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考備考:中考歷史專題知識歸納複習

中國近現代史

專題一:侵略與反抗

專題二:近代化的探索

專題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史

專題四:新中國風雨六十年

世界近現代史

專題一: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史

專題二:資本主義發展史

專題三:國際格局的演變

專題四:三次科技革命

專題五:重要會議、重要組織

專題六:二次世界大戰專題

湖南省衡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組編

2013年3月

中國近現代史

專題一:侵略與反抗

一、五次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1840.6—1842.8, 簽訂《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0—1860.10, 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簽訂《馬關條約》, 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 簽訂《辛丑合約》,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5、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抗日戰爭):

①1931—1937年,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 日本發動局部侵華戰爭。

②1937—1945年,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二、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歸類

1、割地:

①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

②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去臺灣、澎湖列島等。

2、賠款

①《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元

②《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

③《辛丑合約》賠款4.5億兩白銀

3、開埠通商

①《南京條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權。

②《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最西端)、蘇州、杭州為商埠。

4、攫取中國的特權

①《南京條約》:規定了協定關稅權。

②《馬關條約》:日本首先取得開設工廠的特權。

③《辛丑合約》:列強取得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權

5、有突出特徵的條約

①《南京條約》: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②《璦琿條約》:割地最多。

③《馬關條約》:最能體現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的特點

④《辛丑合約》:賠款最多;體現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三、列強侵華罪行

1、兩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並焚燒圓明園。

②八國聯軍侵華期間,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 燒殺搶掠, 無惡不作。

2、鎮壓中國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槍隊”(華爾), 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②組成八國聯軍,

鎮壓義和團運動;

③抗戰勝利後, 美國扶蔣反共

3、製造大屠殺:

①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1894年日本製造了旅順大屠殺;

②抗日戰爭期間, 1937年日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

4、製造事變:1931年九•一八事變(瀋陽);1937年七七事變(北京盧溝橋);1937年八•一三事變。

四、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眾的鬥爭

(1)1851年到1864年, 洪秀全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國運動

(2)1899至1900年, 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3)1931年9•18事變後, 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入侵(楊靖宇)。

2、愛國官兵的英勇鬥爭

(1)禁煙運動: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偉大起點。

(2)鴉片戰爭:關天培在虎門, 英勇犧牲。

(3)邊疆地區危機: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

(4)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戰役中,

鄧世昌英勇戰鬥, 與艦同沉。

(5)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6)1937年七七事變, 盧溝橋守軍(二十九軍)英勇抗擊日軍進攻。

(7)1937年9月, 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一一五師英勇抗擊日軍。

(8)1938年春, 中國軍隊在山東台兒莊與日軍激戰。

(9)1940年8月起, 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發動百團大戰。

3、學生運動

1919年, 五四愛國運動, 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專題二:近代化的探索

一、近代中國人民的探索

1、洋務運動(地主階級洋務派, 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①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 清朝內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

③目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維護清朝統治

④主張(口號):師夷長技(自強、求富)。

⑤洋務活動: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建海軍;興辦新式學堂。 ⑥破產:甲午中日戰爭中, 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⑦失敗原因:沒有觸動封建制度的根基。

⑧評價: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但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為中國近代化開闢了道路。

2、維新變法(資產階級維新派, 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①背景:民族危機的加重;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

③主張:學習西方, 實行君主立憲制, 進行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以挽救民族危機。

④過程: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序幕)、成立強學會(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標誌)、頒佈《定國是詔》(變法開始)、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⑤失敗原因:脫離群眾和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⑥意義與啟示: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傳播,具有愛國和進步作用。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①背景:國際(《辛丑合約》簽訂,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國內(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孫中山、宋教仁、黃興等

③主張:民族、民權、民主,三民主義為綱領,試圖以革命手段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④革命活動:成立興中會;建立中國同盟會,提出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武昌起義;建立中華民國;頒佈《臨時約法》。

⑤失敗標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敗因:主觀是資產階級軟弱妥協性;客觀是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⑥意義啟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它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辛亥革命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當時中國是行不通的。

4、新文化運動(激進的資產階級知識份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①背景:政治(帝國主義加緊侵華,軍閥混戰)、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與尊孔復古逆流尖銳衝突)

②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③主張: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

④開始標誌: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

⑤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

⑥意義: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二、不同階級、階層提出的救國方案和主張

1、地主階級

(1)新思潮的萌發

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張謇提出“實業救國”。

(2)地主階級洋務派

以奕訢、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代表,“自強”“求富”向西方學習,維護清王朝,客觀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為中國近代化開闢了道路。

2、資產階級

(1)資產階級維新思想

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反對專制(維護清王朝)、倡西學興民權、發展資本主義。

(2)資產階級革命思想

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統治,提出三民主義思想,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3)資產階級激進派

提倡民主和科學,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鬥爭,衝擊了封建主義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

三、歸結學習中國近代史的感想:

1、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列強侵華的屈辱史,它警醒我們,落後就要挨打,青年學生應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2、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爭史,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強不息,不畏強暴的民族,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3、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階級、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自身的階級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不能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專題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史

一、創建過程

(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歷史條件:①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②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幹部和組織條件。

2.內容:①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奮鬥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實現共產主義;中心工作是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②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並決定建立黨的地方組織。

3.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二)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內容——制定黨的革命綱領:最高綱領是建設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二、重要會議

(一)黨的創建時期

1.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中國共產黨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黨的革命綱領。

3.中共“三大”(1923),確立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

(二)土地革命時期

1.八七會議(1927、8、7,漢口)

(1)內容:①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②通過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③決定發動秋收起義。

(2)意義: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轉捩點。

2.遵義會議(1935)

(1)內容:①解決博古等人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義: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革命的關鍵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捩點。

3.瓦窯堡會議(1935):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三)抗日戰爭時期

1.洛川會議(1937):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決定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即人民戰爭路線),決定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

2.中共“七大”(1945,延安)

(1)內容:①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報告,提出廢除國民黨一党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②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③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2)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四)解放戰爭時期

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949,河北平山縣西柏坡)

(1)內容:①提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開始城市領導鄉村時期;②指出黨的總任務是迅速恢復發展生產,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③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糖衣炮彈”的進攻。

(2)意義: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9,北平)

內容:①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新中國的名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②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③確定了國旗、代國歌、首都、紀年方法。④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五)新中國成立後

1.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

內容: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②選舉國家主席,任命國務院總理。

2.中共“八大”(1956)

(1)內容:①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②提出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③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

(2)意義:為我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党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3.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1)內容:①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②總結了建國以來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拋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左”的錯誤方針,全面糾正“左”傾錯誤,作出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③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

(2)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4.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5.中共“十三大”(1987):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並制定了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6.中共“十四大”(1992):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中共“十五大”(1997):提出並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8.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三、武裝鬥爭

(一)重要革命戰爭

1.北伐戰爭: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與國民黨實行政治合作的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2.抗日戰爭: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共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勝利。

3.解放戰爭: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4.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至1953年,中國人民發揚了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二)軍隊建設

1.北伐戰爭中,以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為骨幹的葉挺獨立團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

2.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共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3.1927年“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提出著名論斷“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4.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5.抗戰開始後,根據國共兩黨協定,西北主力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南方八省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

6.解放戰爭至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7.抗美援朝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人朝作戰。

8.新中國成立後,對軍隊進行整編,成立多兵種合成部隊。

9.1955年實行義務兵役制、軍銜制。

10.進入新時期後,人民解放軍進一步加強了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

(三)軍事路線和方針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①八七會議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②紅軍四次反圍剿採取的是運動戰。

