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淘票票虧損下又收購大麥網 阿裡文娛板塊整合被指存挑戰

在淘票票陷入一虧再虧的困境下, 與中國最大票務平臺大麥網談了近三年戀愛的阿裡終於出手了。

3月21日, 阿裡巴巴宣佈將全資收購大麥網。

收購之後, 大麥網CEO由阿裡集團副總裁、阿裡大文娛秘書長張宇出任, 其原創始人曹傑、馮宇鴻夫婦將退出, 曹任特別顧問。 但對於此次收購大麥網的金額, 阿裡卻對外隻字未提。

從一周前阿裡文娛板塊整合合一影業到此次收購大麥網, 阿裡的文娛板塊進入2017年之後似乎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此舉難道是要徹底扭轉被業內詬病的業績困境嗎?

再收購大麥網

在做穩大麥網主要股東的位置之後, 急於解困文娛板塊的阿裡巴巴, 最終還是將大麥網全資收購。

資料顯示, 大麥網成立於2004年, 以演唱會票務起家, 是中國最大的覆蓋現場演出、體育賽事等領域的演出票務平臺, 也是該領域最大的系統服務提供者。

大麥網擁有一支超過300人的研發團隊, 先後研發了無線終端、電子票、身份證購票、人臉識別等創新型票務技術, 擁有多項專利。

目前大麥網已形成輻射中國華北、華東、華南地區——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重慶、杭州、深圳、昆明、天津的直營, 同時成功的在全中國30餘個城市為重大娛樂體育事件提供獨家票務系統和市場行銷管理團隊。

據悉, 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裡文化娛樂集團秘書長張宇, 將出任大麥網CEO。 而大麥網創始人曹傑、馮宇鴻夫婦將退出。

“此次阿裡收購大麥網, 並將高層徹底換血, 看來阿裡巴巴對大麥網的整合還是有想法的。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其實, 早在三年前, 阿裡巴巴已經盯上了大麥網。

資料顯示, 早在2014年7月,

阿裡巴巴便以D輪投資者的身份進入大麥, 持有大麥網32.44%的股份。

另據資料顯示, 去年5月, 阿裡與大麥網深度合作, 阿裡旗下“阿裡電影”正式更名為“淘票票”, 並出售演唱會、體育賽事、電影等門票。

對此,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 自從阿裡入股大麥網之後, 其實大麥網被阿裡收購是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阿裡能夠融合的好, 對阿裡來說, 無疑是最大的利好。

“一方面, 線上演出票務結合音樂應用, 實現使用者資料打通;另一方面, 以粉絲為核心, 聯動藝人、票務資源, 形成以粉絲、藝人、平臺三方聯動的‘線上+線下’的音樂行銷模式, 實現阿裡音樂的業務升級。 ”俞永福在公開信中說。

融合仍是最大挑戰

“大麥網最終併入阿裡板塊之後, 從理論上講是讓阿裡的文娛板塊有了一定的量的規模,

但目前看來阿裡能否最終將大麥網完全融合, 仍存在挑戰。 ”有長期觀察阿裡文娛板塊的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有接受記者採訪的知情人士透露, 根據阿裡的運作思路, 阿裡音樂將同大麥網業務打通。 一個是資料上的打通, 另一個是將二者線上和線下的資源打通, 做音樂行銷。

“此前折騰了三年的阿裡音樂將通過打通大麥網, 很有可能最終走上正規的道路, 而這也讓此前阿裡音樂旗下的各自為政的格局將有所改變。 ”有長期觀察音樂的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不過,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看似從理論上能行得通的事情, 但在實際操作中, 如果用人不當或者是啟用在整合上做不好的人來擔任,

多半會出現事與願違的事情。

其實, 對於阿裡的文娛板塊, 之前阿裡音樂就出現過經過近一年多整合。

資料顯示, 自從2013年1月阿裡架構調整後, 在新增音樂事業部的同時, 又將新收購的蝦米音樂納入其中;此後又將阿裡音樂播放機天天動聽攬入懷中。

即使如此, 但由於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各自為政, 並沒有實現兩款軟體的融合, 雖然運營了一年多時間, 但在整個行業中沒有太多動作和建樹。

“此前阿裡還請來了音樂界的“大拿”宋柯和高曉松, 而時至今日仍是不溫不火。 ”有觀察人士對記者直言。

也有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阿裡資源強, 並且收購來的企業也多, 但並沒有一個做的比大麥網更強, 難道後期靠融合能實現根本的強大嗎?一切還要看時間給出最終答案。”

難道後期靠融合能實現根本的強大嗎?一切還要看時間給出最終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