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滬死亡鯨魚將解剖製作標本 整個過程需時兩年半

圖說:擱淺的鯨魚

科技館標本製作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搭起帳篷

3月19日, 上海浦東漁民出海作業時, 在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的海面上發現了一頭死亡的鯨魚。 初步推斷這頭鯨魚屬於長鬚鯨科, 死亡時間超過10天, 身體長度超過20米, 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大。 有關部門表示將會把鯨魚製作成科普類的實物標本, 供科普或者科研使用。

上午9點, 東方網記者來到鯨魚解剖點, 現場能看到擱淺的鯨魚,

空氣中能聞到腐爛的臭味。 據現場漁政工作人員介紹, 22日淩晨, 漁政人員借助漲潮的時機, 將死亡鯨繼續往岸邊拖動了3米左右, 鯨身體大部分已經離開河道水域。

上午11點半, 上海科技館標本製作中心工作人員抵達現場, 對現場情況進行了勘查。 東方網記者在現場看到, 除了搬來了大量的器材, 工作人員還在現場搭起了帳篷。 “由於最近下雨, 鯨魚所在的位置比較泥濘, 人一進去, 大半個腿都會陷進去。 ”上海科技館標本製作中心副主任單鶤表示, 今天他們主要就是勘查現場, 查看鯨魚腐爛的情況, 同時購置一些竹板。 據瞭解, 解剖計畫從23日開始, 根據現場情況和天氣, 整個解剖工作完成大概需要7個工作日。

工作人員正在勘查現場

工作人員搬來了大量的器材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處理這種死亡的鯨魚, 一般有液體處理和生物處理兩種方式:液體處理就是用化學藥品進行防腐處理保存;生物處理則是將鯨魚解剖後, 利用自然氧化將鯨魚的油脂排出。 “我們準備採用生物處理方式, 從解剖到製成標本, 大概需要兩年半的時間”。 工作人員同時表示, 對於解剖時剔除的腐爛的肉和內臟將會打包帶走, 做無害化處理。

現場工作人員還告訴東方網記者, 一些大型魚類死亡後, 會產生腹脹, 嚴重的可能發生爆炸。

不過這條鯨魚死亡時間較長, 腹脹情況不明顯, 目前是體型正常。 為保證在現場解剖的過程中, 儘量減少對河道環境的影響, 目前, 上海市漁政處正採取積極措施, 在相鄰河道放置長約50米的圍油欄, 並準備了100片的吸油氈, 防止解剖過程中可能析出的油脂流入河道中。

記者獲悉, 現場工作人員之前也處理過類似的事情。 2009年, 崇明有一條布氏鯨擱淺死亡, 經專家解剖後, 這頭鯨魚被製成皮膚、骨骼兩具標本, 展示在上海海洋博物館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