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闖灘搏浪天地闊 風雨如磐砥礪行——聚焦防洪度汛中的三峽庫區“水上法庭”

頭伏已到, 烈日當空。 重慶市雲陽縣人民法院第一人民法庭的法官來到高陽鎮民沖村。 在碼頭邊, “水上法庭”的幹警們冒著近40攝氏度的高溫, 展開“便民訴訟、帶案普法”活動, 為當地出行不便的群眾帶來便利。

高陽鎮位於三峽腹地小江河畔, 大壩蓄水後, 轄區流域寬廣、江面壯闊, 形成“人工千島湖”。 移民搬遷時期, 這裡動遷人口多、淹沒實物多, 曾經一度被列為攻克百萬大移民難題的敏感區。

2010年9月, 駐地法庭根據後期三峽移民發展特點以及交通出行狀況, 決定開設“水上法庭”, 通過扛起的審判、流動的法庭,

直接服務300多平湖漁民和毗鄰水岸的3個村、800多村民的生產生活。

每年以漁船、渡船、安全巡邏船為載體, 法庭開庭審理涉水、涉漁、涉林、涉牧案件, 年均辦案達560餘件。 同時注重將審判和普法相結合, 讓一個聚集了不穩定因素的地區變成和諧平安區、綠色生態區。

當前正值長江主汛期, 三峽騰庫防洪頻繁調度, 基層法庭不辱使命, 在維護好自然生態中竭力保障好社會生態。 打硬仗、涉險灘、闖難關, 基層法庭用實際行動回答著什麼叫群眾觀念和創新思路:突破“最後一公里”, 首先讓信念通向“最後一公里”, 服務覆蓋“最後一公里”。 (饒國君 文/圖)

圖①:“水上法庭”辦案人員乘船渡江。

圖②:幹警在村民引領下涉灘進村查看現場。

圖③:“水上法庭”在庫區安全巡邏護漁船上開庭審案, 方便群眾訴訟, 減少漁民、村民舟車勞頓。

圖④:庭審結束後, 法警在碼頭協助村民安全上岸。

圖⑤:“水上法庭”幹警走向碼頭繼續乘船去下一地辦案。

圖⑥:在船上完成庭審後, 法官向漁民家的孩子贈送青少年普法讀本, 並向村民講解維權規則和訴訟程式, “帶案普法”親民利民。

本欄目郵箱:

yxfxjc@163.com

歡迎踴躍來稿

“帶案普法”親民利民。

本欄目郵箱:

yxfxjc@163.com

歡迎踴躍來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