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分佈不均怎麼辦,聽聽國家衛計委怎麼說

3月11日上午,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和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記者發佈會, 就“‘十三五’開局之年衛生計生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 《中國經濟週刊》視覺中心 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健康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如何進一步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也是國家衛計委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李斌表示, 目前存在優質的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 分佈不均衡的主要問題, 從而導致醫療服務體系格局和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需求之間出現了不適應和不匹配的情況, 急需緩解這一矛盾。

“促進優質資源下沉、重心下移, 首要就是要通過改革來建立分級診療制度。 ”李斌表示, 分級診療制度是我們中國特色基本醫療制度之首, 醫聯體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

也是一種制度創新。 “通過多種形式的醫聯體, 把我們現在相對比較固定的格局縱橫上下聯通起來, 形成一個合理的佈局, 這樣就可以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困難的問題, 進一步優化服務體系, 放大優勢醫療資源效應, 使得群眾在家門口也能夠看好病。 通過醫聯體建設, 使大的醫院能夠捨得放, 基層機構能夠接得住, 老百姓能夠願意到基層去看病。 ”

李斌介紹, 目前基層在探索實踐中形成了以下幾種醫聯體的形式:第一, 城市的醫聯體, 有的是緊密型, 有的相對鬆散。 主要是由三級醫院作為牽頭單位, 吸納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參加, 形成一個醫聯體。 這樣, 從內在的機制上, 就使得我們這些優質資源能夠及時下基層,

向基層延伸。 第二, 在縣域的範圍內, 形成“醫共體”的醫療形式。 把醫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醫共體的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從預防、治療、康復, 提供一體化的服務, 把縣、鄉、村連起來。 有了醫共體, 居民在基層就能夠得到比較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那麼不僅群眾花費少, 醫聯體、醫共體也會得到相應的鼓勵和獎勵。 第三, 跨區域的專科聯盟。 通過人員培訓、疑難重症的會診和對口支援進行資源互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