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甘政辦發〔2017〕119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蘭州新區管委會, 省政府各部門, 中央在甘各單位:

《甘肅省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 現印發給你們, 請結合實際, 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7月15日

(此件公開發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6〕85號), 積極擴大新興消費、穩定傳統消費、挖掘潛在消費, 以改革創新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消費領域有效供給、補齊短板,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結合我省實際, 制定本實施方案。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消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 放寬市場准入,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 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 進一步推動民生改善, 促進服務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

1.堅持市場主導, 政策引導。

完善市場機制, 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 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 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加強政策引導, 改進服務管理, 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 營造競爭有序、平等參與的市場環境。

2.堅持整體統籌, 協調發展。 統籌產業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 強化協同發展, 推動優勢互補, 構建分工協調、佈局合理、優勢對接、多極支撐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3.堅持品質提升, 有效供給。 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 實施品質品牌戰略, 推行低碳綠色發展。 加強供給能力建設, 完善流通資訊網路, 努力增加服務種類, 優化供給。

4.堅持創新發展, 開放合作。 創新服務管理模式, 著力突破市場體系、服務模式、運行機制等影響產業發展的瓶頸障礙。

搶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 打造向西開放戰略平臺,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圍繞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 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供給, 不斷釋放潛在消費需求。

1.加速升級旅遊消費。

(1)加快全域旅遊發展。 制定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 按照“全域景區化、產業融合化、全民共用化”原則, 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實現旅遊產業特色化、旅遊服務規範化、遊客進出便利化和旅遊環境優質化, 全力打造全域旅遊品牌。 2018年底前, 創建14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力爭到2020年, 40個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中一半以上創建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加快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

加快制定發展休閒農業的指導意見, 大力發展休閒度假、養生養老、創意農業、特色美食、農事體驗、民俗展演、鄉村手工藝等旅遊專案, 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建設一批全國和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示範點, 改善休閒農業基地的種養條件, 實現特色農業加速發展、村容環境淨化美化和休閒服務能力同步提升。 積極創建國家級旅遊特色村、鄉村度假地、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和精品民宿。

(3)實施鄉村旅遊後備箱行動。 支持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在鄰近的重點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主要交通幹道旅客集散點等設立農副土特產品銷售專區, 帶動農副土特產品銷售。 開展旅遊電商萬村千店行動,

支持有條件的重點村建設旅遊扶貧電商平臺, 開展線上宣傳推廣、特產銷售、旅遊線路行銷。 到2020年, 全省建設100家“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示範基地”和200個鄉村旅遊扶貧電商示範村。

(4)加快發展自駕遊。 研究完善旅居車准駕管理制度, 指導督促各地依法辦理旅居掛車登記, 允許具備牽引功能並安裝有符合國家標準牽引裝置的小型客車按規定拖掛旅居車上路行駛。 認真研究具體措施, 做好旅居車營地用地政策銜接落實工作。

(5)推動體育教育與旅遊融合發展。 制定促進體育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開展多元體育運動, 發展時尚健康旅遊和戶外休閒旅遊, 集中打造一批戶外運動基地和系列戶外體育運動產品。 開發特色體育旅遊項目,推動體育健身休閒產業發展,構建絲路戶外旅遊長廊和多元戶外旅遊線路。制定關於開展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的實施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畫,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積極推動資源分享和區域合作,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牽頭單位:省旅遊發展委、省交通運輸廳、省體育局。

配合單位:省公安廳、省農牧廳、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2.創新發展文化消費。

(6)支援實體書店建設。實施“千里絲綢之路”公共服務場所出版物經銷點建設工程,鼓勵實體書店到旅遊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社區等公共場所開展出版物代銷業務。充分利用重大節日節慶,組織開展優秀出版物進軍營、進工廠、進社區展示展銷活動。支援實體書店進一步融入文化旅遊、創意設計、商貿物流等相關產業發展,努力形成集閱讀學習、展示交流、聚會休閒、創意生活等具備多元文化功能、佈局合理的複合式文化場所。