2.抗日戰爭時期:以分散兵力,打遊擊戰。反“掃蕩”中創造了地雷戰、地道戰等靈活戰術。

3.解放戰爭時期:①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法;②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西北人民解放軍採取了“蘑菇”戰術。③1947年,人民解放軍以主力打到外線去,以中原為突破口開始全面反攻;④1948年解放軍實行戰略決戰,且將敵人主力殲滅于長江以北。⑤1949年渡江戰役後,繼續追殲殘敵,解放全國。

(四)重大戰事

1.五次反“圍剿”:1930年至1934年,前四次反“圍剿”取得勝利,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紅軍長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扼殺革命的企圖。

3.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4.百團大戰:1940年,是抗日戰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增強了人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5.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1947年,殲滅國民黨軍隊3萬餘人,粉碎了對陝北解放區重點進攻。

6.孟良崮戰役:1947年,全殲國民黨軍隊整編七十四師,粉碎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7.人民解放軍突進中原:1947年6月,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8.遼沈戰役:1948年9月至11月,殲敵47萬多人,解放了東北全境,人民解放軍人數在數量上取得了優勢。

9.淮海戰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殲敵55萬多人,是近代以來殲敵數量最多的,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10.平津戰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殲敵52萬多人,解放了華北全境。

11.渡江戰役:1949年4月21日—23日,標誌著國民黨統治在大陸的結束。

四、探索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2.八七會議:中共認清了中國革命的基本方向,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3.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實踐上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問題。

(二)中國共產黨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

1.中共“八大”正確地指出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任務,制定了正確的經濟建設方針。

2.1958年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又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誤人歧途。

3.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偉大轉折,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和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4.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5.中共“十三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制定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6.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的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中共“十五大”提出並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8.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三)中共在領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過程中的挫折及糾正

1.1923年,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失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過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共產國際指導下,中共宣導建立革命統一路線,掀起了國民大革命。

2.1927年大革命失敗。中共認識到必須要掌握革命的領導權,掌握革命的武裝,開始發動武裝起義。

3.1927年以奪取中心城市為目標的起義失敗後,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4.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中共開始走向成熟。

5.1958年黨中央發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這場運動使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損害了農民生產積極性。1960年黨中央全面調整國民經濟。

6.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全面拋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左”傾錯誤。

五、党的建設

(一)思想建設

1、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

(1)1927年八七會議糾正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給思想混亂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

(2)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3)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4)1945年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了重要準備。

(5)1945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告誡全黨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提出“兩個務必”的重要論斷。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

(1)1951年開展三反運動,純潔了幹部隊,抵制了腐朽思想的侵蝕

(2)1957年開展整風運動,把反官僚主義放在第一位。

(3)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確定了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

(4)1992年十四大高度評價了鄧小平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提出用這一理論武裝全黨。

(5)1997年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6)2002年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二)作風建設

1.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展整風運動。通過整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戰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2.1949年在西柏坡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還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 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

3.1951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國家機關和企業中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國家高級幹部劉青山、張子善墮落成大貪污犯被處決。三反運動教育了幹部的大多數,挽救了一批犯錯誤的同志,純潔了幹部隊伍,抵制了資產階級的腐蝕,從而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4.1957年中共在全黨重新進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義、反宗派主義、反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通過整風使全黨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以利於社會主義建設。

(三)理論建設

中國共產黨先後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在實踐中堅持捍衛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從領導民主革命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形成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光輝思想。

①請指出這一光輝思想是什麼?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

②指出毛澤東思想關於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是什麼?概述這一理論內容。

“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這一理論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標誌著毛澤東思想已經開始形成。內容是:在党的領導下,將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三者結合起來。

③指出中共找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原因?對鄧小平理論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會議有哪些?

原因:對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分析、對世界形勢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認識、總結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會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形成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思想、1982年十二大最早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7年正式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基本路線並提出三步走戰略、1992年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十五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六、農民問題

1、土地革命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4)

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開展以“依靠貧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路線的土地革命。

2、解放戰爭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79)

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1947年頒佈《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剝削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建國初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08)

1950年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4、社會主義改造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17)

政府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運動,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走社會主義道路。通過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化為公有制,從根本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5、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23)

依據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即“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由此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提高公有化程度,擴大公有化規模,結果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60年中央開始全面調整國民經濟,加強農業生產,堅決糾正“共產”風。

6、文化大革命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31)

由於過分強調以“以階級鬥爭為綱”,農業生產停滯不前,後在周恩來和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國民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

7、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34)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和集體經濟,推動了農業的發展。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發展。

七、統一戰線

(1)革命統一戰線

①標誌: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

②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③作用:領導開展國民革命,推動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

④破裂: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蔣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①背景原因: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②目的:團結一切愛國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

③過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誌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9月,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④作用:成為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

(3)國共兩黨關係變化及啟示

時期 關係 原因 影響

大革命時期

(1924-1927) 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務 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

土地革命時期

(1927-1937) 分裂 蔣介石等叛變革命,鎮壓人民 導致大革命失敗,形成十年內戰的局面

抗日戰爭時期

(1937-1945) 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取得抗戰勝利,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新

解放戰爭時期

(1945-1949) 分裂 國民黨在美國支持下發動全面內戰 給全國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形成臺灣海峽兩岸長期分裂對峙的局面

啟示:

①國共兩黨合則有利於民族的興旺和崛起,分則給中華民族帶來戰爭和災難。(或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或兩黨合則國興,兩黨分則民族和人民不幸)

②國共兩黨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兩黨兩次合作,沉重打擊了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

③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共兩黨應以民族利益為重,實現第三次合作,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專題四:新中國風雨五十年

一、新中國經濟建設成就

(1)1949—1952年。①表現:1952年國家財政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②原因:a、新中國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2)1953—1957年(一五計畫期間)。①一五計畫的主要內容和重點: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②成就表現:a、工業:鞍鋼、瀋陽機械、長春汽車、東北工業基地形成;b、交通運輸:武漢長江大橋、川藏、青藏、新藏公路。③成就主要原因: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計畫的實施。

(3)1956—1966年(探索社會主義時期)。成就表示:a、大慶油田建成,結束了靠“洋油”的時代;b、新興工業,如電子、航太、原子能工業從無到有。

(4)1978年以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①成就表現:a、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全面振興,糧棉產量大幅度增大,鄉鎮企業迅猛發展(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為現代化開闢了新路。b、工業方面,基本建設和技術革新取得重大發展。c、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實現三級跳,總體達到小康水準。②成就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

(5)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a和平、穩定的政治環境;b中共領導下符合國情的正確策略;c廣大勞動者不懈的努力。

二、新中國政治建設成就

(一)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政權(1949—1953)

1、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a、時間1949年9月;b、地點:北平;c、內容:P2;d、意義:為新中國的成立作了多方面準備。

2、開國大典:a、時間:1949年10月1日;b、意義:(國內)P4。

3、政權的鞏固:(1)西藏和平解放a、時間:1951年;b、主要人物:阿沛•阿旺晉美;c、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

4、土地改革:a、時間:1950—1952年;b、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c、主要檔:《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d、意義:P13。

5、抗美援朝:a、背景:P7;b、口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c、持續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d、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議上簽字;e、人物:彭德懷、中國人民志願軍、黃繼光、邱少雲;f、影響:P10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改造的內容:個體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

2、改造的方式:建立合作社,贖買。

3、改造的目的:實現把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

4、改造的意義:標誌著我國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召開時間:1954年9月。

2、主要內容:通過1954年《憲法》。

3、1954年憲法:a、性質:社會主義性質;b、意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四)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民主與法制

