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0歲失業,86歲陷入戀愛,她是103歲的好奇心女孩|笹本恒子

文:快哉風

「成名要趁早」, 這是世人的共識。 畢竟年輕的時候還有美好的肉體, 等到年紀漸長, 只能靠思想的內涵來吸引人了, 這可比視覺吸引要慢得多、難得多。

但是有這麼一個人, 她成名的年紀, 可能是大部分人活不到的年紀:96 歲。 而且, 她吸引人的不僅僅是漫長歲月積澱下來的魅力, 還有不輸年輕人的潮流外表。

一幅減齡的紅框眼鏡, 笑起來一口整齊的白牙和彎月一般的眼睛。 她的衣服你可能從來沒在商店裡看到過, 因為那是她自己設計的, 有時候是波西米亞風格的紋樣, 有時候是簡潔明快的紅黑配,

還有只能說是「笹本恒子風格」的衣服。

96 歲, 攝影師, 這兩個標籤的碰撞, 讓笹本恒子在那一年收穫了全球的震驚眼光。

恒子奶奶的臉上永遠掛著微笑, 眼睛彎彎似月牙

但對笹本恒子來說, 「成名」可能並不是那一年的大事, 因為, 她在 96 歲那年, 失戀了。

在恒子更「年輕」一些, 86 歲的時候, 她去法國旅行, 偶遇法國雕刻家查理斯, 兩人相見恨晚。 之後, 他們時常互通信件, 無話不談, 恒子覺得自己如同少女般, 又一次陷入了美妙的愛情中。

要不要表白?這是恒子漫長的人生當中第一次猶豫。

10 年之後, 96 歲的她終於鼓起勇氣主動表白, 給查理斯寄了一張聖誕卡片, 上面寫著「I Love You」。 遺憾的是, 次年 1 月, 法國就傳來了查理斯故去的噩耗, 恒子甚至不知道他有沒有收到自己的愛意。

經過這件事, 恒子更加堅定了「想做就做」的信念, 畢竟, 人生能有幾個十年?

86 歲, 恒子在一個常人不敢想的年紀戀愛了

今年, 恒子已經 103 歲了。 她的鏡頭見證了日本社會近一個世紀的變化:太平洋戰爭、「301 條款」、經濟泡沫、東京「3·11」大地震……笑眯眯的恒子通過攝影作品展現給我們的她的視角, 卻出人意料地厚重細膩。

恒子鏡頭下的藝妓學校|1951 年

女性受邀觀看淺草脫衣舞秀|1952 年

日本政治家淺沼稻次郎|1955 年

Soya 號南極觀測船|1956 年

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館|1962 年 | 恒子的鏡頭,見證了日本大半個世紀的變化

而她自己的人生,也一再被這股浪潮玩弄。相較于現在憤怒的年輕人所面對的失業率高、房價高、生活成本高等問題,恒子所經歷的,絕對更慘。

你沒有辦法想像,在 1930 年代的日本,恒子想要學畫畫是一件多麼「驚世駭俗」的事情。學校給女生安排的是「家政科」的課程,恒子決然輟學,自學畫畫。

25 歲的花樣年華,恒子又進入了被視為「下等工作」的新聞記者行業。憑著自己的美術功底,恒子的攝影作品構圖都有自己的風格。一年的鍛煉後,她順利加入專門為國外媒體提供新聞照片的「攝影協會」,成為日本史無前例的女性攝影師。

這個年紀,別的女生可能已經結婚,在家奶娃;但恒子為了找個好的攝影角度,爬上卡車車頂,操著一口蹩腳的英文與外國人搭話……恒子說:「有時會非常害怕,但又相當好奇,儘管有些東西我不喜歡,但還是很想要親眼看一看:我必須把它們拍下來,讓人們知道我看到了什麼。」

恒子贏得了整個攝影圈的尊重,從業 10 年時,舉辦了二戰後的第一個攝影展。

年輕時的恒子,哪怕攝影是下等職業,她也毫不在乎

如果說之前的三十年,恒子是在逆流前行,那麼在她年近半百、好不容易攀上浪頭的時候,第一波歷史的巨浪把她打了下來:受《日美安保條約》(它是日本從屬於美國的法律依據)的影響,日本雜誌社相繼倒閉,她失業了。

這個年紀,失業相當於退休。歎過、罵過、哭過之後,然後抱著遺憾度過晚年?這不是恒子——她丟開相機,重新拿起畫筆,開了一家服裝定制沙龍。憑藉自己獨到的眼光,「笹本設計室」生意火熱,一時無兩。

但是第二個浪頭馬上打來:機械化生產興起,成衣大量湧入市場,門店逐漸式微。

恒子愈戰愈勇,果斷關掉門店,開始學最時興的「歐美鮮花設計」。第二年,她儼然成了個中翹楚,還出版了《鮮花造型設計教室》,順便開課教授攝影技術。之後,她又把這方面的設計才能衍生到珠寶設計上。恒子說:「我花了比別人多三倍的精力來學習。」

憑藉自己在美術方面的獨特理解恒子的幾次工作轉型都很成功

和歷史的巨浪相搏,為了證明自己可以踏浪而行,多少有些賭氣;等浪潮平靜下來,1985 年,恒子還是選擇回到攝影師的行列,那時,她已經 71 歲。

恒子將早年拍攝的老照片整理出來,舉辦了一場《照亮昭和史的人們》攝影展,其中包含了大量日本少見的舊時景物。懷著「再一次攝影」的念頭,恒子用 6 年的時間記錄明治女性的故事,又在 1992 年出版了一本《璀璨的明治女性》。