(7)積極開展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有效推進蘭州市、張掖市國家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推動全市文化消費總量、人均文化消費支出和消費滿意度實現較大幅度提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總結試點工作可供借鑒的做法和經驗,提煉具有推廣意義的經驗模式,並在全省範圍內推廣。

(8)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2017年在慶陽市等地區和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館、省圖書館、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讀者出版集團、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開展試點工作,2018年在全省文化文物單位全面推廣試點工作經驗,培育3—5支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團隊,打造3—5個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品品牌。

(9)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鼓勵娛樂行業豐富經營業態,增強體驗式服務,不斷拓展新型文化產業業態。以發展連鎖經營推動娛樂行業管理和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形成品牌和規模效應。支援民間社團、行業協會、生產企業、娛樂場所等合力打造遊戲遊藝競技賽事,以競技比賽帶動遊戲遊藝產品的研發推廣、經營業態的轉變和行業形象的提升。制定娛樂行業環境服務相關標準,開展服務環境分級評定工作,引導行業提高服務品質,優化環境佈置,提升規範化管理水準。

(10)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和支援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原創,建設敦煌、天水兩個動漫創意角本基地和蘭州動漫產業基地,打造以蘭州為核心,以隴東南地區和河西地區為兩翼的“一核兩翼”動漫產業基地。

牽頭單位: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文物局、省工信委。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3.大力促進體育消費。

(11)加快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引導體育類社團機構積極組織和承辦體育賽事活動。以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為切入點,完善“三大球”公共服務體系,夯實群眾基礎。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發展思路,通過聯辦、合辦的方式籌建甘肅專業足球、籃球、排球隊。發展職業三大球俱樂部,推動實現俱樂部地域化、產業化,暢通向職業俱樂部輸送人才管道,支持運動員、教練員職業化發展。

(12)提高體育場館使用效率。盤活存量資源,推動公共體育設施開放利用。全省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逐步向社會開放,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各級體育彩票公益金建設的室外健身場地和健身路徑,一律免費使用。繼續做好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工作,創造條件促進中小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館建設和運營,推行場館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

(13)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結合全省健身休閒產業實際,制定全省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實施意見。配套制定實施冰雪運動、山地戶外運動、航空運動等專項運動產業發展規劃。發揮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閒產業發展,不斷擴大健身休閒產業發展規模,增強發展潛力。

牽頭單位:省體育局。

配合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4.培育發展健康消費。

(14)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的多元辦醫格局。鼓勵社會辦醫,扶持社會資本優先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以城市二級醫院轉型、新建等多種方式,積極發展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等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和各類社會組織開辦公益性醫療保健服務機構,積極發展康復護理、老年護理、家庭護理等適應不同人群需要的護理服務和養老服務。

(15)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加強健康教育和養生保健科普宣傳,大力普及健康養生知識,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以防病治病為重點,積極開發和提供治療慢性病、防病保健強身、抗衰老益壽延年、美容化妝等所需的健康相關產品和服務。支持各級醫療機構開展健康諮詢、健康體檢、家庭簽約服務等健康服務,根據市場需求開展醫學美容、毛髮移植、中醫減肥等醫療保健服務。按照國家對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向全國推廣的部署,適時擴大我省試點範圍。

(16)創新和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和體制機制。重點推進各級醫養結合試點工作,探索多種形式的醫養融合發展模式。研究制定醫療機構老年人入住和護理等級等行業標準,規範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積極推進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鼓勵醫療機構利用閒置資源通過轉型、合作等形式探索開展為老服務。增強基層醫療機構為老服務能力,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形式,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持續的醫養結合服務。

