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雲南菌子市場上那些奇葩套路,讓許多人吃了啞巴虧!

菌子好吃, 可是好多人卻在抱怨:飯館裡的菌子好貴。

但是, 你知道為什麼這麼貴嗎?

因為買菌子也是一門學問啊!

不懂菌子的人、不懂菌子行情的人、不會把握採購時機的人,

採購回來的菌子不僅貴, 而且還經常上當受騙。

所以說, 你在飯館裡吃到的貴菌子, 其實已經包含了飯館老闆的買菌技術和經驗, 不然, 如果你自己去買的話, 不僅可能買到假貨、毒菌, 而且還要受一肚子氣!

不信?那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雲南人採購菌子過程中, 經常碰到的那些好氣、好笑又無奈的奇葩事。

奇葩一:用蘿蔔或者茭瓜畫成雞樅

雞樅是雲南最受歡迎、價格較貴的菌種之一, 所以作假者就有動力去鑽孔覓縫, 有些作假手段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廢話少說, 直接講例子:

有位大理老哥自駕到昆明看親戚, 走到楚雄某地段時, 遠遠看到路邊有人賣雞樅。 想到楚雄是野生菌主產區之一, 路邊的雞樅一定也會比較便宜, 下車一問, 果然不出所料, 價格相當誘人, 正想翻看一下雞樅的品質如何時, 小販趕緊攔住:不能動不能動!雞樅只能看不能動, 一動就碎了, 你若不買我怎麼辦呢?

這就是假雞樅

只好掏錢讓小販裝袋……

等到昆明親戚家, 老哥得意洋洋地準備清洗“雞樅”時,

卻發現這堆所謂的雞樅全是用蘿蔔雕刻出來並用泥巴染色而成!

惟妙惟肖, 不特別仔細翻看, 根本無法甄別。

一家人無奈地相視大笑:太有才了!

這樣的藝術天賦, 何必要靠畫“雞樅”來謀生呢?

下圖才是真正的雞樅

▽▽▽▽

或者這種

提示:許多昆明人到地州遊玩時,喜歡在回家的路上順手採購點菌子,

以為地州上的菌子可能賣得比較便宜,實際上不僅不便宜,反而更貴!

有些人專門做針對這種自駕游者的生意,用蘿蔔、茭瓜、人工菌等雕刻假雞棕坑騙遊客現象在楚雄一帶最常見,請務必注意。

奇葩二:只按籮筐出售,短斤缺量、以次充好

想必這是很多喜歡採購菌子的城裡人經常碰到的事,

在昆明的菜市場一般不多見,可是臨時的路邊攤就多了。

最常見的是在昆明周邊的一些縣城如:武定、富民、馬龍、易門、峨山等縣城的街市上,當地工商管理部門力度較弱,導致一些攤販有恃無恐!

網上曾經炒過一件昆明人在武定買菌被騙的事件:

一位昆明遊客到武定菌子一條街上採購菌子,看到一筐乾巴菌品相很好,就詢價想買。女攤販的回答很有技巧:只按筐賣,大概一斤左右,380元!

遊客付款後一稱:只有四兩,折合下來一千多一斤,比昆明還貴一大截!

找她退貨卻惹了馬蜂窩,女攤販大吵大鬧、強詞奪理,最終找來當地管理部門,也拿她無法,只好自認倒楣!

提示:遊客到地州縣的菜市場和路邊攤採購菌子時,不要按筐購買,有些奸商專門針對外地人設套路:表層擺得很滿很多的樣子、品相也很好,可是下面卻是很差的菌子、甚至有些是已經壞了的菌子或者其他品種的便宜菌種,你買回家也不敢吃!

更有甚者:在籮筐底部塞上泥巴,不准你翻檢,理由是菌子會被你翻爛,

你連籮筐一起稱的時候,會感覺份量很足,其實遠遠不夠。

奇葩三:菌子裡插釘子、牙籤、鐵絲,以增加重量

這種情況一般是出現在松茸、羊肝菌、豬拱菌等比較貴重且容易插入異物的菌種上。

十多年前,小日本最喜歡雲南的松茸,每到菌子上市季節,都會大量進口,所以雲南的松茸價格一度炒得特別貴,也正因貴,讓一些不良商販起了歹心,在松茸中插入鐵釘以增加重量……結果弄得雲南松茸從此退出日本市場。

奇葩四:菌子裡面摻雜菌,濫竽充數

吃貨們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賣菌子的人把好的菌子全部放上面;

1、本來買的是同一種菌子,買回家後倒出來發現有多種菌子混在一起。

2、明明買的時候上面的都是完好無損的,買回家拿出來才發現上面的是好的,下面的是壞的或是不能吃的。

提示:看仔細了再購買,認真檢查一下是否有壞掉的,看清楚是否全都是自己要買的菌子(菌子太雜中毒的可能性就大)。

奇葩五:買回去的菌子吃一半丟一半

市場裡買的菌子五花八門,有朋友就吃過這樣虧:

買的菌子是同一種,每一朵菌子看上去都很大,外表也沒什麼破損,但是,打回家清洗時發現,很多菌子要麼裡面已經壞了,要麼裡面長了很多蟲,只能一邊洗一邊丟……雖然說被蟲子咬過的菌子沒毒,如果蟲子太多,誰敢吃呢?

