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堅:認真規劃 大力發展基金市場

【財新網】中國資本市場經過30多年發展, 有很多成就, 但也面臨不小挑戰。 將來資本市場的發展應該也包括基金市場的發展, 形成了不同的產品來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也可以把個別股民轉換成專業投資者投資股票市場, 實現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所以我覺得現在一個時代到來了, 但是這個時代我們沒有很好的規劃它。 ”財新智庫高級顧問、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高堅說道。 他是在3月22日舉行的2016年度財新資本市場成就獎頒獎典禮上做出上述表述的。

高堅認為, 基金市場的發展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階段。

而基金產品中有股票也有債券, 因此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也要同步發展。

高堅表示, 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成就是債券資本市場的從無到有, 是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最終體現。 他認為, 中國金融資本市場主要經歷了兩個初始階段:第一是從新中國成立到上世紀80年代末, 有金融但是沒有金融市場的階段;第二是90年代金融市場初步建立的階段。

他指出, 中國對資本市場有個認識不斷提高的過程, 監管越來越成熟、法治越來越健全, 各種相關法規陸續出臺, 資本市場開始立體結構化的發展。

除此之外, 高堅還認為, 債券市場最大的成績在於建立了發達的以機構投資人為基礎的體系, 而股票市場依然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

此外, 還有資本市場的雙軌制向完全市場化轉換的成就, 即債券市場以市場化利率和銀行系統以國家制定存貸款利率並行, 逐步向市場化利率過渡的過程。

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在上述場合指出, 90年代至今的資本市場發展, 以股票市場的發展為標誌, 最重要的成就是基於對資料的審計與披露, 及基於系統性的基本監管規則, 建立公開市場發行的規則。 “一個系統的依據審計及責任追究機制的公開發行, 推動了整個市場的進步。 ”

而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則認為, 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成就是幫助企業的管理、公司治理與技術水準, 由以前的“幼稚園水準”提升到“大概上了初中”。

這不僅是幫助他們融資, 也有“在資本市場上逼著他們必須按規矩辦事, 要定期開董事會, 定期發佈報表, 如果報表不大會有人可以跟你一輪。 ”

李稻葵同時表示, 儘管資本市場有些成就, “但不能說上初中就行了, 我們的目標是要上大學, 大學畢業, 這個路還得往下走。 ”

中國資本市場如何從初中走到大學畢業?高堅指出, 現階段中國債券市場的監管還是分散的, 這種分割的狀態不利於債券資本市場的統一規劃和發展。 “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

此外, 高堅還提到了債券市場的國際化。 他認為, 人民幣國際化一定以債券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為基礎。 資本市場國際化的深化是通過多品種的發展展開的。

“我們現在居民存款只有不到2%的利率,

但是現在貸款最高可以達到10%-15%的利率, 但是中間這10個百分點都消化在金融市場了。 這說明我們資本市場的效率還不夠高。 中國供給側改革, 資本市場的改革應該是最重要的一環。 ”高堅說道。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