(17)推進健康醫療旅遊發展。以發展中醫藥生態養生經濟、弘揚中醫藥生態養生文化為重點,全力推進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創新區建設。爭取建設國家級健康醫療旅遊示範基地。加快中醫藥旅遊生態園景區建設,鼓勵優勢行業、優勢企業和民間資金參與中醫藥生態保健旅遊開發,推進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專案)創建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加強中醫保健機構和旅遊企業的合作,深度挖掘中醫藥養生文化與旅遊的結合點,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產品。

(18)實施大健康產業行動計畫。貫徹落實《關於開展大健康產業行動計畫的實施方案》,總體按照構建六大經濟模式、三大產業體系、八大支撐體系和實施八大健康行動的“6388”大健康產業行動計畫的發展思路,到2020年,三大健康產業體系基本健全,大健康產業發展壯大,產值達到6000億元,成為引領和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旅遊發展委、省工信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農牧廳、省地稅局、甘肅保監局。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5.全面提升養老消費。

(19)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出臺落實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的政策性檔,全面清理、取消申辦養老服務機構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進一步降低養老服務機構准入門檻,增加適合老年人吃住行等日常需要的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20)充分挖掘閒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模式整合改造閒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將城鎮中閒置的廠房、醫院及事業單位改制後騰出的辦公用房,鄉鎮區劃調整後的辦公樓,以及轉型中的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培訓中心、療養院等各類機構,整合改造為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設施用房等養老服務設施,增加服務供給。對整合改造閒置社會資源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按照相關規定,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限,提供便利服務。符合相關政策條件的可享受社會辦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貼和稅費減免、水電氣熱費用優惠等政策扶持。

(21)建立健全老年人福利服務保障制度。全面落實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為特困、低保、計生特殊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於100元的標準發放服務補貼,用於購買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等養老服務。探索建立與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合作的長期護理社會保險、商業銀行長期護理保險、護理補貼、護理救助等相互銜接、互為補充的長期護理保障制度,增強老年人接受護理照料的支付能力。

牽頭單位:省民政廳、省人社廳。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計生委、甘肅保監局。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6.持續擴大教育培訓消費。

(22)深化國有企業所辦教育機構改革。按照中央深化國有企業所辦教育機構改革相關政策,積極引導省屬國有企業為所辦教育機構建設提供支援,不斷改善省屬國有企業職業(職工)培訓機構辦學條件。完善經費籌集制度,避免因企業經營困難導致優質職業(職工)培訓機構等資源流失,加強相關領域人才培養。加強教育培訓與“雙創”的有效銜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相關教育培訓實踐,為“雙創”提供更多人才支撐。

(23)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重點圍繞理工農醫、國家急需的交叉前沿學科、薄弱空白學科等領域,開展高水準、示範性的中外合作辦學。推動“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做實做強。支持引導高校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需求,深化與沿線國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支援甘肅中醫藥大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學院建立合作關係。

牽頭單位:省教育廳。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政府國資委。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以傳統實物消費升級為重點,通過提高產品品質、創新增加產品供給,創造消費新需求。

7.穩定發展汽車消費。

(24)加快汽車流通體系建設。結合我省實際,抓好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打破品牌授權單一模式,鼓勵發展共用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流通體系。嚴格落實二手車限遷政策,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

(25)開展汽車平行進口業務。依託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甘肅(蘭州)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和開放口岸,在條件較為成熟的地區申請開展汽車平行進口業務。

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配合單位:省工信委、省公安廳、省環保廳、省工商局。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8.培育壯大綠色消費。

(26)加強能效產品供給。將空氣淨化器、洗衣機等家用綠色淨化器具納入能效領跑者計畫,引導消費者優先購買使用能效領跑者產品。

(27)積極推廣綠色建材使用。加大節能門窗、陶瓷薄磚、節水潔具等綠色建材評價的推進力度,引導擴大綠色建材消費的市場份額。

(28)進一步擴大綠色產品供給。落實好綠色產品認證制度,通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體系,推廣節能環保技術產品。進一步改進綠色產品供給,落實綠色商品認證制度和標準體系,制定流通領域節能環保技術產品推廣目錄,推行綠色包裝和綠色物流。引導流通企業擴大綠色商品採購銷售,加快設施設備節能環保改造,在全省範圍內培育一批集節能改造、節能產品銷售和廢棄物回收為一體的綠色商場、市場和飯店。

