往會被彈開。在1944和1945年初,德軍又對鐵拳進行改造,先後發明出更為成熟的鐵拳60式火箭筒,還有最終完結版本的鐵拳150式44毫米口徑火箭筒。150式有效射程達到了150米,破甲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到150至200毫米垂直厚度(當時T34正面裝甲不過45毫米,虎式也不過102毫米),造價能為低廉,使用也非常簡單,成為非常有效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可以說,除了破甲能力強以外,造價低廉和容易製造是鐵拳最大的特徵。單單以容易製造來說,1943年8月鐵拳30式剛剛投產的第一個月就生產10萬枚,而鐵拳在二戰中主要使用的60型號僅僅在1944年12月,一個月時間就生產了130萬枚,足以讓人歎為觀止,鐵拳的三種型號在二戰結束前共生產了超過670萬枚,比盟軍坦克總數高出幾百倍,真是廉價有效的好武器。鐵拳的廣泛裝備和簡單操作,大大改變當時德國步兵面對對方裝甲武器的態度。德國步兵在工事,複雜地形和城鎮裡面開始對敵人的坦克具有相當強大的殺傷力。盟軍的裝甲部隊攻打這些地方往往損失極為慘重。以最後的柏林戰役為例,蘇聯紅軍在柏林城防戰雖然佔有絕對的優勢,仍然損失了2156輛坦克和30萬士兵。由於德軍防守的坦克很少(僅有1000多輛)和蘇聯火炮射擊特別強大等原因,柏林戰役中德軍大部分戰鬥都是由步兵完成。其中相當一部分蘇聯坦克都是被狂熱的德國步兵和希特勒青年團在城市的廢墟中擊毀的,他們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簡單有效的鐵拳。RPG的早期型號鐵拳的巨大成功震動了世界其他國家,作為對手的蘇聯人也深受刺激。他們的陸軍也同樣面對著精良強大且高素質的德軍裝甲主力部隊,蘇聯傳統的單兵反坦克武器主要是反坦克槍。早期蘇式捷格加廖夫設計的PTRD和西蒙諾夫設計的PTRS反坦克槍,可以有效對付德軍裝甲比較薄弱的1,2型坦克,也可以勉強對付德軍3型坦克。但是隨著德國坦克製造技術的發展,德軍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大幅度提升,作戰主力也以4型和豹式坦克為主力。蘇聯反坦克槍對德軍4型和虎豹式坦克基本夠不成任何威脅。深感頭疼的蘇聯人在見識到鐵拳的威力以後,在1945年開始仿製德國的鐵拳100式44毫米火箭筒,並且發明了自己的型號РПГ-1型(RPG-1)火箭筒。РПГ-1是大名鼎鼎的RPG-7的早期型號,從本質上說,РПГ-1和鐵拳100式的主要性能沒有什麼不同,是幾乎一樣的仿製品。它的作戰距離大約100米之內,垂直破甲能力不超過200毫米。二戰很快結束,冷戰隨即開始。各國軍事科技的進步飛快,超過了任何一個時代。其中美軍二戰後仍然參加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其主戰坦克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升級。此時的RPG-1型火箭筒對面升級後的蘇聯坦克已經明顯過時,不能滿足實戰需要。蘇聯在50年代初期在RPG-1的基礎上研究出來РПГ-2型(RPG-2)。2型和1型有很大的不同,蘇聯工程師作出大幅度的先進技術改進,很大程度上提到了其戰鬥力。他的破甲能力更強,打的更准,使用也更為方便。