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入伏之後,切記“七不做”,讓你度過健康一整年

入伏, 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炎熱的盛夏高溫季節就此開始。 夏秋之交悶熱潮濕且多雨, 更濕氣盛行之時。 三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 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夏季是很多人最不喜歡的季節, 因為不僅熱, 而且濕氣大。 但是在中醫的眼中, 對於人們的健康來說, 這是個“冬病夏治”好機會。

每年三伏酷暑的時候, 大家要額外注意, 七件事情千萬不能做:

1、不久坐不動

夏天動一動就出汗, 久坐會使人供血不足, 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 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動, 應該要稍微活動一下。

2、不對著空調

一身汗或者運動後大汗淋漓, 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 濕氣會借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 現在冬天很少見到著涼感冒的人, 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就是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

3、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歡熬夜, 從中醫角度來說, 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症狀, 表明體內濕氣過重。 每天晚上最好11點前入睡, 每天睡夠7個小時。 適當午睡也是可以的, 不過最好別睡過頭了, 午覺保持在一個小時之內。

4、要吹幹頭髮

夏天時, 有的人洗完澡頭髮濕漉漉的, 就坐在空調屋裡, 甚至頭髮不吹幹就睡覺, 導致濕氣入侵身體。 所以, 夏天也要把頭髮吹幹再入睡。

5、西瓜解暑不宜多吃

預防中暑, 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問題。 夏季瓜果眾多, 特別是西瓜,

的確能解暑, 但不可多食。 因其性寒, 日常可配些紅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6、不吃冰飲、雪糕

如果怕熱, 可以喝常溫的白開水。 如果你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 即使不“冬病夏治”, 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 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

夏天不宜吃生冷的,但是冷粥來上一碗還是可以的。這個冷粥,不是說加了沙冰的那種,而是經過冷藏之後,恢復到室溫稍帶涼意的粥。

夏天吃點綠豆也是不錯的,有起到解暑的作用。

綠豆百合薏米粥:

材料:綠豆50g 鮮百合30g 薏米100g 冰糖

做法:1、將綠豆、薏米洗淨,浸泡分2個小時;將百合洗淨備用

2、在開水鍋中放入綠豆和薏米,燒開8分鐘後改用小火煮至食物開花;

3、再加入百合,煮成粥後放入適當的冰糖即可。

7、夏練三伏,但別傻練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

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會出汗;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

這個時候練一練的方法很簡單: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

方法: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咽,可連續吞咽3次;然後,上下牙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要做的三件事

熱水洗澡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後,會感到四肢乏力、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對付這些的一個好辦法,就是洗熱水澡。

進入伏天後,大部分人就會把洗熱水澡這個習慣給排除了,覺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夠清涼。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洗澡就顯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後身體會覺得神清氣爽,並不會覺得出汗難受。

吃薏米

薏米又名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

做法:將薏米、紅豆等洗淨,紅豆、薏米要提前浸泡

將所有材料放入適量的水,文火煲3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添加其它的材料。

空調溫度

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外溫差過大。建議23℃~26℃的室內溫度比較合適。

總結:這七件事你知道了嗎?

空調的溫度你調高了嗎?

-------------------------

你我形同陌路,相遇也是恩澤一場。關注我,讓你瞭解更多。

夏天不宜吃生冷的,但是冷粥來上一碗還是可以的。這個冷粥,不是說加了沙冰的那種,而是經過冷藏之後,恢復到室溫稍帶涼意的粥。

夏天吃點綠豆也是不錯的,有起到解暑的作用。

綠豆百合薏米粥:

材料:綠豆50g 鮮百合30g 薏米100g 冰糖

做法:1、將綠豆、薏米洗淨,浸泡分2個小時;將百合洗淨備用

2、在開水鍋中放入綠豆和薏米,燒開8分鐘後改用小火煮至食物開花;

3、再加入百合,煮成粥後放入適當的冰糖即可。

7、夏練三伏,但別傻練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

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會出汗;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

這個時候練一練的方法很簡單: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

方法: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咽,可連續吞咽3次;然後,上下牙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要做的三件事

熱水洗澡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後,會感到四肢乏力、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對付這些的一個好辦法,就是洗熱水澡。

進入伏天後,大部分人就會把洗熱水澡這個習慣給排除了,覺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夠清涼。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洗澡就顯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後身體會覺得神清氣爽,並不會覺得出汗難受。

吃薏米

薏米又名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

做法:將薏米、紅豆等洗淨,紅豆、薏米要提前浸泡

將所有材料放入適量的水,文火煲3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添加其它的材料。

空調溫度

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外溫差過大。建議23℃~26℃的室內溫度比較合適。

總結:這七件事你知道了嗎?

空調的溫度你調高了嗎?

-------------------------

你我形同陌路,相遇也是恩澤一場。關注我,讓你瞭解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