牽頭單位:省工信委、省質監局。

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建設廳。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聚焦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吸引居民境外消費回流,通過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暢通流通網路、健全標準規範、創新監管體系、強化線上線下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營造便利、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同時兼顧各方利益,在實踐中探索完善有利於發展新消費、新業態的監管方式。

9.暢通城鄉銷售網路。

(29)加快城市配送中心建設。積極構建“一中心四樞紐五節點”現代物流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重要節點城市物流基礎設施佈局,完善城市分撥中心、共同配送中心和末端共同配送點三級網路建設。依託重要交通樞紐、物流集散地,規劃建設集交易、運輸、倉儲、配送、資訊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基地,促進幹線運輸與城市配送有效銜接。鼓勵商貿流通企業和連鎖超市等開展共同配送。加強公用型城市配送節點建設,支持社區、機關、學校、商務區和居民社區末端配送點建設,大力發展智慧快件箱,並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城市商業區、居住區、生產區、高等院校和大型公共活動場地等重點地區,規劃配建和改造港灣式配送停車和裝卸場地。加快蘭州東川、武威、平涼南等鐵路物流中心和蘭州東、武威、張掖綜合貨場提質升級,穩步推進其他既有貨場改造為城市配送中心。

(30)加強冷鏈物流建設。開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示範試點工作,完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提高冷鏈物流標準化水準。鼓勵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加快先進技術研發應用,擴大冷鏈物流覆蓋範圍、提高服務水準。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支持各類農產品生產加工、冷鏈物流、商貿流通企業及農業合作社建設和改造提升適應現代流通和消費需求的冷凍、冷藏、保鮮倉庫、冷鏈運輸車輛等設施。大力培育發展協力廠商冷鏈物流企業,實現冷鏈物流的社會化、規模化、集約化。加強冷鏈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全社會冷鏈運輸效率。

(31)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在目前八大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基礎上,再謀劃建設一批全國性、區域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力爭到2020年實現大市場所有市州全覆蓋。依託馬鈴薯、洋蔥、高原夏菜、中藥材等特色大宗農產品產地,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開展重點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力爭到2020年實現所有市州重點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主要縣區全覆蓋。繼續推進以縣鄉集貿市場為主,社區肉菜市場、活畜交易市場、農機農具交易市場為輔的縣鄉便民市場建設,2017年實現便民市場重點鄉鎮全覆蓋。

(32)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鼓勵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加強技術應用、優化消費環境、提高服務水準,由銷售商品向創新生活方式轉變,做精做深體驗消費。加強先進技術應用。引導企業逐步提高資訊化水準,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資料等資訊技術,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資訊流整合,積極開展全管道經營。支援實體零售企業參與農村電商發展助力扶貧。積極開展“甘肅製造”產品、地方特色產品、省內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等供需對接活動。緊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33)深入開展重要產品追溯示範建設。推進食用農產品、食品、藥品、農業生產資料、肉類、蔬菜、中藥材追溯體系建設。引導蘭州、天水擴大肉類、蔬菜流通追溯覆蓋範圍,推動其他市州開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鼓勵我省養殖、中藥材種植、飲片加工企業加入甘肅省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支持龍頭企業創立可追溯特色產品品牌,引導鼓勵省內電商平臺和電商企業創建可追溯產品專區,形成城鄉產品資訊暢通、線上線下有效銜接的全程追溯網路。對接國家標準,建立保障追溯體系長效機制,實現追溯資訊互通共用,形成追溯資料統一共用交換機制。

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蘭州鐵路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農牧廳、省質監局、省供銷社。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10.提升產品和服務標準。