1、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劉少奇案)。

2、1982年憲法頒佈實施(第四部)。a、1982年憲法的評價,新時期一部比較完善的憲法;b、其它單行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c、頒佈實施的意義:①反映了我國法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②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不斷提高,依法辦事逐漸成為人們共識;③我國逐漸向依法治國的道路邁進。

(五)民主政治建設給我們的啟示

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2、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三、新中國的農村政策

(一)土地改革

1、背景:P12;2、時間:1950—1952年;3、內容:P12;4、結果:農民獲得了生產資料,消除了剝削,農民解放;5、影響:P13。

(二)對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1、背景:分散經營,不適應社會化要求,影響農業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的需要。

2、形式:把分散農民組織起來,建立農業合作社。

3、實質:改農民土地所有制為土地公有制。

4、作用: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發展。

(三)農村人民人民公社化運動(見下面八)

(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背景:人民公社已經不適應農村生產的發展。

2、形式:把集體土地長期承包給農民耕種,農民自主經營。

3、影響:a、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b、使農業朝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

4、實質:改計劃經濟體制為市場經濟體制。

(五)黨和政府調整農村政策的原因和啟示

1、原因:a、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b、從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出發。

2、啟示:a、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三農”問題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問題。

四、新中國祖國統一大業

(一)一國兩制的提出

1、時間:改革開放後;2、目的: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3、人物:鄧小平;4、含義:P60;5、作用:a、為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b、為香港澳門的回歸開闢了途徑。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

1、背景:a、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b、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2、時間: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3、參與政府:中英、中葡。4、區旗區微:P64。5、意義:P62。

(三)臺灣問題

1、近代史上的臺灣問題和當代臺灣問題產生的原因。P65

2、新中國成立後對台政策的變化。a、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b、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並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c、1995年,江澤民提出對台“八項主張”。

3、新中國成立,兩岸關係的變化。a、1987年台當局被迫放棄“三不”政策,打破了被隔絕狀態,兩岸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b、1990年臺灣海基會成立,1991年大陸海協會成立,並不“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c、1992年“汪辜會談”。①地點:新加坡;②人物:汪道涵、辜振甫;③內容: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④影響:海峽兩岸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4、海峽兩岸的交往。a、交往日益密切的原因:①党和政府對祖國統一大業的推進和採取的政策;②有共同的語言、文字、共同的傳統文化;③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華民族。b、交往的具體表現:①經濟P67;②文化旅遊;c、兩岸交往的感想和啟示:①祖國統一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兩岸人民共同心願,②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五、新中國的外交成就

(一)20世紀五十年代外交

1、新中國的外交方針:和平、獨立、自主

2、成就表現:a、建國第一年,同蘇聯等17個社會主義國家建交,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①提出時間:1953年底;②參與國家:印③具體內容:(1)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內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處。④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c、1954年新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d、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宣導萬隆精神。

(二)20世紀七十年代外交成就

1、取得成就的背景:a、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b、國際形勢發生變化。

2、表現:a、中美邦交正常化:①1971年基辛格王方華周恩來會議,②1972年2月,尼克森訪華,中美簽訂《上海公報》,結束了20多年的對抗。b、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①時間:1971年,②會議:第26屆聯合國大會。c、中日關係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

3、意義:打破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遏制孤立中國的外交僵局,打開了我國外交新局面。

(三)改革開放後的外交成就

1、背景: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2、表現:a、“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召開。①時間:2001年10月,②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③主要成果:通過《上海共識》,④影響: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

b、上海合作組織成立。①時間:2001年,②參與國家:中、俄、哈、吉、塔、烏,③意義影響:中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

c、中國加入“WTO”:①時間:2001年,②地點:卡達杜哈,③意義:

六、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召開的重要會議

會議名稱:時間主要內容、影響

中共八大:1956年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為建設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P39(思想、政治、組織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党的領導集體)

十二大:1982年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我國的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道路,建設有中國色社會主義

十三大:1987年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十四大:1992年確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

十五大:1997年確立了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思想

十六大:2002年確立了“三個代表”為黨的指導思想,形成了胡錦濤為核心的領導集體。

七、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技術成就

(一)兩彈一星

1、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1964年6月,中近程導彈飛行試驗成功。

3、1966年10月,中近程核彈頭爆炸成功。

4、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5、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升上太空。

(二)其它成就

1、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世界上最大水利上工程——三峽大壩

(三)重大高新技術發展計畫——863計畫

1、出臺的背景:(國際形勢)P94

2、出臺的時間:1986年3月

3、發起人:王淦昌、王大珩、場嘉墀、陳芳允

4、涉及領域:生、航、信、激、自動化、能、新材料、海洋高技術

5、成果:P95

(四)科技與生活

電腦網路技術的應用:a、舉例說明,b、兩面性。P96

(五)新中國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成就為科技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2、國家把教育和科技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科技的投入

3、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八、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挫折

(一)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背景:a、黨和人民對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b、缺乏經驗,急於求成,C、忽視客觀經濟規律。

2、實質:左頃錯誤氾濫。

3、表現:高指標,瞎指揮,共產風,浮誇風

4、後果:導致了1959—1961國民經濟嚴重困難。

5、對策:從1961年起調整國民經濟,使經濟恢復和發展。

6、教訓與啟示:a、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辦事。b、要認識基本國情,制定適當的經濟發展策略。c、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背景:①左頃錯誤發展到以階段鬥爭為綱。②法制缺失,個人崇拜嚴重。

2、過程:①開始標誌:1966年,發出“文革”通知。②結束標誌:1976年,“四人幫”倒臺。

3、後果:導致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遭受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世界近現代史

專題一: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史

一、資產階級暴力革命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①背景: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並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國王查理一世的專橫使各種矛盾激化。

②時間:1640—1688年領導階級:資產資級和新貴族

③重大事件:

a.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b.開始: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召集議會開會。

c.轉折(重要戰役):納西比戰役;

d.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建立共和國

e.曲折: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f.結束: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

④重要人物及事蹟:克倫威爾指揮議會軍在納西比戰役中擊潰王軍主力;50年代初他就任“護國主”,實行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

⑤重要文獻:1689年頒佈《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標誌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⑥意義:a.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b.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c.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①背景:啟蒙思想的影響;封建制度束縛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三等級要求改革;路易十六的

財政危機。

②爆發:1789年7月14日(後為法國國慶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③高潮:雅各賓派專政

④拿破崙帝國:1804年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對內頒佈《法典》,對外發動戰爭;1812年遠征俄羅斯失敗,敲響帝國的喪鐘;1814年法國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滑鐵盧慘敗。

⑤重要文獻:A、1789年,制憲會議制訂《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

B、拿破崙的《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範。維護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殘餘勢力,推動了法國以及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⑥重要人物:羅伯斯庇爾(雅各賓派)、拿破崙

⑦意義: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法國大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的基礎。

(三)、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①根本原因: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時間:1755—1783年

③重大事件:1775年4月來剋星頓槍聲,北美獨立戰爭開始;1775年5月組建大陸軍,華盛頓為總司令;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美國誕生;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獨立戰爭的轉捩點;

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④重要文獻:A、1776年7月4日(後為美國國慶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了。B、1787年制定1787年美國憲法,確立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體制。

⑤重要人物:華盛頓

⑥勝利原因:a.獨立戰爭是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解放的正義戰爭;b.人民群眾積極支持,堅強不屈,英勇作戰;c.得到法國、荷蘭等國的國際援助。

⑦歷史意義:a.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b.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c.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四)、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①根本原因:南方種植園奴隸制經濟阻礙了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奴隸制的廢存問題)

②時間:1861——1865年

③重大事件:導火線: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國總統;開始: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內戰;

轉折:1862年林肯政府頒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結束:1865年北方獲得勝利。