РПГ-2射程大約100米,發射超口徑空心裝藥破甲彈,在近距離可以有效的摧毀當時西方世界主要的裝甲目標。РПГ-2從50年代初期開始大量蘇軍裝備部隊,直到60年代都是蘇聯班用制式反坦克武器。蘇聯РПГ-2生產數量非常大,曾經大量出口到華約國家和中國。在朝鮮戰爭中吃了美軍坦克大虧的中國,也從1956年開始仿製RPG-2型火箭筒,命名為1956式40火箭筒,並且大量裝備部隊。中國的編制和蘇聯基本相同,每個步兵連都有火箭筒班。這個型號的火箭筒在中國參加了援越抗美和中印戰爭。在中印戰爭中,解放軍士兵對56式40火箭筒反映相當不錯。40火箭筒體積小,重量輕,非常適合中印邊境的山地作戰。而當時中國裝備的57mm和75mm無後坐力炮,雖然射程遠,精度高,但是炮和彈藥重量都很大。在中印邊界的高原高山缺氧地帶,造成士兵負重過大。在這些缺氧地帶,人的體能僅相當於平地的一半左右,行軍速度和負重能力要低一半。所以當時印軍普通步兵只被要求帶一把步槍和130發子彈。但是實戰中身體較中國士兵還要強壯的印軍士兵仍然不堪負重,只背一條50發的空投子彈袋。而中國無坐力炮排每個士兵負重都高達到35公斤,造成這些士兵極為疲勞。這是這樣,每個排也不過能攜帶20發炮彈。56式40火箭筒在無風情況下射擊非常準確,有經驗的射手100米內可以大中胸靶大小的目標,曾經有9發火箭彈消滅印軍10個地堡的戰例。40火箭筒發射超口徑彈,地堡被擊中後,往往被炸得碎石、殘肢、機槍零件滿天飛。由於火箭筒比無後坐力炮機動性好,野戰中能跟上步兵猛打猛衝,及時進行火力支援。如某連火箭筒班班長黃緒林,衝擊時在50米距離上擊毀攔阻我步兵的機槍一挺,後又擊毀正準備逃跑的106.7mm迫擊炮一門,牽引車一輛。但是56式40火箭筒的後噴火的缺點,在中印戰鬥中暴露的特別明顯。它在複雜地形上使用影響受限制。由於40火箭筒後噴火焰較長,一般要求射手四周一米距離內不得有任何障礙物。同時射手身體于火箭筒的夾角也不能小於40度。不然高溫火焰有可能被障礙物或者地面反射回來,燒傷射手本人。但是,實戰中這種需要有時候無法滿足。解放軍戰士為了消滅敵人,射手有時寧可自己腿部被燒傷,也堅持向敵人開火。同時,除了中印戰爭以外,RPG-2在之後越南戰爭,中蘇珍寶島等少量實戰中體現出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主要是四點:一是射擊距離太近,一般在150米之內使用。這麼近的距離敵人很容易發現火箭筒手和高亮的發射尾焰,對射手的威脅較大。二是彈體威力較小,採用3號小粒黑藥,加上採用機械式引信,彈頭的靈敏度很低,即使擊中了也往往對敵人坦克造成不了致命的威脅。中國仿製的RPG-2的56式40火箭筒,在珍寶島戰役中,擊中蘇聯T-62坦克以後只能打出一個小坑,根本無法傷筋動骨。而且對付傾斜裝甲時,很容易發生跳彈(不能對付超過法線角55度以上的裝甲)。三是瞄準設備太簡單,是採用簡易折疊式機械瞄準具,由準星和表尺組成。表尺上只有3個觀測用方形框槽,可瞄測50米、100米和150米處的目標。這樣粗糙的瞄準設備造成射擊精度差。即使很近的距離,也不容易打中敵運動目標。四是尾焰大,容易燒傷射手,也容易暴露目標。蘇聯方面決定對РПГ-2進行改造,同時要解決其射程近,後噴火焰大等老問題。創造奇跡的RPG-71958年蘇聯成立了國家專業設計局,專門研究反坦克火箭筒。50年代末,蘇聯國家專業設計局在РПГ-2的基礎上,經過複雜和嚴格的測試,終於研究成功一款劃時代的武器,РПГ-7型(RPG-7)火箭筒,這也是我們現在一般說的RPG火箭筒。