(34)擴大“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實施範圍。將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實施範圍,由食品企業進一步擴大至日用消費品企業。

(35)擴大綠色產品供給規模和水準。持續提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三品一標”產品)總量規模和品質水準。

(36)加快標注體系和行業規範建設。積極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標準體系和行業規範建設,推動養老服務等認證制度,提升幸福產業的標準化水準。推進智慧家庭、虛擬/增強現實以及可穿戴設備標準應用實施。

(37)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加大對侵權假冒行為的打擊力度,圍繞關係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重點商品以及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加強部門間、區域間執法協作,打擊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侵權假冒行為,維護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牽頭單位:省質監局、省農牧廳、省工信委、省商務廳。

配合單位:省品質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省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的重要意義,切實強化組織領導,逐項抓好政策落實,確保各項措施見到實效。各地要將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地實際全力抓好落實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實現行業對接、規劃對接和上下聯動,共同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擴大有效供給,積極培育消費,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從人民群眾需求迫切的領域入手,重點推進幸福產業提質擴容和傳統實物消費升級,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服務需求,不斷釋放潛在消費能力。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流通網路、健全標準規範、創新監管體系等,全面推進放心消費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居民消費水準。

積極對接和爭取國家各項扶持政策,爭取國家加大對我省專案、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援力度。研究制定我省支持政策,從財稅、投資、創新等方面對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給予必要支持。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已設立投資基金的作用,激發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的參與熱情,建立多元化、多管道、多形式籌融資機制。加強城鄉規劃和土地使用等配套支持,確保專案有規可依、有地可用。

開發特色體育旅遊項目,推動體育健身休閒產業發展,構建絲路戶外旅遊長廊和多元戶外旅遊線路。制定關於開展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的實施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畫,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積極推動資源分享和區域合作,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牽頭單位:省旅遊發展委、省交通運輸廳、省體育局。

配合單位:省公安廳、省農牧廳、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2.創新發展文化消費。

(6)支援實體書店建設。實施“千里絲綢之路”公共服務場所出版物經銷點建設工程,鼓勵實體書店到旅遊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社區等公共場所開展出版物代銷業務。充分利用重大節日節慶,組織開展優秀出版物進軍營、進工廠、進社區展示展銷活動。支援實體書店進一步融入文化旅遊、創意設計、商貿物流等相關產業發展,努力形成集閱讀學習、展示交流、聚會休閒、創意生活等具備多元文化功能、佈局合理的複合式文化場所。

(7)積極開展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有效推進蘭州市、張掖市國家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推動全市文化消費總量、人均文化消費支出和消費滿意度實現較大幅度提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總結試點工作可供借鑒的做法和經驗,提煉具有推廣意義的經驗模式,並在全省範圍內推廣。

(8)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2017年在慶陽市等地區和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館、省圖書館、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讀者出版集團、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開展試點工作,2018年在全省文化文物單位全面推廣試點工作經驗,培育3—5支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團隊,打造3—5個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品品牌。

(9)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鼓勵娛樂行業豐富經營業態,增強體驗式服務,不斷拓展新型文化產業業態。以發展連鎖經營推動娛樂行業管理和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形成品牌和規模效應。支援民間社團、行業協會、生產企業、娛樂場所等合力打造遊戲遊藝競技賽事,以競技比賽帶動遊戲遊藝產品的研發推廣、經營業態的轉變和行業形象的提升。制定娛樂行業環境服務相關標準,開展服務環境分級評定工作,引導行業提高服務品質,優化環境佈置,提升規範化管理水準。

(10)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和支援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原創,建設敦煌、天水兩個動漫創意角本基地和蘭州動漫產業基地,打造以蘭州為核心,以隴東南地區和河西地區為兩翼的“一核兩翼”動漫產業基地。

牽頭單位: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文物局、省工信委。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3.大力促進體育消費。

