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保兩百多歲古樟樹 觀湖吉坑村建起一座公園

在觀湖吉坑村, 有一座專為保護一棵百年古樟樹建起的公園, 這棵古樹原本被雜草藤蔓圍困, 還遭受蛀蟲侵害, 大量枝葉枯敗, 岌岌可危, 經過系統治理, 古樟樹 又 煥 發 了 生機。

除了原有的古樟樹, 園內還新種了一些植物, 完善了臺階、護欄、石桌凳等設施, 為古樹營造了一個乾淨舒適的生存環境。 經過系統的治理, 通過清除藤蔓、消殺蟲害、補充營養液等舉措, 古樹漸漸恢復生機,

長出一片片嫩綠的新芽。

古樟樹是村民眼中的“寶物”

走進吉坑村口, 一棵參天古樟樹依河矗立, 樹幹粗壯雄勁, 蒼翠繁茂的枝葉交織成一把巨傘, 濃蔭匝地, 雀鳥歡鳴。 樹底是乾淨的磚面, 細碎的陽光透過密密枝葉, 在地上交織成一幅迷離的圖畫。 居民三五成群, 在樹蔭下休憩閒聊, 享受著夏日的清涼。

“古樟樹有226年歷史了, 是吉坑村居民眼中的‘活寶’, 修路建房都要繞開它。 ”在吉坑村生活大半輩子的陳老先生告訴記者, 幾年前, 古樹旁多了兩三個荒廢工地, 沙土、垃圾成堆、雜草叢生, 由於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 古樹的枝幹上爬滿“植物殺手”薇甘菊, 導致部分樹枝枯死, 再加上營養不良和蛀蟲的摧殘, 古樟樹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村民們對這棵古樹很有感情, 古樹的命運牽動著村民的心, 大家都希望它能很好地保留下來。 ”據新田社區工作站相關負責人陳裕坤介紹, 為更好地保護古樟樹, 同時緩解吉坑村五千多位居民“休閒難”問題, 在村民的支持下, 去年11月, 以古樟樹為主題的吉坑街心公園民生微實事項目動工。 經過三個多月的建設, 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 集休閒、健身為一體的吉坑古樟公園呈現在群眾眼前。

原本雜草叢生的荒地變成公園, 享受到這一民生福利的吉坑村居民連連點贊。 “不僅古樹得到更好保護, 在家門口休閒健身的願望也實現了。 ”村民紛紛表示, 古樟公園建成後, 老人在樹底下納涼下棋, 小孩圍著古樹嬉戲玩耍, 還有居民在廣場上跳舞健身,

村民和古樹的關係更密切了。

祖孫三代接力保護百年古樹

對於古樹名木的保護上, 龍華區相關部門也委託專業公司對這些古樹進行日常養護。 日常工作中, 政府部門不僅要求綠化公司定期對這些古樹施肥、澆水、修剪枯枝、除雜草, 還要求其對古樹的健康狀況進行觀察, 如果發現古樹受到損害或者長勢不佳等情況, 要及時報告, 並採取復壯和救治措施, 給古樹名木專業“保姆”的精心呵護。

值得一提的是, 對於這些百年古樹, 不僅政府十分重視, 普通市民也十分愛護它們。 其中, 一棵位於觀城社區的百年古樟樹, 就是在該社區居民何志勇一家人的精心呵護下長大的。

據瞭解, 這棵古樟樹是何志勇的奶奶周玉新老人在結婚第二天上山砍柴時發現的。

在周玉新老人的細心呵護下, 小樟樹慢慢長大, 大樹下成了居民們夏天納涼的好場所。

改革開放以後, 觀城社區為了招商引資, 要將何家後山的山坡推平, 修建工業園, 山坡上已經長大的樟樹面臨被毀的危險。 在何志勇一家人的努力下, 這棵樟樹得以倖存。 再後來, 周玉新老人去世了。 去世前, 她仍記掛著她的樟樹, 囑咐孫子何志勇一定要保護好它, 千萬不要讓它被毀掉。

後來, 何志勇幾經周折, 把樟樹所在地買下來建成工業園, 將這棵百年古樹永久地保護起來, 並為這棵樟樹申報了“觀瀾古樹”, 納入了觀瀾辦事處古樹保護範圍。 何家祖孫三代保護樟樹的故事感動了眾多觀瀾居民, 大家也自發地參與到保護古樹名木的行動中來。

逐步建立珍稀樹木“身份認證”

據深圳市城管局介紹,2016年,按照全綠辦的統一部署,市城管局正在開展新一輪的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深圳還將做好古樹名木管養資訊管理系統的建設,建立古樹地圖,市民可根據古樹所在區域、樹名以及編號等索引資訊,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的網站上查詢到全市每一棵古樹名木詳細資料,掌握深圳古樹名木的保護狀況。

目前,深圳還編制了地方標準《古樹名木管養維護技術規範》。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綠化條例》中,設立古樹名木特別保護章節,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措施,規定新建專案建設須在規劃階段審核專案範圍內是否涉及古樹,是否採取保護避讓措施。

深圳還通過古樹無損檢測儀器對古樹內部缺陷在不破壞其生長和引起新的災害的條件下進行檢測,分析檢測結果,從而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古樹名木保護方案。近年來,深圳共對全市瀕危的200多株古樹採取填補空洞、樹幹支撐、更換基質、樹枝整形修剪等復壯措施。

市林業局在2016年啟動了新一輪的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目前進入了後期資料整理歸檔階段。市林業局今年計畫啟動樹齡80年以上後備古樹的普查鑒定,建立古樹名木後備資源庫。在深圳市珍稀樹木名錄出臺後,市林業局將根據珍稀樹木的分佈及數量情況,有計劃地逐步建立珍稀樹木的身份認證資訊。

統籌:龍華通記者

徐龍晨

采寫:龍華通記者

徐龍晨 張小玲

大家也自發地參與到保護古樹名木的行動中來。

逐步建立珍稀樹木“身份認證”

據深圳市城管局介紹,2016年,按照全綠辦的統一部署,市城管局正在開展新一輪的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深圳還將做好古樹名木管養資訊管理系統的建設,建立古樹地圖,市民可根據古樹所在區域、樹名以及編號等索引資訊,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的網站上查詢到全市每一棵古樹名木詳細資料,掌握深圳古樹名木的保護狀況。

目前,深圳還編制了地方標準《古樹名木管養維護技術規範》。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綠化條例》中,設立古樹名木特別保護章節,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措施,規定新建專案建設須在規劃階段審核專案範圍內是否涉及古樹,是否採取保護避讓措施。

深圳還通過古樹無損檢測儀器對古樹內部缺陷在不破壞其生長和引起新的災害的條件下進行檢測,分析檢測結果,從而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古樹名木保護方案。近年來,深圳共對全市瀕危的200多株古樹採取填補空洞、樹幹支撐、更換基質、樹枝整形修剪等復壯措施。

市林業局在2016年啟動了新一輪的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目前進入了後期資料整理歸檔階段。市林業局今年計畫啟動樹齡80年以上後備古樹的普查鑒定,建立古樹名木後備資源庫。在深圳市珍稀樹木名錄出臺後,市林業局將根據珍稀樹木的分佈及數量情況,有計劃地逐步建立珍稀樹木的身份認證資訊。

統籌:龍華通記者

徐龍晨

采寫:龍華通記者

徐龍晨 張小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