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前谷歌工程師要用神經網路來“守護”你的心臟

Kardia

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心臟病更致命的疾病了。

2013年的資料顯示, 心臟病排在美國死亡原因之首, 每年大約616067人因心臟病而死亡, 幾乎占了總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

排名第二的才是癌症。

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 儘早發現仍然是拯救生命的關鍵, 但是這往往靠的是運氣。 目前最有效檢測的是使用EKG(心電圖)設備進行診斷, 但是這些設備除了使用體驗不友好之外, 而且還很笨重, 就連許多可擕式機器也並不輕巧, 比如靠電池供電的Holter監測儀。

可擕式心電監護儀的好處

由於種種不便, 以及較高的使用門檻, 大多數人往往會選擇去醫院做心電圖檢測。 但是, 這並不保證一定能發現心臟病的早期徵兆。

風險較高的患者往往希望能夠時刻監測自己的身體, 因此一個便攜而且易於使用的EKG設備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和其他的智慧硬體一樣, Zio、HeartCheck、QuardioCore等便攜型EKG設備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小。

比如AliveCor推出的Kardia, 可以安在手機的背面, 或者裝在口袋裡, 而售價只有100美元。 使用時, 只需要將幾根手指按壓在上面, 持續30秒的時間, 然後就可以在手機上生成醫療級別的心電圖。

Kardia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特別是考慮到它的體積。 不過, 它的更大用途在於處理並分析收集到的這些資料。

據雷鋒網瞭解, AliveCor使用了神經網路和演算法來識別心臟病的種種跡象, 這種方法可能會改變未來心臟病專家的診斷方式。

想要通過尺寸為3*1.5英寸的Kardia來改變心臟病學, 聽起來似乎難以置信, 但是AliveCor成功說服了投資者和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AliveCor最近剛剛獲得了來自Mayo診所和醫療設備製造商歐姆龍3000萬美元的投資。

斯坦福的遺傳學Michael Snyder認為, “他們顯然是這個領域的領導者”。 Kardia易於使用, 降低了上手門檻, 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測量, 而更加頻繁的檢測則提高了早期檢測到心臟病的可能性。 Snyder表示, Mayo診所和歐姆龍的投資說明“他們意識到這就是未來”。

用AI改變心臟病的診斷方式

Kardia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值得關注的其實是它背後的神經網路。 AliveCor目前有40員工, 其中 大多都有穀歌背景, CEO Vic Gundotra也是谷歌前高管。 Gundotra在介紹這個神經網路時表示, “我們建立了一個四層結構的神經網路。 四個卷積層(其中兩層是相互關聯的), 3000個參數, 我們用了7分鐘的時間來訓練它。 ”

Gundotra稱, 在使用Kardia一個月之後, 它就能夠為你的心臟創建一個完整資料庫, 這是一個資料驅動的模型, 可以檢測心臟的任何毛病。 而且這個神經網路並不僅僅是檢測心率變化那樣簡單, 它還能夠檢測心臟裡特殊的電傳導系統, 並自動分辨不同使用者的心電圖。

據雷鋒網瞭解, 到目前為止, AliveCor僅獲得了FDA檢測心房顫動(一種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批准, 而心房顫動是常見的中風早期徵兆。 “我們需要檢測的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這不需要12根EKG導聯線。 ”Gundotra說, “它的使用過程並不會產生不適, 就像每天刷牙一樣。 ”

但是, AliveCor開發的神經網路系統的功能並沒有止步於測試。 就算它不能判定具體的疾病, 但是它會在發現異常狀況時, 提醒使用者的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確切地說,它相當於心臟的“檢查引擎”。

Gundotra列舉了一個能夠展現Kardia用途的例子:

去年11月份,一名用戶在使用Kardia時,被檢測出異常狀況,系統在分析了上千份心電圖之後,判定這是同一個人,這名用戶被診斷為右束支傳導阻滯。“除非你恰巧在當天去了醫院,而你的醫生又恰巧給你做了心電圖檢測,否則不會即使發現(這一症狀),而我們的設備在當晚就發現了這一變化。”

除了患者之外,AliveCrowder還希望為醫生提供服務。想像一下被患者的心電圖資料淹沒的醫生,每天要為此花費大量的時間來一一查看分析。考慮到這一點,新的Kardia Pro軟體為醫生提供了心電圖資料的病例“儀錶板”,只有當資料異常時才會提醒醫生,將醫生從繁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到目前為止,AliveCor背後的人工智慧系統只能配合自家公司的硬體使用,但是該團隊願意向外界提供技術授權。可以預見,這種技術未來很可能會用於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甚至搭載感測器的智慧服裝。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檢測心臟將和測量體溫一樣容易。

via. Wired,雷鋒網編譯

提醒使用者的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確切地說,它相當於心臟的“檢查引擎”。

Gundotra列舉了一個能夠展現Kardia用途的例子:

去年11月份,一名用戶在使用Kardia時,被檢測出異常狀況,系統在分析了上千份心電圖之後,判定這是同一個人,這名用戶被診斷為右束支傳導阻滯。“除非你恰巧在當天去了醫院,而你的醫生又恰巧給你做了心電圖檢測,否則不會即使發現(這一症狀),而我們的設備在當晚就發現了這一變化。”

除了患者之外,AliveCrowder還希望為醫生提供服務。想像一下被患者的心電圖資料淹沒的醫生,每天要為此花費大量的時間來一一查看分析。考慮到這一點,新的Kardia Pro軟體為醫生提供了心電圖資料的病例“儀錶板”,只有當資料異常時才會提醒醫生,將醫生從繁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到目前為止,AliveCor背後的人工智慧系統只能配合自家公司的硬體使用,但是該團隊願意向外界提供技術授權。可以預見,這種技術未來很可能會用於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甚至搭載感測器的智慧服裝。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檢測心臟將和測量體溫一樣容易。

via. Wired,雷鋒網編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