(11)加快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引導體育類社團機構積極組織和承辦體育賽事活動。以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為切入點,完善“三大球”公共服務體系,夯實群眾基礎。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發展思路,通過聯辦、合辦的方式籌建甘肅專業足球、籃球、排球隊。發展職業三大球俱樂部,推動實現俱樂部地域化、產業化,暢通向職業俱樂部輸送人才管道,支持運動員、教練員職業化發展。

(12)提高體育場館使用效率。盤活存量資源,推動公共體育設施開放利用。全省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逐步向社會開放,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各級體育彩票公益金建設的室外健身場地和健身路徑,一律免費使用。繼續做好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工作,創造條件促進中小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館建設和運營,推行場館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

(13)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結合全省健身休閒產業實際,制定全省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實施意見。配套制定實施冰雪運動、山地戶外運動、航空運動等專項運動產業發展規劃。發揮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閒產業發展,不斷擴大健身休閒產業發展規模,增強發展潛力。

牽頭單位:省體育局。

配合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4.培育發展健康消費。

(14)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的多元辦醫格局。鼓勵社會辦醫,扶持社會資本優先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以城市二級醫院轉型、新建等多種方式,積極發展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等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和各類社會組織開辦公益性醫療保健服務機構,積極發展康復護理、老年護理、家庭護理等適應不同人群需要的護理服務和養老服務。

(15)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加強健康教育和養生保健科普宣傳,大力普及健康養生知識,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以防病治病為重點,積極開發和提供治療慢性病、防病保健強身、抗衰老益壽延年、美容化妝等所需的健康相關產品和服務。支持各級醫療機構開展健康諮詢、健康體檢、家庭簽約服務等健康服務,根據市場需求開展醫學美容、毛髮移植、中醫減肥等醫療保健服務。按照國家對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向全國推廣的部署,適時擴大我省試點範圍。

(16)創新和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和體制機制。重點推進各級醫養結合試點工作,探索多種形式的醫養融合發展模式。研究制定醫療機構老年人入住和護理等級等行業標準,規範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積極推進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鼓勵醫療機構利用閒置資源通過轉型、合作等形式探索開展為老服務。增強基層醫療機構為老服務能力,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形式,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持續的醫養結合服務。

(17)推進健康醫療旅遊發展。以發展中醫藥生態養生經濟、弘揚中醫藥生態養生文化為重點,全力推進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創新區建設。爭取建設國家級健康醫療旅遊示範基地。加快中醫藥旅遊生態園景區建設,鼓勵優勢行業、優勢企業和民間資金參與中醫藥生態保健旅遊開發,推進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專案)創建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加強中醫保健機構和旅遊企業的合作,深度挖掘中醫藥養生文化與旅遊的結合點,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產品。

(18)實施大健康產業行動計畫。貫徹落實《關於開展大健康產業行動計畫的實施方案》,總體按照構建六大經濟模式、三大產業體系、八大支撐體系和實施八大健康行動的“6388”大健康產業行動計畫的發展思路,到2020年,三大健康產業體系基本健全,大健康產業發展壯大,產值達到6000億元,成為引領和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旅遊發展委、省工信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農牧廳、省地稅局、甘肅保監局。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5.全面提升養老消費。

(19)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出臺落實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的政策性檔,全面清理、取消申辦養老服務機構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進一步降低養老服務機構准入門檻,增加適合老年人吃住行等日常需要的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20)充分挖掘閒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模式整合改造閒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將城鎮中閒置的廠房、醫院及事業單位改制後騰出的辦公用房,鄉鎮區劃調整後的辦公樓,以及轉型中的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培訓中心、療養院等各類機構,整合改造為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設施用房等養老服務設施,增加服務供給。對整合改造閒置社會資源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按照相關規定,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限,提供便利服務。符合相關政策條件的可享受社會辦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貼和稅費減免、水電氣熱費用優惠等政策扶持。

