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谷歌量子計算商用路線圖浮出水面:開放訪問,力推雲計算服務

谷歌打算將它潛心研究多年的工作級量子電腦變成一門生意, 從中獲利。

近日, 彭博社報導, 谷歌正在開發量子計算技術的商業應用, 最終實現量子雲服務。 除了向科學家和人工智慧研究者提供訪問其量子電腦的途徑外, 谷歌還成立了新實驗室“胚胎量子資料中心”(Embryonic quantum data center), 以及名為ProjectQ的開源專案, 來鼓勵開發人員為量子電腦編寫代碼。

斯坦福大學量子電腦研究者皮特·麥克馬洪(Peter McMahon)表示:“穀歌在打造量子計算硬體時非常開放。 未來, 穀歌將使其變成雲計算服務。 ”

年初時, 穀歌對外宣佈, 五年內造出一款量子電腦。

它能在特定任務測試中戰勝傳統電腦。 在隨後的幾個月時間裡, 穀歌一直在向科研實驗室和人工智慧研究者提供量子電腦的存取權限。 此舉的目的在於, 穀歌希望推動量子計算工具和應用的發展, 最終將其變成更快、更強大的雲計算服務。

美國能源部下屬研究機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科學家喬納森·杜布瓦(Jonathan DuBois)認為, 穀歌的目標很明確, 他們計畫通過雲計算服務開放量子電腦的使用權限, 承諾讓政府和學術研究者免費使用。 不過, 谷歌發言人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為使用者提供早期、免費接入專用硬體的機會, 引起開發者興趣, 這符合穀歌發展雲計算業務的長期發展戰略。 同時, 也成為應對量子電腦領域競爭的一種策略。

在量子計算領域裡, 不少企業也已經公佈了自己的量子電腦開發計畫。 IBM、微軟已研發了多年。 今年3月, IBM宣佈今年將推出全球第一個商業化量子計算雲服務IBM Q, 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收費的量子計算雲服務系統。 5月, IBM為靜態實驗服務增加了一個17量子位原型量子處理器。 此外, 軟銀新成立的Vision基金會正準備投資量子計算, 英特爾也公佈過自己的量子電腦計畫。

由於量子電腦體型龐大, 且需要鈮和鋁一類的超導體金屬作為依靠, 來保持超低的溫度, 保證量子電腦的材質具有量子力學的性能。 因此量子計算服務更可能通過網路以租賃的方式提供, 購買量子電腦並將其放入企業資料中心並不現實。

相比傳統電腦,

量子電腦的最大區別在於:傳統電腦只能按照時間順序一個個地解決問題, 而量子電腦卻可以同時解決多個問題。

傳統電腦使用的運算規則是二進位, 用0和1記錄資訊狀態。 但量子電腦由量子狀態來描述資訊, 根據量子的特性它可以同時表示多種狀態, 並同時進行疊加運算, 因而擁有更快速的運算方式。

量子電腦究竟有多厲害?舉個例子, 你被要求5分鐘內在國會圖書館某一本書的某頁上找到一個大寫字母“X”,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那裡有5000萬冊書。 但是如果你處於5000萬個平行現實中, 每個現實都可以查看不同的書籍, 你肯定能在其中某個現實中找到這個“X”。 在這個假設中, 普通電腦就是像瘋子一樣的那個你,

需要5分鐘內找遍盡可能多的書。 而量子電腦卻能將你複製出5000萬個, 每個只需翻找一本書即可。

超高速的運行能力, 使得量子電腦得以在如人工智慧、分子類比、密碼學、金融建模、天氣預報、粒子物理學有廣闊應用前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