④重要文獻:《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提高了廣大人民和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使戰爭形勢開始有利於北方,扭轉了戰局。

⑤重要人物:林肯,他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

⑥勝利原因:a.先進的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必然戰勝落後的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制度;b.南方的叛亂不得人心;c.北方擁有較強的經濟、軍事實力;d.林肯政府採取措施激發了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e.林肯總統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和有力行動。

⑦歷史意義:a.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b.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五)、俄國1861年改革

①背景:封建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時間:1861年改革目的:緩和階級矛盾,維護沙皇的專制統治。

③內容: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④評價: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b.改革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捩點。c.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殘餘。d.這次改革也是對農奴的一次空前的剝削和掠奪。

(六)、日本明治維新

①背景:日本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和幕府統治危機。

②時間:1868年開始

③措施:a.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b.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c.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④評價:a.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捩點。b.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c.這次改革不徹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殘餘,

⑤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⑥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專題二:資本主義發展史

一、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

1、時間:14—16世紀

2、背景:a、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萌芽並發展。b、新航路的開闢,打破了世界各地區之間相互隔絕狀態,世界各族彼此聯繫,相互影響,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c、文藝復興,這一場偉大思想運動,促進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發展。

3、表現:a、社會經濟方面:①商業中心和城鎮興起。②手工工廠出現。③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b、精神文化方面:①人們從封建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②“人文主義”思潮興起,人們尊重理性與科學。③科學技術發展以及知識不斷積累和擴大。

4、意義影響:世界歷史地平線上,初現近代曙光,人類面臨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二、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

1、時間:17—18世紀

2、背景:a、根本原因:封建專制或殖民統治阻礙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b、直接原因(導火索):①英:蘇格蘭人民起義。②法:三級會議的召開。③美:波士頓傾茶事件。

3、表現: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②法國大革命③美獨立戰爭

4、影響: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專政,標誌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b、法國大革命結束了法國封建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的資產階級專政,沉重打擊歐洲各國的封建勢力,是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c、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它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建了比較民主和自由的聯邦制的資產階級專政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並推動了法國大革命及拉美獨立運動發生。

三、資產階級制度在世界範圍內確立

1、時間:19世紀中期。

2、背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3、表現:a、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俄國走上資防大學本主義發展道路。b、1861年—1865年,美國爆南北戰爭,是第二次資產階段革命,既維護了祖國統一,又廢除了奴隸制度,進一步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c、19世紀中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4、影響:a、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b、加強了殖民掠奪,給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帶來了災難。c、客觀上衝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落後的制度,促進了社會進步。d、進一步加強了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相互聯繫。

四、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1、時間:20世紀初。

2、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生產和資本制度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3、主要國家:美、德、英、法、日、俄。

4、發展狀況:a、美、德採用科技成果,發展快。b、英法過份依賴殖民地,發展相對緩慢。c、日本開始崛起,俄國有所發展。

5、影響:a、隨著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後起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出現列強爭霸的局面。德、意、奧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形成,世界形勢緊張。c、1914—1918“一戰”在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發生。

五、一戰以後的資本主義世界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a、背景:1924—1929年短暫的和平刺激了市場虛假繁榮,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生產和銷售矛盾日益突出。b、首發生的國家:美國。c、特點: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破壞性大。d、影響:①加深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2、主要資本主義發展狀況。a、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干預來解除危機。b、德國納粹黨上臺,對內鎮壓,對外擴張,形成歐洲戰爭策源地。c、日本軍部控制內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發動“九一八”事變,加緊對外擴張,世界大戰亞洲策源地形成。d、德、意、日結成軸心國集團,1936—1945年挑起“一戰”。

六、二戰以後的資本主義世界

(一)美國霸權地位的確立

1、背景:①利用最新科技,發展新興工業,經濟得到穩定發展。②利用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佔領了廣闊的市場。

2、表現:①戰後推行冷戰政策,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畫,成立北約。②在亞洲支持蔣介石內戰,發動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二)西歐和日本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1、背景:①借助了美國的援助和大力扶持。②創設了較為和平的政治環境,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政策。③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引進最新科技成果。

2、表現:①20世紀—50、70年代,西歐和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②歐洲一體化進程加速,歐盟成立,歐洲國際地位提高。③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3、影響:資本主義世界美、日、歐盟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美蘇兩極格局受到重大衝擊,影響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專題三:國際格局的演變

一、一戰後國際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產生背景:一戰結束,帝國主義對世界的角逐回到會議桌上。

2、確立標誌:a、1919.1—1919.6英法美等國在巴黎召開會議,簽訂包括對德《凡爾賽和約》在內的一系列和約。凡爾賽體系形成。b、1921——1922美日等九國代表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簽訂包括《九國公約》在內一系列條約。華盛頓體系形成。

3、作用:a、凡爾賽體系重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秩序。b、華盛頓體系協調了美、日矛盾,確立了帝國主義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穩定了資本主義政治局勢,構成一戰後國際關係新格局。

4、存在矛盾:a、掠奪戰敗國,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b、分髒不均,加深了戰勝國內部矛盾。c、對殖民地分割,激發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5、結束:二戰的爆發。

二、二戰後國際格局:雅爾達體系,冷戰格局—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

1、產生背景:二戰以後,美蘇雙方尋求世界霸權,雙方力量均衡。

2、形成過程:a、序幕:1946年,英首相邱吉爾“鐵幕演說”。b、開始: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c、正式形成:1949年北約建立,1955年華約成立,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3、影響:a、美蘇爭霞,世界局勢長期不安寧。b、兩大集團,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戰的爆發。

4、結束:1919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

三、冷戰後的多極化趨勢

1、背景:冷戰結束,世界局勢總體上由緊張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流,但和平的局勢並不穩定。

2、世界主要力量中心:a、“一超”美國。b、“多強”:俄國、歐盟、日本、中國。

3、a、主要障礙:霸權主義。b、決定因素:經濟實力。

4、發展趨勢:一超多強的局面還將繼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新格局尚未形成。

專題四: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工業革命)

1、根本原因:手工工廠生產無法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

2、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

3、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

4、參與國家:英法德美俄日。

5、標誌性發明: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明使用。

6、過程:①蒸汽動力首先使用於棉紡織業。②冶金、採礦隨後使用蒸汽動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③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車機車出現。

7、主要發明:a、英:哈格裡夫斯→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蒡芬孫→火車機車。b、美(富爾頓)→輪船。

8、實質: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9、影響:①創造了巨大生產力。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逐漸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③社會面貌發生了變化:a、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階級。b、城市化,工業化開始。c、世界聯繫日益加強。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40年代

2、a、標誌:電力的廣泛使用。b、理論奠基人:法拉第。

3、主要領域:a、新能源:電力、石油。新機器:內燃機。c、新通訊:有線電話,無線電報。

4、主要發明:a、德:西門子→發電機、有軌電車;卡爾本茨→內燃機、汽車。b、美:愛迪生→電燈泡;貝爾→有線電話;萊特兄弟→飛機;c、意:馬可尼→無線電報

5、特點:a、科技對生產的作用上升。b、新技術超出一國範圍→規模巨大發展迅速。

6、影響:a、經濟: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各國發展不平衡。b、政治:壟斷組織出現,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c、外交(國際關係):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爭霸鬥爭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時間:20世紀40年代至今

2、標誌:原子能、航太技術、電子電腦等

3、地位:規模、深度、影響超過前兩次

4、特點:a、科技對生產的推動力加大,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b、科學技術各領域間相互滲透、相互促進。c、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增長,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5、影響:a、推動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b、引起世界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第一、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c、引起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差距拉大,對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世界聯繫日益密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快)。d、科技進步使人類日常生活發生重大變化。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科技是把雙刃劍)