(21)建立健全老年人福利服務保障制度。全面落實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為特困、低保、計生特殊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於100元的標準發放服務補貼,用於購買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等養老服務。探索建立與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合作的長期護理社會保險、商業銀行長期護理保險、護理補貼、護理救助等相互銜接、互為補充的長期護理保障制度,增強老年人接受護理照料的支付能力。

牽頭單位:省民政廳、省人社廳。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計生委、甘肅保監局。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6.持續擴大教育培訓消費。

(22)深化國有企業所辦教育機構改革。按照中央深化國有企業所辦教育機構改革相關政策,積極引導省屬國有企業為所辦教育機構建設提供支援,不斷改善省屬國有企業職業(職工)培訓機構辦學條件。完善經費籌集制度,避免因企業經營困難導致優質職業(職工)培訓機構等資源流失,加強相關領域人才培養。加強教育培訓與“雙創”的有效銜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相關教育培訓實踐,為“雙創”提供更多人才支撐。

(23)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重點圍繞理工農醫、國家急需的交叉前沿學科、薄弱空白學科等領域,開展高水準、示範性的中外合作辦學。推動“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做實做強。支持引導高校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需求,深化與沿線國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支援甘肅中醫藥大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學院建立合作關係。

牽頭單位:省教育廳。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政府國資委。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以傳統實物消費升級為重點,通過提高產品品質、創新增加產品供給,創造消費新需求。

7.穩定發展汽車消費。

(24)加快汽車流通體系建設。結合我省實際,抓好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打破品牌授權單一模式,鼓勵發展共用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流通體系。嚴格落實二手車限遷政策,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

(25)開展汽車平行進口業務。依託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甘肅(蘭州)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和開放口岸,在條件較為成熟的地區申請開展汽車平行進口業務。

牽頭單位:省商務廳。

配合單位:省工信委、省公安廳、省環保廳、省工商局。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8.培育壯大綠色消費。

(26)加強能效產品供給。將空氣淨化器、洗衣機等家用綠色淨化器具納入能效領跑者計畫,引導消費者優先購買使用能效領跑者產品。

(27)積極推廣綠色建材使用。加大節能門窗、陶瓷薄磚、節水潔具等綠色建材評價的推進力度,引導擴大綠色建材消費的市場份額。

(28)進一步擴大綠色產品供給。落實好綠色產品認證制度,通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體系,推廣節能環保技術產品。進一步改進綠色產品供給,落實綠色商品認證制度和標準體系,制定流通領域節能環保技術產品推廣目錄,推行綠色包裝和綠色物流。引導流通企業擴大綠色商品採購銷售,加快設施設備節能環保改造,在全省範圍內培育一批集節能改造、節能產品銷售和廢棄物回收為一體的綠色商場、市場和飯店。

牽頭單位:省工信委、省質監局。

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建設廳。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聚焦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吸引居民境外消費回流,通過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暢通流通網路、健全標準規範、創新監管體系、強化線上線下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營造便利、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同時兼顧各方利益,在實踐中探索完善有利於發展新消費、新業態的監管方式。

9.暢通城鄉銷售網路。

(29)加快城市配送中心建設。積極構建“一中心四樞紐五節點”現代物流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重要節點城市物流基礎設施佈局,完善城市分撥中心、共同配送中心和末端共同配送點三級網路建設。依託重要交通樞紐、物流集散地,規劃建設集交易、運輸、倉儲、配送、資訊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基地,促進幹線運輸與城市配送有效銜接。鼓勵商貿流通企業和連鎖超市等開展共同配送。加強公用型城市配送節點建設,支持社區、機關、學校、商務區和居民社區末端配送點建設,大力發展智慧快件箱,並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城市商業區、居住區、生產區、高等院校和大型公共活動場地等重點地區,規劃配建和改造港灣式配送停車和裝卸場地。加快蘭州東川、武威、平涼南等鐵路物流中心和蘭州東、武威、張掖綜合貨場提質升級,穩步推進其他既有貨場改造為城市配送中心。