PRG-7型和2型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7型進行的相當的改造。和RPG-2相比,RPG-7從新射擊了發射筒身結構(採用合金鋼材料製成,火箭筒總重更輕,易於步兵攜帶),增加了測距光學瞄準鏡(可以有效測定目標距離,可以修正目標速度和風對彈道影響)和火箭增程發動機(可以增加榴彈的射程),又改進了單體的戰鬥部。同時,還可以使用微光瞄準鏡和紅外夜視瞄準具,以便在星光下或其他微光條件下使用,增強了其夜戰能力。RPG-7彈藥主要是普通破甲彈、串聯戰鬥部破甲彈和殺傷榴彈。RPG-7火箭彈的引信一般是觸發引信,但大部分都裝有定時裝置。火箭彈脫離目標後自爆,這個時間被控制在4.5秒鐘,同時也把RPG-7火箭彈的最大飛行距離限制在1000米,防止造成誤傷。RPG-7破甲彈的破甲能力非常不錯,它對軋製均質裝甲穿透厚度達到350毫米到400米,直射距離超過400米。同時還增加了殺傷榴彈(殺傷半徑有15米,可以有效殺傷敵人士兵),可以攻擊步兵等有生目標。性能大大優於RPG-2的該武器投入蘇聯部隊使用以後,RPG-7深受士兵們的歡迎。RPG-7火箭筒從1961年開始大量生產,到1966年淘汰了蘇軍裝備全部的RPG-2型號,成為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RPG-7型火箭筒的重量更輕,威力更大,射程更遠,後噴火焰小(避免射手被燒傷,也不容易被敵人發現),左右肩膀都可以射擊。美軍評價,RPG-7型號比2型戰鬥力強了3倍左右,對美軍的裝甲武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當時美軍最先進的M60主戰坦克在近距離也不足以抵抗RPG-7的攻擊(M60火炮防盾裝甲厚度為170毫米,炮塔和車體正面裝甲厚度均為110毫米),至於美軍大量裝備的M1步兵戰車(裝甲厚度152毫米)和M113裝甲運兵車(裝甲厚度厚度僅僅38毫米)更是沒法擋住其一擊。RPG-7在蘇聯曾經大量生產,輸出到包括華約國在內的世界很多國家。另外一些國家,比如保加利亞,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都被特許生產RPG-7型。由於價格低廉,各國生產RPG-7的數量都非常驚人。美國統計,到了2007年的今天共110個國家擁有500萬個RPG火箭筒(官方記錄資料就是500萬,還有大量沒有記錄的黑RPG),至於火箭彈藥數量更是不計其數。數量極多的RPG-7在世界上銷售,從60年代開始,幾乎每一次軍事作戰都有RPG的身影。實戰中,RPG-7表現也相當不錯。在越南戰爭中,由於越南叢林戰的特點,雙方只有很少輛的輕型坦克或者兩栖坦克參戰,火箭筒主要用來攻擊碉堡和其他固定工事。當時美軍大量利用直升機進行機動作戰,越軍士兵使用的AK47衝鋒槍很難對機動靈活的直升機構成大的威脅。越軍開始利用RPG-7型火箭筒設伏,攻擊即將著陸或者準備起飛的美軍直升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一時間很多美國直升機被北越擊落,美軍被迫調整了直升機戰術。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由於阿以雙方都大量使用坦克和其他裝甲武器,RPG-7有了用武之地。在坦克戰中,由於以軍保持坦克品質上的絕對優勢,阿拉伯軍隊的坦克往往不是以軍的對手。