1、對社會生活的積極影響:a、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b、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c、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2、科技發明的消極影響:a、戰爭問題:一戰中的飛艇、飛機、毒氣彈、坦克、遠端大炮;二戰中的原子彈。b、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廢氣、汽車尾氣、太空廢料、核廢料等。c、高科技犯罪:網路“駭客”、冰毒等。d、其他問題: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等。

3、科技革命的啟示:

專題五:重要會議、重要組織

一、世界現代史上的重要會議:

(一)巴黎和會

1、時間地點:1919年,法國巴黎。2、主要參加者:英(勞合•喬治)、法(克裡孟梭)、美(威爾遜)。3、性質:一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4、《凡爾賽和約》的內容: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指民地。5、作用: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二)華盛頓會議

1、時間地點:1921—1922年,美國華盛頓。2、中心議題(目的):協調美日等帝國主義列強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係。3、《九國公約》的內容及影響:九下P17。4、作用: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

(三)慕尼克會議

1、時間地點:1938年9月,德國慕尼克。2、參加者:英(張伯倫)、法(達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3、內容:英法德意背著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慕尼克協定》,強割蘇台德區給德國。4、影響:助長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氣焰,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

(四)雅爾達會議

1、時間地點:1945年,蘇聯雅爾達。2、主要參加者:美(羅斯福)、蘇(史達林)、英(邱吉爾)。3、目的:為了進一步協調盟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行動,儘快打敗法西斯。4、內容:九下P41。5、影響:加速了德國滅亡;為雅爾達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也體現了大國強權意志,為美蘇劃分世界奠定了基礎。

(五)亞非會議(萬隆會議)

1、時間地點:1955年,印尼萬隆。2、求同存異:中國代表團

⑤失敗原因:脫離群眾和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⑥意義與啟示: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傳播,具有愛國和進步作用。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①背景:國際(《辛丑合約》簽訂,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國內(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孫中山、宋教仁、黃興等

③主張:民族、民權、民主,三民主義為綱領,試圖以革命手段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④革命活動:成立興中會;建立中國同盟會,提出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武昌起義;建立中華民國;頒佈《臨時約法》。

⑤失敗標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敗因:主觀是資產階級軟弱妥協性;客觀是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⑥意義啟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它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辛亥革命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當時中國是行不通的。

4、新文化運動(激進的資產階級知識份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①背景:政治(帝國主義加緊侵華,軍閥混戰)、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與尊孔復古逆流尖銳衝突)

②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③主張: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

④開始標誌: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

⑤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

⑥意義: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二、不同階級、階層提出的救國方案和主張

1、地主階級

(1)新思潮的萌發

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張謇提出“實業救國”。

(2)地主階級洋務派

以奕訢、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代表,“自強”“求富”向西方學習,維護清王朝,客觀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為中國近代化開闢了道路。

2、資產階級

(1)資產階級維新思想

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反對專制(維護清王朝)、倡西學興民權、發展資本主義。

(2)資產階級革命思想

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統治,提出三民主義思想,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3)資產階級激進派

提倡民主和科學,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鬥爭,衝擊了封建主義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

三、歸結學習中國近代史的感想:

1、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列強侵華的屈辱史,它警醒我們,落後就要挨打,青年學生應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2、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爭史,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強不息,不畏強暴的民族,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3、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階級、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自身的階級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不能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專題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史

一、創建過程

(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歷史條件:①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②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幹部和組織條件。

2.內容:①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奮鬥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實現共產主義;中心工作是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②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並決定建立黨的地方組織。

3.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二)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內容——制定黨的革命綱領:最高綱領是建設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二、重要會議

(一)黨的創建時期

1.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中國共產黨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黨的革命綱領。

3.中共“三大”(1923),確立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

(二)土地革命時期

1.八七會議(1927、8、7,漢口)

(1)內容:①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②通過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③決定發動秋收起義。

(2)意義: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轉捩點。

2.遵義會議(1935)

(1)內容:①解決博古等人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義: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革命的關鍵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捩點。

3.瓦窯堡會議(1935):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三)抗日戰爭時期

1.洛川會議(1937):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決定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即人民戰爭路線),決定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

2.中共“七大”(1945,延安)

(1)內容:①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報告,提出廢除國民黨一党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②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③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2)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四)解放戰爭時期

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949,河北平山縣西柏坡)

(1)內容:①提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開始城市領導鄉村時期;②指出黨的總任務是迅速恢復發展生產,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③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糖衣炮彈”的進攻。

(2)意義: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9,北平)

內容:①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新中國的名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②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③確定了國旗、代國歌、首都、紀年方法。④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五)新中國成立後

1.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

內容: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②選舉國家主席,任命國務院總理。

2.中共“八大”(1956)

(1)內容:①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②提出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③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

(2)意義:為我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党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3.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1)內容:①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②總結了建國以來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拋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左”的錯誤方針,全面糾正“左”傾錯誤,作出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③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

(2)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4.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5.中共“十三大”(1987):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並制定了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6.中共“十四大”(1992):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中共“十五大”(1997):提出並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8.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三、武裝鬥爭

(一)重要革命戰爭

1.北伐戰爭: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與國民黨實行政治合作的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2.抗日戰爭: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共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勝利。

3.解放戰爭: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4.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至1953年,中國人民發揚了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二)軍隊建設

1.北伐戰爭中,以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為骨幹的葉挺獨立團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

2.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共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3.1927年“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提出著名論斷“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4.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5.抗戰開始後,根據國共兩黨協定,西北主力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南方八省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

6.解放戰爭至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7.抗美援朝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人朝作戰。

8.新中國成立後,對軍隊進行整編,成立多兵種合成部隊。

9.1955年實行義務兵役制、軍銜制。

10.進入新時期後,人民解放軍進一步加強了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

(三)軍事路線和方針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①八七會議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②紅軍四次反圍剿採取的是運動戰。

2.抗日戰爭時期:以分散兵力,打遊擊戰。反“掃蕩”中創造了地雷戰、地道戰等靈活戰術。

3.解放戰爭時期:①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法;②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西北人民解放軍採取了“蘑菇”戰術。③1947年,人民解放軍以主力打到外線去,以中原為突破口開始全面反攻;④1948年解放軍實行戰略決戰,且將敵人主力殲滅于長江以北。⑤1949年渡江戰役後,繼續追殲殘敵,解放全國。

(四)重大戰事

1.五次反“圍剿”:1930年至1934年,前四次反“圍剿”取得勝利,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紅軍長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扼殺革命的企圖。

3.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4.百團大戰:1940年,是抗日戰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增強了人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5.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1947年,殲滅國民黨軍隊3萬餘人,粉碎了對陝北解放區重點進攻。

6.孟良崮戰役:1947年,全殲國民黨軍隊整編七十四師,粉碎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7.人民解放軍突進中原:1947年6月,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8.遼沈戰役:1948年9月至11月,殲敵47萬多人,解放了東北全境,人民解放軍人數在數量上取得了優勢。

9.淮海戰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殲敵55萬多人,是近代以來殲敵數量最多的,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10.平津戰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殲敵52萬多人,解放了華北全境。

11.渡江戰役:1949年4月21日—23日,標誌著國民黨統治在大陸的結束。

四、探索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2.八七會議:中共認清了中國革命的基本方向,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3.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實踐上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問題。

(二)中國共產黨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

1.中共“八大”正確地指出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任務,制定了正確的經濟建設方針。

2.1958年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又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誤人歧途。

3.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偉大轉折,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和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4.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5.中共“十三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制定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6.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的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中共“十五大”提出並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8.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三)中共在領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過程中的挫折及糾正

