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管住嘴 邁開腿”,專家教你到底怎麼做?

俗話說, 減肥的第一步是:邁開腿, 管住嘴。 但關鍵是你真的知道怎麼做嗎?最新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結果公佈, 每100人中就有超過21人患有高血壓、10人患糖尿病、9個人屬於肥胖。 簡單的六個字到底怎麼做?專家一一指引。

合理膳食指引:少鹽少油少糖 日行6000步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像描繪

專家指出, 健康飲食, 最主要的原則是少鹽少油少糖, 重口味可糾正, 清淡飲食利健康。

少鹽, 由於咱們的機體要保持正常功用, 每日只需吃3克鹽就足夠了, 多則易引起高血壓疑問, 而考慮到口味習慣疑問, 專家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攝鹽量不超越6克, 而6克食鹽的體積也就占滿一個啤酒瓶蓋。 特別要提示的是, 假如配菜有鹹菜、醃制食物或許煮食時入了醬油, 鹽就要相應少放。 此外, 2歲前孩子食物中別加鹽, 2~3歲孩子日攝鹽要少於2克, 4~6歲兒童、7~10歲別離不能超越3克、4克。

少油, 油攝入過多會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建議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25~30克, 專家推薦每戶家庭配用控油壺, 定量用油。 而將油煎、炸、烤等烹調方式, 改為多煮、蒸、燜等, 也有助減油用量。

糖元素攝入過量會造成什麼問題呢?專家介紹, 首先會造成齲齒;第二, 會影響食欲;第三, 容易造成人的精神不振, 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第四, 糖攝入過量會轉化為脂肪慢慢地使人變胖。 因此專家建議, 煮菜時改用加醋, 來提升菜肴的鮮香味更好。

最利健康的餐盤裡, 到底該有些什麼?最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 平衡膳食模式就是“穀類+果蔬+豆類堅果+純能量食物=均衡營養”, 而吃動平衡, 就是每天保持日行6000步的運動量。

因此, 每天的膳食裡, 應包括穀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肉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 每週食物品種至少25種。

專家提醒, 多吃粗糧, 可增加飽腹感而利於減肥,

防止脂類吸收, 防治便秘、大腸癌, 粗糧, 是指相對于精米、白麵等細糧以外的食物, 主要包括全麥、糙米、小米、大黃米、高粱、大麥、燕麥、玉米、紫米、薏米、蕎麥和各種豆類等。 粗糧無論對於成人還是幼兒, 均有裨益。

引薦每人每天吃2份生果、3份蔬菜, 每份約等於200克,就比如一碗未加工的生蔬果或一碗已煮熟的蔬菜。不能以生果代蔬菜,因其糖分高,尤其是家中老幼、瘦身人士;也不能用果汁代替鮮果,會影響纖維素攝入。

有一種說法稱,吃碳水化合物易發胖,不利減肥,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耐以生存的物質。但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我們體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供給和儲存能量、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成分、節約蛋白質作用、抗生酮作用、解毒作用、增強腸道功能等。

通專家推薦每天人均吃米飯250~400克,如何量定呢?裝滿一個普通速食盒的米飯是三兩約150克。

每份約等於200克,就比如一碗未加工的生蔬果或一碗已煮熟的蔬菜。不能以生果代蔬菜,因其糖分高,尤其是家中老幼、瘦身人士;也不能用果汁代替鮮果,會影響纖維素攝入。

有一種說法稱,吃碳水化合物易發胖,不利減肥,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耐以生存的物質。但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我們體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供給和儲存能量、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成分、節約蛋白質作用、抗生酮作用、解毒作用、增強腸道功能等。

通專家推薦每天人均吃米飯250~400克,如何量定呢?裝滿一個普通速食盒的米飯是三兩約150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