在雙方最大一次坦克作戰中,埃及軍隊參戰的1000輛坦克有200多輛被擊毀,而以軍參戰的800多輛坦克只損失了50多輛。但是,以軍對於阿拉伯步兵組成的反坦克小組非常頭疼,因為他們目標小,數量多,善於隱藏,威脅極大。在戰爭初期,以軍精銳190坦克旅的120輛坦克,被埃及第2步兵師伏擊,大部分坦克被埃及步兵憑藉優勢地形,用反坦克導彈和RPG-7型火箭筒摧毀。以軍在戰爭前三天,在西奈半島損失了300輛坦克,其中百分之九十都被反坦克導彈和GPR-7火箭筒摧毀。曾經有一個敘利亞反坦克2人小組一天用RPG-7摧毀6輛以軍坦克的記錄。整個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雙方損失的坦克,只有百分之三十是被對方坦克摧毀,百分之二十被空軍摧毀,還有高達百分之五十的坦克都是被反坦克導彈和RPG-7火箭筒摧毀的。中國則在1969年仿製了GPR-7型火箭筒,製造出了1969式40火箭筒。這種型號的火箭筒和RPG-7的性能非常接近。中國在1970年投入生產,很快裝備部隊,淘汰了老的56式40火箭筒。它的射程達到了300米,威力也更大,深受部隊的歡迎。在中越戰爭中,越軍基本沒有使用什麼坦克,解放軍初期以攻堅為主。越軍在邊境修建數量相當多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工事,一些工事非常巧妙,解放軍火炮無法摧毀。解放軍士兵主要使用69式40火箭筒摧毀越軍的碉堡,大大減少步兵的傷亡。解放軍戰士曾有發射4彈,從碉堡射孔進入碉堡摧毀之的戰例,摧毀4個碉堡,斃越軍21人。老將不老RPG火箭筒從投產到現在已經有40年了,算是舊技術的產物。隨著新技術的誕生,它逐步被射程更遠(可以達到數千米),威力更大(破甲能力達到800毫米以上),命中率更高(有先進制導技術,無干繞情況下命中率超過百分之九十)反坦克導彈所取代。目前的各國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厚度已經超過600毫米均質鋼板厚度,而且多採用複合裝甲和反應裝甲的新技術,RPG-7型很難在正面對他們造成威脅。不過,如果使用得法,RPG-7仍然可以從側後方攻擊對方主戰坦克,同時也可以打擊諸如美軍M1步兵戰車之內的輕型裝甲車輛和殺傷沒有掩護的士兵。老將不老,俄羅斯人確實可以為他自己的發明所自豪。不過在30年後的90年代第一次車臣戰爭中,RPG-7讓俄羅斯人自己吃了大虧。俄軍由於輕敵和錯誤的戰術,他們的主力部隊在車臣的城市戰和遭遇戰中受到重創。車臣軍隊使用落後的RPG-7火箭筒在城市戰中伏擊俄軍精銳的T-72和T-80坦克部隊,取得相當不錯的戰績。俄羅斯軍方承認,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最先攻入格羅茲尼的第131獨立摩托化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團遭遇車臣人的伏擊,一二天內就全軍覆沒,共損失坦克20輛和步兵戰車102輛。俄軍宣佈,在1995年第一次車臣戰爭剛開始一個多月,參與戰鬥的俄軍2200輛裝甲車輛中,就有225輛被徹底摧毀,還有數百輛受傷。格洛茲尼戰役中,俄軍坦克在街道上經常遭遇RPG從各個方向的同時襲擊,尤其是側面,艙蓋後部和炮塔頂部。車臣原教義主義的軍人根本不懼怕生死,他們往往冒著俄軍密集火力攜帶RPG火箭筒衝鋒射擊。