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少華山驚現手印磚 潛龍寺裡藏神奇

近年來, 由於新媒體活動頻繁, 往來少華山的次數多了起來, 對這座自古以來的關中名山有了初步瞭解, 其深厚的人文歷史積澱、山上旖旎的自然風光深深吸引了我, 讓我流連其間所得頗多。

少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少華鄉劉家河村南, 距城區東南約五公里處。 東連小夫峪, 西郊白石峪, 主峰海拔1664.4米。 因與西嶽華山峰勢相連, 遙遙相對, 並稱“二華”, 但低於華山, 因名其少華山, 又名小華山。

在玻璃棧道入口處的右側, 有潛龍寺獨居一隅, 深藏不露。

潛龍寺坐北面南, 居於崖頂之上, 處在群峰之間。 人常說:左青龍, 即左邊白崖峪的溪流;右白虎, 右邊有一高聳的臥石, 形如臥虎, 稱臥虎岩。 南望群山, 北見渭水。 潛龍寺依山順勢、由南而北、自低向高建築而成。 相傳潛龍寺始建于東漢明帝初年, 因劉秀稱帝前曾在此地避難, 其子漢明帝劉莊為報答此地潛藏先父之恩,

敕令修建寺院, 名曰“潛龍寺”, 以為紀念。

由於多次拜廟, 對這裡相對熟撚一些。

此次複登廟後小殿, 仔細觀察後竟有新的發現。 小殿約10餘平方米, 獨立一崖, 屋內外地面鋪磚有4種規格的磚, 反映出不同時期均有修葺。 佛像左側地面有大殿專用正方形地磚,

也稱金磚, 一般為皇家或官方敕建時使用;其中一塊地磚上有人為鐫刻的棋盤, 並有後人刻字, 令人聯想清修僧人在枯燥生活中的一點樂子;左側有殘損的半塊地磚, 上面畫了原型圖案, 據猜測或為道教太極圖符, 如是就佐證少華山自古不僅有佛教, 還有道教活動的印記;尤其令人驚奇的是, 在此磚一旁竟有一塊印著手印紋的磚, 長期被灰塵覆蓋著, 雖然我不能判斷它的年代, 但當年工匠手跡紋清晰如初, 那種質感無以替代。

筆者曾經通過各種途徑查閱了相關資料得知, 手印磚的年代從唐宋到民國初年都有。 在網上看到了一些手印磚的圖片, 手印大多模糊不清。 這塊磚器型大, 手印紋清晰, 雖然製造年代不同, 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民間磚窯製作。 由於封建社會只有官窯可以在磚上刻字做標記, 而不允許民間磚窯在磚上刻字, 所以除了在制磚工藝品質上的原因外, 在磚坯上按下手印, 也是民間磚窯對自己產品有別於其他磚窯的一種“商標”標示。

另一方面, 從產品品質上講, 不同的人手印不同, 如果出現品質問題, 也好按圖索驥進行追溯, 足見古時工匠之嚴謹。

一座古廟歷經前年, 不僅有著“劉秀避難”的典故, 還有“柏抱槐”、“臥龍柏”、”手印磚“之奇景, 可謂居眾神奇於一寺, 足見少華山潛龍寺之神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