(30)加強冷鏈物流建設。開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示範試點工作,完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提高冷鏈物流標準化水準。鼓勵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加快先進技術研發應用,擴大冷鏈物流覆蓋範圍、提高服務水準。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支持各類農產品生產加工、冷鏈物流、商貿流通企業及農業合作社建設和改造提升適應現代流通和消費需求的冷凍、冷藏、保鮮倉庫、冷鏈運輸車輛等設施。大力培育發展協力廠商冷鏈物流企業,實現冷鏈物流的社會化、規模化、集約化。加強冷鏈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全社會冷鏈運輸效率。

(31)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在目前八大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基礎上,再謀劃建設一批全國性、區域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力爭到2020年實現大市場所有市州全覆蓋。依託馬鈴薯、洋蔥、高原夏菜、中藥材等特色大宗農產品產地,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開展重點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力爭到2020年實現所有市州重點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主要縣區全覆蓋。繼續推進以縣鄉集貿市場為主,社區肉菜市場、活畜交易市場、農機農具交易市場為輔的縣鄉便民市場建設,2017年實現便民市場重點鄉鎮全覆蓋。

(32)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鼓勵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加強技術應用、優化消費環境、提高服務水準,由銷售商品向創新生活方式轉變,做精做深體驗消費。加強先進技術應用。引導企業逐步提高資訊化水準,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資料等資訊技術,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資訊流整合,積極開展全管道經營。支援實體零售企業參與農村電商發展助力扶貧。積極開展“甘肅製造”產品、地方特色產品、省內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等供需對接活動。緊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33)深入開展重要產品追溯示範建設。推進食用農產品、食品、藥品、農業生產資料、肉類、蔬菜、中藥材追溯體系建設。引導蘭州、天水擴大肉類、蔬菜流通追溯覆蓋範圍,推動其他市州開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鼓勵我省養殖、中藥材種植、飲片加工企業加入甘肅省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支持龍頭企業創立可追溯特色產品品牌,引導鼓勵省內電商平臺和電商企業創建可追溯產品專區,形成城鄉產品資訊暢通、線上線下有效銜接的全程追溯網路。對接國家標準,建立保障追溯體系長效機制,實現追溯資訊互通共用,形成追溯資料統一共用交換機制。

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蘭州鐵路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農牧廳、省質監局、省供銷社。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10.提升產品和服務標準。

(34)擴大“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實施範圍。將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實施範圍,由食品企業進一步擴大至日用消費品企業。

(35)擴大綠色產品供給規模和水準。持續提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三品一標”產品)總量規模和品質水準。

(36)加快標注體系和行業規範建設。積極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標準體系和行業規範建設,推動養老服務等認證制度,提升幸福產業的標準化水準。推進智慧家庭、虛擬/增強現實以及可穿戴設備標準應用實施。

(37)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加大對侵權假冒行為的打擊力度,圍繞關係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重點商品以及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加強部門間、區域間執法協作,打擊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侵權假冒行為,維護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牽頭單位:省質監局、省農牧廳、省工信委、省商務廳。

配合單位:省品質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省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實施主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的重要意義,切實強化組織領導,逐項抓好政策落實,確保各項措施見到實效。各地要將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地實際全力抓好落實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實現行業對接、規劃對接和上下聯動,共同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擴大有效供給,積極培育消費,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從人民群眾需求迫切的領域入手,重點推進幸福產業提質擴容和傳統實物消費升級,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服務需求,不斷釋放潛在消費能力。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流通網路、健全標準規範、創新監管體系等,全面推進放心消費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居民消費水準。

積極對接和爭取國家各項扶持政策,爭取國家加大對我省專案、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援力度。研究制定我省支持政策,從財稅、投資、創新等方面對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給予必要支持。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已設立投資基金的作用,激發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的參與熱情,建立多元化、多管道、多形式籌融資機制。加強城鄉規劃和土地使用等配套支持,確保專案有規可依、有地可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