幾個人只要有一個在俄軍攔阻火力中倖存,就可以擊毀或者擊傷俄軍坦克。一個戰例是第131邁科普旅獨立坦克營第529號T-72B坦克,同時遭到幾枚RPG-7火箭彈的襲擊,坦克緊急機動,使用所有武器,向武裝分子開火反擊,車長齊姆巴柳克中尉、機械師兼司機弗拉德金列兵、瞄準手普紮諾夫下士齊心協力,最終消滅了下兇猛攻擊的車臣人,成功擺脫戰鬥。這輛坦克車體、炮塔上共遭受了7枚RPG火箭彈的攻擊。但由於坦克機動及時,打擊的都是坦克裝甲厚部,都未能穿透裝甲。但是其他的俄軍坦克就沒有這個好運氣了。如該團第436號T-72B坦克側面被隱藏在房屋中的車臣人的RPG火箭彈擊中,穿透了頂部裝甲,引爆了坦克內部的彈藥,坦克幾乎被炸成碎片,乘員也被當場炸死。車臣人靈活使用RPG-7,在複雜地形情況下,還是可以對俄羅斯的主戰坦克造成很大威脅的。事實上,不僅僅是俄羅斯人在RPG-7上吃了大苦頭,美國人也不能倖免。在1991年美軍索馬里摩加迪休的戰鬥中,美軍精銳的遊騎兵和三角洲特種部隊對面素質裝備都極為低下的黑人民兵,仍然非常狼狽。混戰中美軍精銳部隊除了傷亡近百人以外,二架黑鷹直升機被索馬里民兵用RPG-7擊落,還有二架直升機被擊傷。索馬里民兵學習30年前的北越士兵,用RPG-7攻擊黑鷹直升機的脆弱尾翼,獲得了不錯的戰果。黑人民兵用火箭筒擊落了二架黑鷹直升機,重傷另外二架。雖然索馬里戰鬥中,美軍傷亡只是對手的五六分之一。但是面對黑人民兵這種對手,近百人的傷亡顯然無法讓美國大眾接受。在戰鬥中,由於索馬里民兵的戰鬥素質太差,很多還是業餘客串(當地老百姓,隨便拿把槍就趕赴火線)。他們往往使用AK47胡亂亂掃一通,很難擊中美軍士兵。於是很多有經驗的索馬里人發射RPG-7火箭彈來補充火力,很多美軍士兵和悍馬車都被擊傷。最近的伊拉克衝突中,薩德爾的穆斯林民兵和義大利部隊在納西裡耶發動了二次激戰。薩德爾的救世主軍數百人在納西裡耶第一次戰鬥中,至少運用400具RPG-7火箭筒發動襲擊。義大利參戰的600多人和60輛各種類型的裝甲車和8輛坦克殲擊車中,有3輛裝甲車被火箭筒擊傷,還有數輛裝甲車被RPG擊中,但是火箭彈沒有爆炸。由於救世主軍抵抗很兇狠,義大利只得和他們達成停火協定。一個月後的第二次戰鬥中,數百救世主軍主動進攻義大利軍隊,雙方隨即激戰。義大利人這次使用了包括美國AC-130武裝炮艇飛機等先進武器,最終獲勝。戰鬥中,義大利1輛輪式坦克殲擊車和2輛M113裝甲車被擊傷,另外同樣還有數輛被擊中,但是火箭彈沒有爆炸。為什麼很多火箭彈沒有爆炸,主要還是這些RPG-7儲存時間過長,很多火箭彈已經老化。加上救世主軍民兵對武器維護很差,相當一部分火箭彈和火箭筒的電路損壞非常嚴重,很多電路短路或者短路,導致引信的瞎火率相當高。一件武器能夠使用超過40年,足可以說明其是相當稱職的武器。RPG的盛行不是偶然老薩分析RPG-7盛行的原因,主要還是三點:1.價格便宜。由於RPG-7結構簡單,生產容易,俄羅斯官方價格也不過1600美元。其實由於RPG-7火箭筒在很多國家已經淘汰,大量淘汰掉的火箭筒充斥這世界武器黑市,它在黑市價格僅僅為200美元,和一把AK47步槍相差不大。2.使用和操作簡單。RPG-7使用比較簡單,易於訓練,很適合非正規軍,遊擊隊,恐怖分子之類。實戰中,甚至有過巴解16歲少年在貝魯特街頭擊毀以軍3輛坦克和裝甲車的戰例。沒有受到過訓練的恐怖分子也多次使用它進行暗殺,80年代德國恐怖分子用火箭筒暗殺美國陸軍駐歐洲司令官克羅伊森將軍,90年代,格魯吉亞恐怖分子用火箭筒暗殺該國總統施瓦爾德納茲。