1.1923年,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失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過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共產國際指導下,中共宣導建立革命統一路線,掀起了國民大革命。

2.1927年大革命失敗。中共認識到必須要掌握革命的領導權,掌握革命的武裝,開始發動武裝起義。

3.1927年以奪取中心城市為目標的起義失敗後,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4.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中共開始走向成熟。

5.1958年黨中央發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這場運動使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損害了農民生產積極性。1960年黨中央全面調整國民經濟。

6.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全面拋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左”傾錯誤。

五、党的建設

(一)思想建設

1、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

(1)1927年八七會議糾正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給思想混亂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

(2)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3)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4)1945年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了重要準備。

(5)1945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告誡全黨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提出“兩個務必”的重要論斷。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

(1)1951年開展三反運動,純潔了幹部隊,抵制了腐朽思想的侵蝕

(2)1957年開展整風運動,把反官僚主義放在第一位。

(3)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確定了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

(4)1992年十四大高度評價了鄧小平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提出用這一理論武裝全黨。

(5)1997年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6)2002年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二)作風建設

1.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展整風運動。通過整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戰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2.1949年在西柏坡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還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 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

3.1951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國家機關和企業中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國家高級幹部劉青山、張子善墮落成大貪污犯被處決。三反運動教育了幹部的大多數,挽救了一批犯錯誤的同志,純潔了幹部隊伍,抵制了資產階級的腐蝕,從而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4.1957年中共在全黨重新進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義、反宗派主義、反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通過整風使全黨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以利於社會主義建設。

(三)理論建設

中國共產黨先後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在實踐中堅持捍衛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從領導民主革命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形成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光輝思想。

①請指出這一光輝思想是什麼?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

②指出毛澤東思想關於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是什麼?概述這一理論內容。

“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這一理論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標誌著毛澤東思想已經開始形成。內容是:在党的領導下,將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三者結合起來。

③指出中共找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原因?對鄧小平理論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會議有哪些?

原因:對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分析、對世界形勢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認識、總結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會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形成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思想、1982年十二大最早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7年正式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基本路線並提出三步走戰略、1992年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十五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六、農民問題

1、土地革命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4)

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開展以“依靠貧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路線的土地革命。

2、解放戰爭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79)

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1947年頒佈《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剝削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建國初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08)

1950年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4、社會主義改造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17)

政府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運動,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走社會主義道路。通過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化為公有制,從根本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5、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23)

依據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即“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由此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提高公有化程度,擴大公有化規模,結果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60年中央開始全面調整國民經濟,加強農業生產,堅決糾正“共產”風。

6、文化大革命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31)

由於過分強調以“以階級鬥爭為綱”,農業生產停滯不前,後在周恩來和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國民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

7、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見《中國歷史》第四冊P134)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和集體經濟,推動了農業的發展。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發展。

七、統一戰線

(1)革命統一戰線

①標誌: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

②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③作用:領導開展國民革命,推動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

④破裂: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蔣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①背景原因: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②目的:團結一切愛國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

③過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誌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9月,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④作用:成為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

(3)國共兩黨關係變化及啟示

時期 關係 原因 影響

大革命時期

(1924-1927) 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務 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

土地革命時期

(1927-1937) 分裂 蔣介石等叛變革命,鎮壓人民 導致大革命失敗,形成十年內戰的局面

抗日戰爭時期

(1937-1945) 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取得抗戰勝利,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新

解放戰爭時期

(1945-1949) 分裂 國民黨在美國支持下發動全面內戰 給全國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形成臺灣海峽兩岸長期分裂對峙的局面

啟示:

①國共兩黨合則有利於民族的興旺和崛起,分則給中華民族帶來戰爭和災難。(或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或兩黨合則國興,兩黨分則民族和人民不幸)

②國共兩黨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兩黨兩次合作,沉重打擊了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

③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共兩黨應以民族利益為重,實現第三次合作,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專題四:新中國風雨五十年

一、新中國經濟建設成就

(1)1949—1952年。①表現:1952年國家財政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②原因:a、新中國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2)1953—1957年(一五計畫期間)。①一五計畫的主要內容和重點: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②成就表現:a、工業:鞍鋼、瀋陽機械、長春汽車、東北工業基地形成;b、交通運輸:武漢長江大橋、川藏、青藏、新藏公路。③成就主要原因: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計畫的實施。

(3)1956—1966年(探索社會主義時期)。成就表示:a、大慶油田建成,結束了靠“洋油”的時代;b、新興工業,如電子、航太、原子能工業從無到有。

(4)1978年以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①成就表現:a、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全面振興,糧棉產量大幅度增大,鄉鎮企業迅猛發展(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為現代化開闢了新路。b、工業方面,基本建設和技術革新取得重大發展。c、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實現三級跳,總體達到小康水準。②成就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

(5)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a和平、穩定的政治環境;b中共領導下符合國情的正確策略;c廣大勞動者不懈的努力。

二、新中國政治建設成就

(一)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政權(1949—1953)

1、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a、時間1949年9月;b、地點:北平;c、內容:P2;d、意義:為新中國的成立作了多方面準備。

2、開國大典:a、時間:1949年10月1日;b、意義:(國內)P4。

3、政權的鞏固:(1)西藏和平解放a、時間:1951年;b、主要人物:阿沛•阿旺晉美;c、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

4、土地改革:a、時間:1950—1952年;b、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c、主要檔:《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d、意義:P13。

5、抗美援朝:a、背景:P7;b、口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c、持續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d、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議上簽字;e、人物:彭德懷、中國人民志願軍、黃繼光、邱少雲;f、影響:P10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改造的內容:個體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

2、改造的方式:建立合作社,贖買。

3、改造的目的:實現把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

4、改造的意義:標誌著我國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召開時間:1954年9月。

2、主要內容:通過1954年《憲法》。

3、1954年憲法:a、性質:社會主義性質;b、意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四)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民主與法制

1、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劉少奇案)。

2、1982年憲法頒佈實施(第四部)。a、1982年憲法的評價,新時期一部比較完善的憲法;b、其它單行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c、頒佈實施的意義:①反映了我國法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②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不斷提高,依法辦事逐漸成為人們共識;③我國逐漸向依法治國的道路邁進。

(五)民主政治建設給我們的啟示

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2、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三、新中國的農村政策

(一)土地改革

1、背景:P12;2、時間:1950—1952年;3、內容:P12;4、結果:農民獲得了生產資料,消除了剝削,農民解放;5、影響:P13。

(二)對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1、背景:分散經營,不適應社會化要求,影響農業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的需要。

2、形式:把分散農民組織起來,建立農業合作社。

3、實質:改農民土地所有制為土地公有制。

4、作用: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發展。

(三)農村人民人民公社化運動(見下面八)

(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背景:人民公社已經不適應農村生產的發展。

2、形式:把集體土地長期承包給農民耕種,農民自主經營。

3、影響:a、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b、使農業朝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

4、實質:改計劃經濟體制為市場經濟體制。

(五)黨和政府調整農村政策的原因和啟示

1、原因:a、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b、從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出發。

2、啟示:a、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三農”問題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問題。

四、新中國祖國統一大業

(一)一國兩制的提出

1、時間:改革開放後;2、目的: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3、人物:鄧小平;4、含義:P60;5、作用:a、為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b、為香港澳門的回歸開闢了途徑。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

1、背景:a、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b、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2、時間: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3、參與政府:中英、中葡。4、區旗區微:P64。5、意義:P62。

(三)臺灣問題

1、近代史上的臺灣問題和當代臺灣問題產生的原因。P65

2、新中國成立後對台政策的變化。a、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b、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並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c、1995年,江澤民提出對台“八項主張”。