提醒:如果你對菌子不熟悉,也不知道如何選購,這時候你就要特別注意了,儘量買新鮮的野生菌,不要開的太大的菌子,選擇小穀朵的比較好!而且要把菌子翻過來看看底部是否腐爛。

▽▽▽

喜歡吃野生菌的朋友們,這些套路你都記清楚了嗎?別再花那冤枉錢了,記得要提醒你身邊的朋友們以後別上當了!

不懂菌,就不要自己去採購,尤其不要到外地去採購菌子,更不能在路邊收購菌子,錢多錢少是小事,一旦買到毒菌就麻煩大了,十個路邊買菌人十個後悔,沒一個不被騙。

編輯:老玩童

提示:許多昆明人到地州遊玩時,喜歡在回家的路上順手採購點菌子,

以為地州上的菌子可能賣得比較便宜,實際上不僅不便宜,反而更貴!

有些人專門做針對這種自駕游者的生意,用蘿蔔、茭瓜、人工菌等雕刻假雞棕坑騙遊客現象在楚雄一帶最常見,請務必注意。

奇葩二:只按籮筐出售,短斤缺量、以次充好

想必這是很多喜歡採購菌子的城裡人經常碰到的事,

在昆明的菜市場一般不多見,可是臨時的路邊攤就多了。

最常見的是在昆明周邊的一些縣城如:武定、富民、馬龍、易門、峨山等縣城的街市上,當地工商管理部門力度較弱,導致一些攤販有恃無恐!

網上曾經炒過一件昆明人在武定買菌被騙的事件:

一位昆明遊客到武定菌子一條街上採購菌子,看到一筐乾巴菌品相很好,就詢價想買。女攤販的回答很有技巧:只按筐賣,大概一斤左右,380元!

遊客付款後一稱:只有四兩,折合下來一千多一斤,比昆明還貴一大截!

找她退貨卻惹了馬蜂窩,女攤販大吵大鬧、強詞奪理,最終找來當地管理部門,也拿她無法,只好自認倒楣!

提示:遊客到地州縣的菜市場和路邊攤採購菌子時,不要按筐購買,有些奸商專門針對外地人設套路:表層擺得很滿很多的樣子、品相也很好,可是下面卻是很差的菌子、甚至有些是已經壞了的菌子或者其他品種的便宜菌種,你買回家也不敢吃!

更有甚者:在籮筐底部塞上泥巴,不准你翻檢,理由是菌子會被你翻爛,

你連籮筐一起稱的時候,會感覺份量很足,其實遠遠不夠。

奇葩三:菌子裡插釘子、牙籤、鐵絲,以增加重量

這種情況一般是出現在松茸、羊肝菌、豬拱菌等比較貴重且容易插入異物的菌種上。

十多年前,小日本最喜歡雲南的松茸,每到菌子上市季節,都會大量進口,所以雲南的松茸價格一度炒得特別貴,也正因貴,讓一些不良商販起了歹心,在松茸中插入鐵釘以增加重量……結果弄得雲南松茸從此退出日本市場。

奇葩四:菌子裡面摻雜菌,濫竽充數

吃貨們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賣菌子的人把好的菌子全部放上面;

1、本來買的是同一種菌子,買回家後倒出來發現有多種菌子混在一起。

2、明明買的時候上面的都是完好無損的,買回家拿出來才發現上面的是好的,下面的是壞的或是不能吃的。

提示:看仔細了再購買,認真檢查一下是否有壞掉的,看清楚是否全都是自己要買的菌子(菌子太雜中毒的可能性就大)。

奇葩五:買回去的菌子吃一半丟一半

市場裡買的菌子五花八門,有朋友就吃過這樣虧:

買的菌子是同一種,每一朵菌子看上去都很大,外表也沒什麼破損,但是,打回家清洗時發現,很多菌子要麼裡面已經壞了,要麼裡面長了很多蟲,只能一邊洗一邊丟……雖然說被蟲子咬過的菌子沒毒,如果蟲子太多,誰敢吃呢?

提醒:如果你對菌子不熟悉,也不知道如何選購,這時候你就要特別注意了,儘量買新鮮的野生菌,不要開的太大的菌子,選擇小穀朵的比較好!而且要把菌子翻過來看看底部是否腐爛。

▽▽▽

喜歡吃野生菌的朋友們,這些套路你都記清楚了嗎?別再花那冤枉錢了,記得要提醒你身邊的朋友們以後別上當了!

不懂菌,就不要自己去採購,尤其不要到外地去採購菌子,更不能在路邊收購菌子,錢多錢少是小事,一旦買到毒菌就麻煩大了,十個路邊買菌人十個後悔,沒一個不被騙。

編輯:老玩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