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漂眼裡的北京,如此熱愛又如此迷茫

圖片源自網路

文/一味卷耳

五年前, 電視劇裡關於北京的熱潮翻湧不停, 那時候喜歡米萊, 喜歡林夏, 喜歡那首熱血沸騰的>, 高考志願,

毫不猶豫地填寫了北京的學校。

對北京充滿好奇和希望, 堅信自己可以活出更精彩的模樣。

五年, 如今, 在北京已經五年, 對於北京, 熱愛又迷茫。

1

還在讀大學時, 和眾多數對未來懷有期待的男孩女孩們一樣, 堅信畢業後的自己可以憑自己在北京站穩, 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大二, 開始在不上課的時間在一家房地產兼職, 我用了小半年的業餘時間做驗房師助理, 也在客戶關係中心幫忙接聽電話。

每一次活動, 我帶的客戶都是最多的, 後來, 開始做大學生領隊, 帶著一批亦或想要實習, 亦或不想問家人拿錢, 想賺錢生活費的同學們, 開始在萬科協助不同的業主驗房。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 認識了不同行業優秀的人。

有時候和一些業主聊天, 他們提到他們這套房多少錢, 另一套多少錢, 也會提到自己從哪個城市來, 打拼了多少年, 最後有了成就。 每次聽他們講完, 都感覺好勵志, 心裡暗暗告訴自己, 自己要努力, 要在北京混出個模樣, 以後也要在北京有個家, 有個遮擋風雨的地方。

有人說, 北京是中國唯一一座在公共場合談夢想不會被人嘲笑的城市。

大學時代, 目標明確又執著, 滿懷希望地投入熱氣騰騰的生活, 仿佛明天很近, 希望很亮。

2

大四那年出來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金融銷售, 當時不懂得選擇和篩選, 有公司打電話讓面試, 就悶頭去了, 兩個月的時間, 發現自己內心對這份工作有強烈的排斥感, 是對公司有莫名其妙的不信任感,

因為也無法坦蕩的向客戶介紹產品於是離開。

當時不懂那種莫名的排斥感是怎樣的情緒, 後來才明白, 不喜愛。 因為對工作內容的不喜愛, 所以不夠用心, 也未能用盡全力去拼。

適合的方向, 比盲目奮鬥重要, 方向不對, 只會是低效率的"假奮鬥"。

後來換了工作, 是做新媒體這塊的內容, 當時一竅不通, 從頭學起。 在這家公司遇到一個好老闆, 老闆自己出過書, 也給EMba做過講過課程, 我們不叫他老闆, 喊他路老師。

路老師對我們每位員工都很細心, 會引導我們對自己的人生, 教我們怎樣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公司的另一位老闆, 是圈內有名氣的財經作家, 性格更好, 即使後來離職很久, 有不懂的問題諮詢他, 還是會耐心講解。

那段時間, 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逐漸清晰明朗起來。 我對文學相關的工作感興趣, 我喜歡寫文章, 喜歡用文字傳遞思想, 所以願意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去摸清楚新媒體編輯的內容, 即使每天加班, 依然樂在其中。 如果不是這家公司忽然停了, 我想我會一直在這邊工作下去。

畢業之後再找工作, 依然做的編輯。 既然明白了自己的興趣, 就要堅定走下去。

偶爾聽到周圍的朋友說, 他一畢業就做課程顧問, 從一家小公司到一家大公司, 從目光局限於眼前的蠅頭小利, 到走一步看三步的職業頭腦, 僅僅用了不到三年。 如今他平均月收入五萬, 我聽了會驚訝也會有點羡慕。

朋友說, 我幾乎很久沒有雙休日, 也沒有九點之前下過班了。

我問他, 身體不會垮嗎, 何必這麼累?