3、新中國成立,兩岸關係的變化。a、1987年台當局被迫放棄“三不”政策,打破了被隔絕狀態,兩岸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b、1990年臺灣海基會成立,1991年大陸海協會成立,並不“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c、1992年“汪辜會談”。①地點:新加坡;②人物:汪道涵、辜振甫;③內容: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④影響:海峽兩岸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4、海峽兩岸的交往。a、交往日益密切的原因:①党和政府對祖國統一大業的推進和採取的政策;②有共同的語言、文字、共同的傳統文化;③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華民族。b、交往的具體表現:①經濟P67;②文化旅遊;c、兩岸交往的感想和啟示:①祖國統一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兩岸人民共同心願,②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五、新中國的外交成就

(一)20世紀五十年代外交

1、新中國的外交方針:和平、獨立、自主

2、成就表現:a、建國第一年,同蘇聯等17個社會主義國家建交,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①提出時間:1953年底;②參與國家:印③具體內容:(1)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內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處。④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c、1954年新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d、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宣導萬隆精神。

(二)20世紀七十年代外交成就

1、取得成就的背景:a、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b、國際形勢發生變化。

2、表現:a、中美邦交正常化:①1971年基辛格王方華周恩來會議,②1972年2月,尼克森訪華,中美簽訂《上海公報》,結束了20多年的對抗。b、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①時間:1971年,②會議:第26屆聯合國大會。c、中日關係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

3、意義:打破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遏制孤立中國的外交僵局,打開了我國外交新局面。

(三)改革開放後的外交成就

1、背景: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2、表現:a、“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召開。①時間:2001年10月,②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③主要成果:通過《上海共識》,④影響: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

b、上海合作組織成立。①時間:2001年,②參與國家:中、俄、哈、吉、塔、烏,③意義影響:中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

c、中國加入“WTO”:①時間:2001年,②地點:卡達杜哈,③意義:

六、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召開的重要會議

會議名稱:時間主要內容、影響

中共八大:1956年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為建設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P39(思想、政治、組織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党的領導集體)

十二大:1982年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我國的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道路,建設有中國色社會主義

十三大:1987年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十四大:1992年確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

十五大:1997年確立了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思想

十六大:2002年確立了“三個代表”為黨的指導思想,形成了胡錦濤為核心的領導集體。

七、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技術成就

(一)兩彈一星

1、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1964年6月,中近程導彈飛行試驗成功。

3、1966年10月,中近程核彈頭爆炸成功。

4、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5、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升上太空。

(二)其它成就

1、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世界上最大水利上工程——三峽大壩

(三)重大高新技術發展計畫——863計畫

1、出臺的背景:(國際形勢)P94

2、出臺的時間:1986年3月

3、發起人:王淦昌、王大珩、場嘉墀、陳芳允

4、涉及領域:生、航、信、激、自動化、能、新材料、海洋高技術

5、成果:P95

(四)科技與生活

電腦網路技術的應用:a、舉例說明,b、兩面性。P96

(五)新中國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成就為科技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2、國家把教育和科技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科技的投入

3、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八、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挫折

(一)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背景:a、黨和人民對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b、缺乏經驗,急於求成,C、忽視客觀經濟規律。

2、實質:左頃錯誤氾濫。

3、表現:高指標,瞎指揮,共產風,浮誇風

4、後果:導致了1959—1961國民經濟嚴重困難。

5、對策:從1961年起調整國民經濟,使經濟恢復和發展。

6、教訓與啟示:a、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辦事。b、要認識基本國情,制定適當的經濟發展策略。c、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背景:①左頃錯誤發展到以階段鬥爭為綱。②法制缺失,個人崇拜嚴重。

2、過程:①開始標誌:1966年,發出“文革”通知。②結束標誌:1976年,“四人幫”倒臺。

3、後果:導致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遭受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世界近現代史

專題一: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史

一、資產階級暴力革命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①背景: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並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國王查理一世的專橫使各種矛盾激化。

②時間:1640—1688年領導階級:資產資級和新貴族

③重大事件:

a.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b.開始: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召集議會開會。

c.轉折(重要戰役):納西比戰役;

d.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建立共和國

e.曲折: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f.結束: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

④重要人物及事蹟:克倫威爾指揮議會軍在納西比戰役中擊潰王軍主力;50年代初他就任“護國主”,實行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

⑤重要文獻:1689年頒佈《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標誌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⑥意義:a.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b.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c.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①背景:啟蒙思想的影響;封建制度束縛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三等級要求改革;路易十六的

財政危機。

②爆發:1789年7月14日(後為法國國慶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③高潮:雅各賓派專政

④拿破崙帝國:1804年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對內頒佈《法典》,對外發動戰爭;1812年遠征俄羅斯失敗,敲響帝國的喪鐘;1814年法國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滑鐵盧慘敗。

⑤重要文獻:A、1789年,制憲會議制訂《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

B、拿破崙的《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範。維護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殘餘勢力,推動了法國以及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⑥重要人物:羅伯斯庇爾(雅各賓派)、拿破崙

⑦意義: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法國大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的基礎。

(三)、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①根本原因: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時間:1755—1783年

③重大事件:1775年4月來剋星頓槍聲,北美獨立戰爭開始;1775年5月組建大陸軍,華盛頓為總司令;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美國誕生;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獨立戰爭的轉捩點;

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④重要文獻:A、1776年7月4日(後為美國國慶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了。B、1787年制定1787年美國憲法,確立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體制。

⑤重要人物:華盛頓

⑥勝利原因:a.獨立戰爭是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解放的正義戰爭;b.人民群眾積極支持,堅強不屈,英勇作戰;c.得到法國、荷蘭等國的國際援助。

⑦歷史意義:a.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b.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c.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四)、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①根本原因:南方種植園奴隸制經濟阻礙了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奴隸制的廢存問題)

②時間:1861——1865年

③重大事件:導火線: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國總統;開始: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內戰;

轉折:1862年林肯政府頒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結束:1865年北方獲得勝利。

④重要文獻:《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提高了廣大人民和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使戰爭形勢開始有利於北方,扭轉了戰局。

⑤重要人物:林肯,他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

⑥勝利原因:a.先進的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必然戰勝落後的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制度;b.南方的叛亂不得人心;c.北方擁有較強的經濟、軍事實力;d.林肯政府採取措施激發了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e.林肯總統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和有力行動。

⑦歷史意義:a.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b.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五)、俄國1861年改革

①背景:封建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時間:1861年改革目的:緩和階級矛盾,維護沙皇的專制統治。

③內容: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④評價: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b.改革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捩點。c.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殘餘。d.這次改革也是對農奴的一次空前的剝削和掠奪。

(六)、日本明治維新

①背景:日本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和幕府統治危機。

②時間:1868年開始

③措施:a.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b.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c.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④評價:a.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捩點。b.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c.這次改革不徹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殘餘,

⑤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⑥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專題二:資本主義發展史

一、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

1、時間:14—16世紀

2、背景:a、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萌芽並發展。b、新航路的開闢,打破了世界各地區之間相互隔絕狀態,世界各族彼此聯繫,相互影響,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c、文藝復興,這一場偉大思想運動,促進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發展。

3、表現:a、社會經濟方面:①商業中心和城鎮興起。②手工工廠出現。③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b、精神文化方面:①人們從封建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②“人文主義”思潮興起,人們尊重理性與科學。③科學技術發展以及知識不斷積累和擴大。

4、意義影響:世界歷史地平線上,初現近代曙光,人類面臨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二、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

1、時間:17—18世紀

2、背景:a、根本原因:封建專制或殖民統治阻礙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b、直接原因(導火索):①英:蘇格蘭人民起義。②法:三級會議的召開。③美:波士頓傾茶事件。

