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些疾病不再是洪水猛獸了!多位醫生拿下了上海科技獎

眾所周知, 內分泌腫瘤病種繁多, 診治困難, 且致殘致死率高。 部分患者前來就醫時, 腫瘤往往已經處於進展期。 由於內分泌腫瘤在腫瘤細胞來源、發病機制、累及腺體、分泌激素和臨床表現方面差異較大, 給診治造成了很多困難, 亟需相應臨床診治新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衛慶教授團隊緊扣這一臨床需求, 以內分泌腫瘤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診治技術的建立和應用為重點,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團隊首次報導中國人群難治性高血壓中原醛症患病率為7.1%, 揭示內分泌腫瘤流行病學現狀,

即從少見疾病逐漸轉變為常見疾病。 同時, 團隊率先建立血尿間羥腎上腺素檢測方法, 使嗜鉻細胞瘤確診率從48%提高至92%, 對於推動我國內分泌腫瘤的臨床診治及基礎研究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

該團隊的《內分泌腫瘤發病機制新發現與臨床診治技術的建立和應用》榮獲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我國, 原發性腦腫瘤每年新發病約28萬例, 腦腫瘤發生率年增長1%-2%, 與此相應的是腦腫瘤的高致死率與高致殘率, 已居各類惡性腫瘤第四位, 是危害國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

手術聯合放化療是腦腫瘤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策略, 然而, 由於腦部手術和放療面臨高致殘風險,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因此, 建立有效的技術體系以實現腦功能區的精准定位、降低患者的致殘率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吳勁松教授領銜的團隊歷時20年, 探索建立了多項功能定位技術體系, 實現腦功能區的精准保護, 成功將腦功能區的腦腫瘤手術致殘率降低90%, 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近20000名患者從中獲益, 極大降低了患者致殘所帶來的巨大社會負擔, 專案《基於多模態腦功能定位的腦腫瘤精准手術與放射治療》榮獲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食管疾病傳統多採用外科手術治療, 創傷大、併發症多, 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團隊依託內鏡微創優勢, 從技術標準化、適應證擴展和併發症防治上開展系統研究,

世界首創多項內鏡新技術並推廣內鏡微創治療食管疾病。 2012年, 在德國第14屆世界消化內鏡大會上展示了內鏡手術技巧, 奠定了中國在世界消化內鏡微創切除領域的領先地位。 該團隊的“內鏡微創治療食管疾病技術體系的創建與推廣”專案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胰腺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腫瘤, 惡性程度極高, 被稱為“癌中之王”。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李茂全團隊針對晚期胰腺癌(APC)預後極差的難題, 進行了動脈內持續化療灌注(TAI)聯合物理治療長期探索, 闡明了與胰腺癌相關的發生、轉移機制, 取得滿意臨床療效, 並開發了相應檢測試劑盒。 成果已推廣到國內30多家三甲醫院, 使3000余例患者受益。

該團隊的“晚期胰腺癌介入綜合治療的相關策略、機制及應用產品研發”專案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

頭頸頜面部手術存在困難氣道發生率高、對麻醉要求特殊、圍術期重要臟器(尤其是肺和腦)損傷風險大等臨床問題。 劉伯承元帥就是為了防止藥物對大腦產生永久損傷而選擇在不麻醉的情況下做眼球摘除手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薑虹團隊探索了頭頸頜面部手術圍術期氣道管理新方法, 建立了複雜頭頸頜面部手術麻醉管理新策略, 深入研究了麻醉藥物對臟器功能的影響及機制, 提出了臟器保護新思路。 該團隊的“頭頸頜面部手術麻醉策略與圍術期臟器保護的研究和應用”專案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國約有1.2億慢性腎臟病(CKD)患者, 並最終將導致尿毒癥, 而我國每年尿毒癥患者透析支出高達2400億。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陳以平項目組自上世紀80年代起, 開展了中醫藥治療CKD臨床規範化和作用機理等系列研究, 形成了“斡旋三焦法論治CKD”學術理論, 促進了學科的發展。 陳以平專案組的“斡旋三焦法治療慢性腎病的臨床應用與機制研究”專案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動脈疾病嚴重威脅生命健康, 包括主動脈弓中斷、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等多種疾病, 夾層破裂後致死率高達90%。 覆膜支架微創介入治療手術成功率可達95%。

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常兆華團隊成功開發出了國際上第一個術中支架、國內第一個胸主動脈支架和腹主動脈支架, 挽救了3萬多名患者的生命,並通過替代進口產品而顯著降低病人經濟負擔(約50%)。推動我國躋身世界大血管治療領域一流行列。該團隊的“主動脈疾病微創治療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胰腺癌晚期放化療不敏感,目前無有效療法,3年生存率小於1%。胰腺癌的中醫基本病機為“濕熱蘊結”,以清胰化積方(QYHJ)為治療基本方。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劉魯明團隊明確了QYHJ治後胰腺癌患者帶瘤生存的關鍵機制,通過對關鍵機制和處方中有效作用成分研究,提高了辨證論治精准度。成果已納入了國家中醫臨床指南,用於指導全國胰腺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該團隊的“中醫藥治療胰腺癌長期帶瘤生存的作用及機制”專案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國約有9300萬人攜帶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約2000萬例。乙肝病毒是肝炎、肝硬化與肝癌的主要原因。

上海交通大學崔大祥團隊利用納米粒子標記與納米效應的優勢,發明了針對乙型肝炎發病初期、肝硬化與肝癌變的全程監測方法與診斷試劑及器械,對提高乙肝患者的早期診斷水準,全病程中療效監測,指導治療用藥以及早發現肝臟癌變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該團隊的“基於納米技術的乙肝病毒及肝病全程的快速偵檢技術與應用”專案獲得技術發明一等獎。

挽救了3萬多名患者的生命,並通過替代進口產品而顯著降低病人經濟負擔(約50%)。推動我國躋身世界大血管治療領域一流行列。該團隊的“主動脈疾病微創治療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胰腺癌晚期放化療不敏感,目前無有效療法,3年生存率小於1%。胰腺癌的中醫基本病機為“濕熱蘊結”,以清胰化積方(QYHJ)為治療基本方。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劉魯明團隊明確了QYHJ治後胰腺癌患者帶瘤生存的關鍵機制,通過對關鍵機制和處方中有效作用成分研究,提高了辨證論治精准度。成果已納入了國家中醫臨床指南,用於指導全國胰腺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該團隊的“中醫藥治療胰腺癌長期帶瘤生存的作用及機制”專案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國約有9300萬人攜帶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約2000萬例。乙肝病毒是肝炎、肝硬化與肝癌的主要原因。

上海交通大學崔大祥團隊利用納米粒子標記與納米效應的優勢,發明了針對乙型肝炎發病初期、肝硬化與肝癌變的全程監測方法與診斷試劑及器械,對提高乙肝患者的早期診斷水準,全病程中療效監測,指導治療用藥以及早發現肝臟癌變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該團隊的“基於納米技術的乙肝病毒及肝病全程的快速偵檢技術與應用”專案獲得技術發明一等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