朋友說, 既然選擇來北漂, 就註定要吃苦受難, 現在一窮二白, 為何不豁出去玩兒命奮鬥幾年?只有錢在自己口袋裡, 才是踏踏實實的安全感。

朋友說, 我很羡慕你, 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即使加班也甘之如飴吧?還能有時間去各地旅行, 多舒服。

我說, 我還羡慕你呢, 雖然累點, 但是每一份累, 都有直觀的收穫, 離買房越來越近, 很快就能在北京擁有自己的家。

畢業第二年, 偶爾慶倖自己做著喜歡的工作, 偶爾迷茫自己是否太過安逸。

業餘時間依然寫文章, 參加寫作打卡群, 讀書群, 期待在這條路上走得越來越好, 越來越遠。

身在北上廣, 對於自己未來要走的路, 如此清晰, 又比如迷茫。

3

那個在北京打拼八年, 兩年前在新媒體的浪潮下開始轉型的李哥,如今公司越做越大。

他轉型那年我還沒畢業,只知道他在出版行業做得不錯,我問他,做得好好的幹嘛要自己創業啊,多不穩定。

李哥說,反正來北京就是個北漂,空無一物,即使敗了,也不虧什麼。

李哥將租的房子從國貿搬到五環外,天黑而出,天黑而歸,犧牲了所有的假期,一心一意做事業。

現在李哥的公司實現了a輪融資,從接廣告投放到線上付費閱讀,做得如火如荼。有了十幾人的小團隊,團隊積極向上,一切越來越好。

李哥說,回頭看八年前初到北京的自己,那時候的我,哪會想到今天的成就,就想著賺點錢回老家蓋房子娶個媳婦,可是人呐,還是要敢想敢做,夢往大了做,事兒往細了做,其他的,交給老天爺。

在北京,即使一無所有,也不畏懼前路。

4

那個只想做演員的學長,如今演了幾部網劇和舞臺劇,不再想剛畢業時對於所謂的"黑幕"和"不公"咬牙切齒,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出頭,而是收起浮躁踏踏實實磨練演技。

那個追星的同學,從一家傳媒公司如願以償跳槽到最想去的那家公司,心甘情願地為自己的偶像忙來忙去,喜樂滋滋。

那個在北京創業失敗兩次,第三次還不知會不會看到光明的老大哥,正在經歷生活的低潮。

那個被家長逼著回老家相親的學姐,在生活與理想之間徘徊不定。

記得有首歌唱:

北京,北京,我們在這兒歡笑,我們在這兒哭泣,我們在這兒迷惘,也在這兒失去。

北京,對你,我們如此熱愛,又如此迷茫。

北京,對你,即使迷茫,依然熱愛。

作者:一味卷耳,一個有光芒的女子。90後雙魚女,自由撰稿人,專欄作者。

連結:http://www.jianshu.com/p/733246a8263c

兩年前在新媒體的浪潮下開始轉型的李哥,如今公司越做越大。

他轉型那年我還沒畢業,只知道他在出版行業做得不錯,我問他,做得好好的幹嘛要自己創業啊,多不穩定。

李哥說,反正來北京就是個北漂,空無一物,即使敗了,也不虧什麼。

李哥將租的房子從國貿搬到五環外,天黑而出,天黑而歸,犧牲了所有的假期,一心一意做事業。

現在李哥的公司實現了a輪融資,從接廣告投放到線上付費閱讀,做得如火如荼。有了十幾人的小團隊,團隊積極向上,一切越來越好。

李哥說,回頭看八年前初到北京的自己,那時候的我,哪會想到今天的成就,就想著賺點錢回老家蓋房子娶個媳婦,可是人呐,還是要敢想敢做,夢往大了做,事兒往細了做,其他的,交給老天爺。

在北京,即使一無所有,也不畏懼前路。

4

那個只想做演員的學長,如今演了幾部網劇和舞臺劇,不再想剛畢業時對於所謂的"黑幕"和"不公"咬牙切齒,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出頭,而是收起浮躁踏踏實實磨練演技。

那個追星的同學,從一家傳媒公司如願以償跳槽到最想去的那家公司,心甘情願地為自己的偶像忙來忙去,喜樂滋滋。

那個在北京創業失敗兩次,第三次還不知會不會看到光明的老大哥,正在經歷生活的低潮。

那個被家長逼著回老家相親的學姐,在生活與理想之間徘徊不定。

記得有首歌唱:

北京,北京,我們在這兒歡笑,我們在這兒哭泣,我們在這兒迷惘,也在這兒失去。

北京,對你,我們如此熱愛,又如此迷茫。

北京,對你,即使迷茫,依然熱愛。

作者:一味卷耳,一個有光芒的女子。90後雙魚女,自由撰稿人,專欄作者。

連結:http://www.jianshu.com/p/733246a8263c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