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揚州退伍軍人返鄉創業高桂祥:富了村民美了鄉村

原標題:高桂祥:富了村民美了鄉村

初見高桂祥, 個子不高, 膚色黝黑, 這位樸實的鄉下漢子, 憑著在部隊養成的一股韌勁和永不言棄的軍人精神, 經過多年的打拼, 在水產養殖和村支書工作上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績。 由他領銜成立的南湖青蝦合作社, 如今已形成1300多畝養殖水面、15畝繁殖池、年產值500多萬元的規模, 成為廣洋湖鎮“雙扶雙帶”、“自主創業”工程的一顆璀璨明珠。 如今的南湖村

1999年, 高桂祥復員退伍後, 跟隨在上海創業的岳父打理事務, 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可軍人天性的他, 始終渴望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2005年, 他毅然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 帶著妻兒回到家鄉廣洋湖鎮南湖村, 決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南湖村沒有一畝耕地, 只有1300多畝水面灘地。 俗話說“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高桂祥堅信自己一定能從水中找到一條致富之路。 他承包了50畝水面養殖螃蟹, 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由於知識和經驗的不足, 養殖一開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難, 不服輸的他第二年又從頭再幹。 他不斷摸索總結經驗, 積極參加水產部門舉辦的養殖培訓班, 訂閱專業刊物, 學習水產養殖專業知識, 並結合自己的養殖實踐在幹中學、在學中幹, 養殖效益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 他通過查閱資料及結合實踐, 探索出一種魚蝦蟹混養的模式。

在原來放養魚蟹數量的基礎上, 冬季每畝再投放5—8斤青蝦苗, 到來年5—6月份可多產40多斤的優質青蝦。 這種養殖模式不僅降低了病蟲危害, 還能在有限的養殖水面提高效益。

他深知, 作為一名黨員、一位村幹部, 有責任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多年的養殖市場經驗告訴他, 南湖村群眾要致富, 靠單一粗放的養殖模式不行, 靠分散經營、單打獨鬥無法抵禦市場的風險。 發揮本地青蝦養殖的產業優勢, 成立南湖青蝦合作社, 成為他奮鬥的方向。 他邀請縣委農工辦、鎮農經站的同志, 到村裡宣講相關法規, 請水產專家到現場指導, 並帶頭將自己承包的50畝水面進行混養示範, 使群眾打消了顧慮、增強了信心。 合作社成立後,

他對入社的養殖戶實行統一供應種苗、統一進購飼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市場銷售, 既保證了養殖品種的不斷改良、降低了飼料成本, 又避免了商販亂殺價現象, 更為創建生態養殖示範園區奠定了基礎。 看到入社有這麼多的好處, 不僅本村的養殖戶積極要求加入, 周邊的養殖戶也紛紛申請入社。

自2010年走上村支部書記崗位後, 高桂祥始終把為群眾謀福利作為己任。 在他的帶領下, 該村先後投入400多萬元新建農橋5座, 改建莊橋6座, 新建公廁11座、泵站1座, 修築水泥路4000米, 農電改造剛結束。 隨著這些民生工程的相繼實施, 現在的南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鮑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