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肅一座發展最快的城市,名字和漢武帝有關

甘肅——簡稱甘或隴, 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 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 河西走廊就在這裡。

2016年甘肅有一座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備受矚目, 十多年來發展速度在甘肅都是屬於前列的, 自古以來素有“通一線於廣漠, 控五郡之咽喉”之稱。 可見在古代它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西元前121年, 霍去病擊敗匈奴, 為顯示大漢的武功軍威, 漢武帝在原匈奴領地置武威郡, 武威由此得名。

漢武帝雕像

2016年武威實現GDP461.73億元, 增長率為10.94%, 是甘肅唯一一個增長率過了10%的城市。 發展速度快, 經濟前景非常好。

武威市地處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 是絲綢之路自東而西進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東大門。 這是武威最大的區位優勢,

扼守著河西走廊這一經濟命脈, 武威的發展自然不會差

古武威地圖

除了地理位置之外, 武威的工業發展潛力也是巨大的

武威的非金屬礦物業、白酒製造業的發展速度都是成倍的增長, 形成了以食品加工, 礦產加工為龍頭, 化工製造業,

紡織業為輔助的工業體系。

武威發展潛力巨大, 但也蘊藏著危機

武威市最大的發展瓶頸就是水資源的短缺, 武威市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600 m, 是全省水準的二分之一和全國水準的三分之一, 是全國最乾旱缺水的地區之一。 眾所周知, 水資源是農業發展的基礎,

也是人類生活的基礎, 武威在這一點上是無法回避的劣勢。

武威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年降水量常年低於400mm, 武威西北部年降水量甚至低於100mm。 這對於武威的農業來說是致命的。

事實上武威經濟發展中第一產業所帶動的比例非常小, 從以往來看, 糧食產量有時還不增反降,即使是豐年農業收入增長液僅僅只有3%左右,這相對于武威強勁的增長勢頭來說是極其不匹配的。

不過武威也在慢慢解決這個問題,近年來實施的節水農業已經初有成效,大棚種植,噴灌,滴灌的節水農業措施也都在普及,旱地種植也慢慢地變得有模有樣。

倘若武威有一天能真正解決用水問題,那麼憑藉武威的區位優勢,經濟的騰飛是必然的。

糧食產量有時還不增反降,即使是豐年農業收入增長液僅僅只有3%左右,這相對于武威強勁的增長勢頭來說是極其不匹配的。

不過武威也在慢慢解決這個問題,近年來實施的節水農業已經初有成效,大棚種植,噴灌,滴灌的節水農業措施也都在普及,旱地種植也慢慢地變得有模有樣。

倘若武威有一天能真正解決用水問題,那麼憑藉武威的區位優勢,經濟的騰飛是必然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