如果說年輕時的攝影,是為了證明自己;邁入高齡後的攝影,似乎是在找回自己。恒子在出版《璀璨的明治女性》時說:「過去的女性,生活在極端苛刻的男尊女卑環境裡,即使那樣也能拼盡全力,讓才能之花綻放,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再次端起相機的恒子已經七十多歲,這些歷史積澱下來的老照片使她在日本一夜成名

她的作品很好,她的年齡也很驚人,但是讓恒子具有極大吸引力的,這兩點遠遠比不上,就是她對生活的高昂熱情。怪不得她最喜歡的繪畫作品,是梵古畫的《向日葵》。

2010 年,獨居的恒子摔了一跤,大腿骨折,昏迷近一天。醫生們勸她保守靜養,她卻堅持積極複健:「想做的事情一大堆,我要拍到心跳停止的那一天!」醫院裡的人都看呆了:「第一次遇見 97 歲了還那麼認真複健的人。」

「不管你幾歲,如果老想著,『我都這個年紀了』,那就完蛋了!」

笑眯眯的恒子這樣說。

Soya 號南極觀測船|1956 年

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館|1962 年 | 恒子的鏡頭,見證了日本大半個世紀的變化

而她自己的人生,也一再被這股浪潮玩弄。相較于現在憤怒的年輕人所面對的失業率高、房價高、生活成本高等問題,恒子所經歷的,絕對更慘。

你沒有辦法想像,在 1930 年代的日本,恒子想要學畫畫是一件多麼「驚世駭俗」的事情。學校給女生安排的是「家政科」的課程,恒子決然輟學,自學畫畫。

25 歲的花樣年華,恒子又進入了被視為「下等工作」的新聞記者行業。憑著自己的美術功底,恒子的攝影作品構圖都有自己的風格。一年的鍛煉後,她順利加入專門為國外媒體提供新聞照片的「攝影協會」,成為日本史無前例的女性攝影師。

這個年紀,別的女生可能已經結婚,在家奶娃;但恒子為了找個好的攝影角度,爬上卡車車頂,操著一口蹩腳的英文與外國人搭話……恒子說:「有時會非常害怕,但又相當好奇,儘管有些東西我不喜歡,但還是很想要親眼看一看:我必須把它們拍下來,讓人們知道我看到了什麼。」

恒子贏得了整個攝影圈的尊重,從業 10 年時,舉辦了二戰後的第一個攝影展。

年輕時的恒子,哪怕攝影是下等職業,她也毫不在乎

如果說之前的三十年,恒子是在逆流前行,那麼在她年近半百、好不容易攀上浪頭的時候,第一波歷史的巨浪把她打了下來:受《日美安保條約》(它是日本從屬於美國的法律依據)的影響,日本雜誌社相繼倒閉,她失業了。

這個年紀,失業相當於退休。歎過、罵過、哭過之後,然後抱著遺憾度過晚年?這不是恒子——她丟開相機,重新拿起畫筆,開了一家服裝定制沙龍。憑藉自己獨到的眼光,「笹本設計室」生意火熱,一時無兩。

但是第二個浪頭馬上打來:機械化生產興起,成衣大量湧入市場,門店逐漸式微。

恒子愈戰愈勇,果斷關掉門店,開始學最時興的「歐美鮮花設計」。第二年,她儼然成了個中翹楚,還出版了《鮮花造型設計教室》,順便開課教授攝影技術。之後,她又把這方面的設計才能衍生到珠寶設計上。恒子說:「我花了比別人多三倍的精力來學習。」

憑藉自己在美術方面的獨特理解恒子的幾次工作轉型都很成功

和歷史的巨浪相搏,為了證明自己可以踏浪而行,多少有些賭氣;等浪潮平靜下來,1985 年,恒子還是選擇回到攝影師的行列,那時,她已經 71 歲。

恒子將早年拍攝的老照片整理出來,舉辦了一場《照亮昭和史的人們》攝影展,其中包含了大量日本少見的舊時景物。懷著「再一次攝影」的念頭,恒子用 6 年的時間記錄明治女性的故事,又在 1992 年出版了一本《璀璨的明治女性》。

如果說年輕時的攝影,是為了證明自己;邁入高齡後的攝影,似乎是在找回自己。恒子在出版《璀璨的明治女性》時說:「過去的女性,生活在極端苛刻的男尊女卑環境裡,即使那樣也能拼盡全力,讓才能之花綻放,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再次端起相機的恒子已經七十多歲,這些歷史積澱下來的老照片使她在日本一夜成名

她的作品很好,她的年齡也很驚人,但是讓恒子具有極大吸引力的,這兩點遠遠比不上,就是她對生活的高昂熱情。怪不得她最喜歡的繪畫作品,是梵古畫的《向日葵》。

2010 年,獨居的恒子摔了一跤,大腿骨折,昏迷近一天。醫生們勸她保守靜養,她卻堅持積極複健:「想做的事情一大堆,我要拍到心跳停止的那一天!」醫院裡的人都看呆了:「第一次遇見 97 歲了還那麼認真複健的人。」

「不管你幾歲,如果老想著,『我都這個年紀了』,那就完蛋了!」

笑眯眯的恒子這樣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