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US News大學排名發佈者揭秘:中國留學生不懂排名

習慣了選擇現成答案的中國學生, “簡單粗暴”地把大學排名充當自己的對位元選項。 同時, 名校的示範效應, 搭建了中國高考之外的另一座獨木橋——留學去名校。

2017年7月18日應中國教育電視臺邀請, 我來到“留學為你來”欄目現場錄製有關國外大學排名的訪談節目。

1

英美大學的排名五花八門, 總體來說, 美國的US News排名、Princeton Review 排名、英國的《泰晤士報》排名、中國的上海交大排名等, 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大學排名系統。

在與業內留美專家莫老師、何老師交換意見時, 我覺得有必要突出一下大學排行榜的真正作用, 這其中莫老師概括得非常到位。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負責發佈美國大學排名及世界大學排名的高管人員, 很震驚地發現, 國內仲介、學生和家長對國外大學排名的依賴程度之高, 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莫老師援引這位媒體負責人的話, 說出了大學排名發佈者的真實意圖:

我們發佈美國大學和世界大學排名的目的, 只是給申請者提供一個觀察的角度, 讓他們開始尋找適合自己需求的大學。

這簡單而又意味深長的話, 幾乎揭示了世界上各種大學排名系統共同的秘密。

而此時, 我想到的, 是高考複習時常做的選擇題。 以“題海戰術”為“標配”的應試教育, 讓中國學生在有限的選項中做出選擇, 看似只是做了單選題、多選題, 而潛移默化中, 把大家的思維固定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裡。

習慣了選擇現成答案的中國學生, 似乎已經喪失了繼續探索、繼續思考的動力。

在留學擇校的問題上, 很多中國學生——甚至還有家長——其實都在像完成一道選擇題似的, “簡單粗暴”地把排名充當自己的對位元選項。

2

中國留學生對排名的片面理解, 說明我們確實缺乏思辨意識(辯證思維)的訓練。

英美教育的重要內容是Critical Thinking(思辨能力), 在英國大學裡甚至被設置為必修課。

我在英國留學時, 幾乎每門課的任課老師, 都要給學生佈置參考書單, 密密麻麻的, 不下20本。 沒有大量的閱讀, 就不可能有全面、透徹的領悟。 這種閱讀訓練, 其實是培養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的習慣, 而不拘泥於某個側面。

其實, 國外大學的不同排名系統, 恰恰提供了審視大學的多個觀察角度。 只可惜中國學生, 甚至留學仲介, 仍然苑囿於某個排名系統所提供的單一側面, 並作為選擇的唯一依據。

3

對排名的不同態度, 反映出不同的價值取向。

一般而言, 一個英國學生或美國學生選擇學校時, 會從感興趣的專業出發, 借助大學排名(包含專業排名), 鎖定專業美譽度突出的幾所大學, 然後參考諸如學校所在城市的經濟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等因素,最終做出符合自身意願的選擇。

而中國學生的思維方式這些年有所變化。曾經是“甩包袱”,把選擇權拱手讓給家長、留學仲介,往往會問:“您看我適合哪個專業?哪個大學?”

現在,中國學生會指著大學排行榜要求仲介:“除了前30的大學,都不要考慮。”

中國學生的上述兩種擇校觀,還是沒能突破對外在社會認同的依賴。很顯然,在個人國際化的前夕,我們再一次放棄了自我選擇、獨立決策的機會!

同時,對國外高校的“高消費”趨勢——非高排名大學不去,已經成為當下中國留學市場的主流。

在高考後沒能考取國內第一志願大學、轉向留學的考生,更容易有這樣的心態——堤內損失堤外補,高考不行,還有留學保底。

其實,即使是“寬進嚴出”的教育理念,排名高的國外大學,入學要求也不算低。

名校的示範效應,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崛起中的中國中產階層。

毫無疑問,社會精英的沽名釣譽,是上流社會的有意無意的暗示。這個幻象搭建了中國高考之外的另一座獨木橋——留學去名校。

從實踐中觀察,直至今天,中國留學生普遍不懂排名的作用,仍然將擇校的工具當作結論。擺脫對排名的依賴,才能增強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化。

文章推薦:

留學回國,你的英語怎麼還是中國味兒?馬雲支招!

知道真相你還留學嗎:誰說海歸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留學英國後才明白,馬雲為什麼說後悔建立阿裡巴巴

高考有必要複習一年嗎:我同意易中天老師的看法

然後參考諸如學校所在城市的經濟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等因素,最終做出符合自身意願的選擇。

而中國學生的思維方式這些年有所變化。曾經是“甩包袱”,把選擇權拱手讓給家長、留學仲介,往往會問:“您看我適合哪個專業?哪個大學?”

現在,中國學生會指著大學排行榜要求仲介:“除了前30的大學,都不要考慮。”

中國學生的上述兩種擇校觀,還是沒能突破對外在社會認同的依賴。很顯然,在個人國際化的前夕,我們再一次放棄了自我選擇、獨立決策的機會!

同時,對國外高校的“高消費”趨勢——非高排名大學不去,已經成為當下中國留學市場的主流。

在高考後沒能考取國內第一志願大學、轉向留學的考生,更容易有這樣的心態——堤內損失堤外補,高考不行,還有留學保底。

其實,即使是“寬進嚴出”的教育理念,排名高的國外大學,入學要求也不算低。

名校的示範效應,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崛起中的中國中產階層。

毫無疑問,社會精英的沽名釣譽,是上流社會的有意無意的暗示。這個幻象搭建了中國高考之外的另一座獨木橋——留學去名校。

從實踐中觀察,直至今天,中國留學生普遍不懂排名的作用,仍然將擇校的工具當作結論。擺脫對排名的依賴,才能增強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化。

文章推薦:

留學回國,你的英語怎麼還是中國味兒?馬雲支招!

知道真相你還留學嗎:誰說海歸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留學英國後才明白,馬雲為什麼說後悔建立阿裡巴巴

高考有必要複習一年嗎:我同意易中天老師的看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