它算是相當平民化的武器。雖然容易訓練,但是實戰中能射中目標,其實也並不很容易。有一種情況對RPG影響比較大,這就是有大風,尤其是有橫風的情況。火箭筒飛行中可能受到風的影響,一般來說如果是比較大的風力,可能造成RPG-7在300米內超過1米的偏差。這個需要射手在射擊時候對風向和風速有一定的判斷,然後進行調整。這需要一定的經驗,新兵很難做到。不過好在有這樣大風的時候畢竟不多。3.還不錯的威力RPG-7雖然已經很難對各國主力坦克造成大的威脅,但是對輕型裝甲車,普通軍用車輛,敵軍步兵和中小型工事還有相當有效的。如果沒有RPG-7,缺乏重武器的武裝分子面對敵人正規軍上面的裝備只能束手無策,沒有還擊的餘地和能力。RPG的謝幕由於軍事科技和戰術的變化,反坦克火箭筒的地位已經逐步讓位給各項性能都強的多的反坦克導彈。對於正規軍來說,火箭筒更多時候只是步兵自衛的一種武器,而非進攻武器。而RPG-7這類需要二個人操縱的武器,不但佔用步兵排的編制,而且又無法對現代坦克造成大的威脅,只能對付輕裝甲,所以自然逐步由單兵火箭筒取代。美國在1964年研究出可以由單兵攜帶,一次性使用,僅有2公斤多的M72火箭筒。美軍每個士兵都可以額外攜帶一個,人人都具備對輕型裝甲目標的自衛能力。單人一次性火箭筒很輕,每個士兵除了自己的槍械以外,都可以額外背負一個。比需要二個人操作的RPG火箭筒實用的多。車臣人也大量使用這類火箭筒。當時的蘇聯也接受這個概念,基本停止了對RPG-7型的繼續深入研究,而是轉而仿製美國的M72,生產出幾乎一樣的RPG-22。後來,又在RPG-22的基礎上,開發出性能更為優越的單人一次性使用RPG-26和RPG-27。目前俄軍外銷的火箭筒仍然占世界火箭筒銷售量的七成,其中RPG-26和RPG-27占俄軍銷售總量的六成,而落後的RPG-7銷售只占俄軍銷售量的不到一成。進入80年代末期後,RPG-7逐步退出了各國正規軍的現役。RPG的反坦克地位逐步讓給下面的短號,混血兒等反坦克導彈。在最近幾年的戰鬥中,美軍和以軍最先進的M1A1主戰坦克,梅卡瓦主戰坦克都被它們擊毀。中國方面在80年代中期停止RPG-7的生產,由更先進和輕便的PF89式80毫米單兵一次性火箭筒取代。現在中國的RPG-7還有少量在二線部隊服役,絕大部分已經庫存或者由民兵預備役部隊使用。俄軍現役部隊也淘汰了全部的RPG-7,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放棄對數量龐大的RPG-7升級,主要是希望它能夠對付現役的各國主戰坦克。1993年,RPG-7的升級版本RPG-29裝備俄軍。它可以重複使用,有效射程500米,重量也大的多(僅僅發射筒就有11公斤)。RPG-29使用先進的空心裝藥戰鬥部破甲彈,可以有效對付現代坦克的爆炸式反應裝甲和複合裝甲。RPG-29可以引爆爆炸式反應裝甲後,在破甲650毫米。目前最新的RPG-29使用串聯戰鬥部,可以在穿透反應裝甲後再射穿750毫米的裝甲。RPG-29雖然比RPG-7要強的多,但是客觀來說,除了不會遭受干擾以外,它的各方面性能仍然大大落後同時代的反坦克導彈(俄軍90年代投入部隊的短號反坦克導彈射程可以達到5500米,穿透反應裝甲以後可穿透1200毫米的軋製均質裝甲,命中率超過9成,操作極為簡單,價格也非常低廉)。隨著科技的發展,RPG這個老將看來也要解甲歸田了。裝88挺波波沙41衝鋒槍的俄國TU-2轟炸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