3、表現: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②法國大革命③美獨立戰爭

4、影響: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專政,標誌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b、法國大革命結束了法國封建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的資產階級專政,沉重打擊歐洲各國的封建勢力,是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c、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它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建了比較民主和自由的聯邦制的資產階級專政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並推動了法國大革命及拉美獨立運動發生。

三、資產階級制度在世界範圍內確立

1、時間:19世紀中期。

2、背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3、表現:a、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俄國走上資防大學本主義發展道路。b、1861年—1865年,美國爆南北戰爭,是第二次資產階段革命,既維護了祖國統一,又廢除了奴隸制度,進一步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c、19世紀中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4、影響:a、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b、加強了殖民掠奪,給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帶來了災難。c、客觀上衝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落後的制度,促進了社會進步。d、進一步加強了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相互聯繫。

四、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1、時間:20世紀初。

2、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生產和資本制度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3、主要國家:美、德、英、法、日、俄。

4、發展狀況:a、美、德採用科技成果,發展快。b、英法過份依賴殖民地,發展相對緩慢。c、日本開始崛起,俄國有所發展。

5、影響:a、隨著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後起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出現列強爭霸的局面。德、意、奧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形成,世界形勢緊張。c、1914—1918“一戰”在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發生。

五、一戰以後的資本主義世界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a、背景:1924—1929年短暫的和平刺激了市場虛假繁榮,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生產和銷售矛盾日益突出。b、首發生的國家:美國。c、特點: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破壞性大。d、影響:①加深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2、主要資本主義發展狀況。a、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干預來解除危機。b、德國納粹黨上臺,對內鎮壓,對外擴張,形成歐洲戰爭策源地。c、日本軍部控制內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發動“九一八”事變,加緊對外擴張,世界大戰亞洲策源地形成。d、德、意、日結成軸心國集團,1936—1945年挑起“一戰”。

六、二戰以後的資本主義世界

(一)美國霸權地位的確立

1、背景:①利用最新科技,發展新興工業,經濟得到穩定發展。②利用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佔領了廣闊的市場。

2、表現:①戰後推行冷戰政策,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畫,成立北約。②在亞洲支持蔣介石內戰,發動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二)西歐和日本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1、背景:①借助了美國的援助和大力扶持。②創設了較為和平的政治環境,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政策。③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引進最新科技成果。

2、表現:①20世紀—50、70年代,西歐和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②歐洲一體化進程加速,歐盟成立,歐洲國際地位提高。③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3、影響:資本主義世界美、日、歐盟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美蘇兩極格局受到重大衝擊,影響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專題三:國際格局的演變

一、一戰後國際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產生背景:一戰結束,帝國主義對世界的角逐回到會議桌上。

2、確立標誌:a、1919.1—1919.6英法美等國在巴黎召開會議,簽訂包括對德《凡爾賽和約》在內的一系列和約。凡爾賽體系形成。b、1921——1922美日等九國代表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簽訂包括《九國公約》在內一系列條約。華盛頓體系形成。

3、作用:a、凡爾賽體系重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秩序。b、華盛頓體系協調了美、日矛盾,確立了帝國主義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穩定了資本主義政治局勢,構成一戰後國際關係新格局。

4、存在矛盾:a、掠奪戰敗國,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b、分髒不均,加深了戰勝國內部矛盾。c、對殖民地分割,激發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5、結束:二戰的爆發。

二、二戰後國際格局:雅爾達體系,冷戰格局—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

1、產生背景:二戰以後,美蘇雙方尋求世界霸權,雙方力量均衡。

2、形成過程:a、序幕:1946年,英首相邱吉爾“鐵幕演說”。b、開始: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c、正式形成:1949年北約建立,1955年華約成立,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3、影響:a、美蘇爭霞,世界局勢長期不安寧。b、兩大集團,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戰的爆發。

4、結束:1919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

三、冷戰後的多極化趨勢

1、背景:冷戰結束,世界局勢總體上由緊張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流,但和平的局勢並不穩定。

2、世界主要力量中心:a、“一超”美國。b、“多強”:俄國、歐盟、日本、中國。

3、a、主要障礙:霸權主義。b、決定因素:經濟實力。

4、發展趨勢:一超多強的局面還將繼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新格局尚未形成。

專題四: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工業革命)

1、根本原因:手工工廠生產無法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

2、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

3、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

4、參與國家:英法德美俄日。

5、標誌性發明: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明使用。

6、過程:①蒸汽動力首先使用於棉紡織業。②冶金、採礦隨後使用蒸汽動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③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車機車出現。

7、主要發明:a、英:哈格裡夫斯→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蒡芬孫→火車機車。b、美(富爾頓)→輪船。

8、實質: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9、影響:①創造了巨大生產力。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逐漸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③社會面貌發生了變化:a、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階級。b、城市化,工業化開始。c、世界聯繫日益加強。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40年代

2、a、標誌:電力的廣泛使用。b、理論奠基人:法拉第。

3、主要領域:a、新能源:電力、石油。新機器:內燃機。c、新通訊:有線電話,無線電報。

4、主要發明:a、德:西門子→發電機、有軌電車;卡爾本茨→內燃機、汽車。b、美:愛迪生→電燈泡;貝爾→有線電話;萊特兄弟→飛機;c、意:馬可尼→無線電報

5、特點:a、科技對生產的作用上升。b、新技術超出一國範圍→規模巨大發展迅速。

6、影響:a、經濟: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各國發展不平衡。b、政治:壟斷組織出現,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c、外交(國際關係):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爭霸鬥爭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時間:20世紀40年代至今

2、標誌:原子能、航太技術、電子電腦等

3、地位:規模、深度、影響超過前兩次

4、特點:a、科技對生產的推動力加大,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b、科學技術各領域間相互滲透、相互促進。c、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增長,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5、影響:a、推動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b、引起世界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第一、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c、引起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差距拉大,對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世界聯繫日益密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快)。d、科技進步使人類日常生活發生重大變化。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科技是把雙刃劍)

1、對社會生活的積極影響:a、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b、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c、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2、科技發明的消極影響:a、戰爭問題:一戰中的飛艇、飛機、毒氣彈、坦克、遠端大炮;二戰中的原子彈。b、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廢氣、汽車尾氣、太空廢料、核廢料等。c、高科技犯罪:網路“駭客”、冰毒等。d、其他問題: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等。

3、科技革命的啟示:

專題五:重要會議、重要組織

一、世界現代史上的重要會議:

(一)巴黎和會

1、時間地點:1919年,法國巴黎。2、主要參加者:英(勞合•喬治)、法(克裡孟梭)、美(威爾遜)。3、性質:一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4、《凡爾賽和約》的內容: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指民地。5、作用: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二)華盛頓會議

1、時間地點:1921—1922年,美國華盛頓。2、中心議題(目的):協調美日等帝國主義列強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係。3、《九國公約》的內容及影響:九下P17。4、作用: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

(三)慕尼克會議

1、時間地點:1938年9月,德國慕尼克。2、參加者:英(張伯倫)、法(達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3、內容:英法德意背著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慕尼克協定》,強割蘇台德區給德國。4、影響:助長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氣焰,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

(四)雅爾達會議

1、時間地點:1945年,蘇聯雅爾達。2、主要參加者:美(羅斯福)、蘇(史達林)、英(邱吉爾)。3、目的:為了進一步協調盟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行動,儘快打敗法西斯。4、內容:九下P41。5、影響:加速了德國滅亡;為雅爾達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也體現了大國強權意志,為美蘇劃分世界奠定了基礎。

(五)亞非會議(萬隆會議)

1、時間地點:1955年,印尼萬隆。2、求同存異:中國代表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