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白龍潭風景區爬山野趣

白龍潭風景區是位於密雲水庫附近的一個風景區, 主要由白龍潭水庫和一個寺廟組成。 我是第三次來密雲的白龍潭風景區了。 景區裡最吸引我的不是水庫, 也不是寺廟, 而是山頂的一座塔。 一直想去山上看看, 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 一直也不能如願。 這次過來時間比較寬裕, 就想著能完成這個心願。

吃過午飯後約了幾個同伴直奔白龍潭風景區而去, 跨過大壩後, 順著山上的石階向上攀爬, 很快就可以到達第一個山頭的亭子處。

這是一個五角兩重簷的小亭子, 從外表看起來似乎也有點年頭了。

離開小亭子後, 我們繼續向山頂的塔出發, 此時才知道, 塔所在的山頭和小亭子所在的山頭其實是分離的, 因此要想繼續攀爬必須先回到山底然後再向上爬。

此時幾個夥伴發生了分歧, 於是我們分頭行動, 三人順著谷底的路走到水庫邊上返回, 只剩下我和一個小朋友繼續向上攀登。

整個山裡除了我們倆再也見不到第三個人, 偶爾可以聽到鳥兒的叫聲, 呼吸著山裡的新鮮空氣, 人的心情也格外愉悅。 雖然是初春的天氣, 但地處密雲的深山裡溫度還是比市區要低一些, 山上的樹基本還都沒有發芽, 由於沒有樹葉的遮擋, 人的視野也開闊不少。

繼續走才知道塔其實是在第三座山的山頂, 所以又走了一段下山的路才到達塔所在的山上, 也正是這座山給了我們很多的驚喜, 整座山都是怪石嶙峋。 上山的路上首先看到的是一塊刻有白龍潭記的大石, 隨後還會看到人們在石頭上刻上的各種“福”字。

這塊石頭上刻有像圍棋一樣的棋子和棋盤,前面有石圖河三字。

一塊巨大的像一條魚背一樣的巨石,上面刻有萬福山三個大字。

雖然都是這樣的石階,但坡度都不是很陡,所以爬起來也不是很吃力。

石頭上刻有各種各樣的福字。

離山頂不遠的一塊垂直的巨石上一個巨大的福字赫然映入眼簾。旁邊的小字是“北魏暄福寺碑”,先不論這個福字究竟是何時刻上去的,這個艱巨的工程本身已經足以使我肅然起敬了。

路邊一塊巨石懸在半空,讓人很奇怪它是如何能夠保持穩定的。離山頂還有20幾米的時候,石階沒有了,攀爬的難度陡然增加,我只好手腳並用,最後總算安全抵達山頂。

原來這是一座六角六層的白龍塔,最底下一層上有一塊石碑,上面篆刻了塔的修建歷程。

塔的側面有一面森林防火的小紅旗。塔底的鐵門緊閉,無法上去參觀。

由於陰天,山上的能見度很差,但還是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山下密雲水庫的壯觀景象,彎彎曲曲的庫邊在高處看起來也非常好看。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儘管已經很小心了,下山的路上我還是摔了一跤。下山的過程中看到一顆松樹鬱鬱蔥蔥地立在山邊,山下的白龍潭水庫映襯其後形成一幅絕佳的畫面。

在另外一條小路上有石鶴松。這個石刻的仙鶴我很是喜歡。

下山的路上順著第一座山的山底走到了水庫的另一側,這個角度看起來水庫更美一些。

快要離開景區的時候突然發現大壩上的兩條白龍噴水了,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兩分鐘的時間,我們卻幸運地看到了。

這塊石頭上刻有像圍棋一樣的棋子和棋盤,前面有石圖河三字。

一塊巨大的像一條魚背一樣的巨石,上面刻有萬福山三個大字。

雖然都是這樣的石階,但坡度都不是很陡,所以爬起來也不是很吃力。

石頭上刻有各種各樣的福字。

離山頂不遠的一塊垂直的巨石上一個巨大的福字赫然映入眼簾。旁邊的小字是“北魏暄福寺碑”,先不論這個福字究竟是何時刻上去的,這個艱巨的工程本身已經足以使我肅然起敬了。

路邊一塊巨石懸在半空,讓人很奇怪它是如何能夠保持穩定的。離山頂還有20幾米的時候,石階沒有了,攀爬的難度陡然增加,我只好手腳並用,最後總算安全抵達山頂。

原來這是一座六角六層的白龍塔,最底下一層上有一塊石碑,上面篆刻了塔的修建歷程。

塔的側面有一面森林防火的小紅旗。塔底的鐵門緊閉,無法上去參觀。

由於陰天,山上的能見度很差,但還是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山下密雲水庫的壯觀景象,彎彎曲曲的庫邊在高處看起來也非常好看。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儘管已經很小心了,下山的路上我還是摔了一跤。下山的過程中看到一顆松樹鬱鬱蔥蔥地立在山邊,山下的白龍潭水庫映襯其後形成一幅絕佳的畫面。

在另外一條小路上有石鶴松。這個石刻的仙鶴我很是喜歡。

下山的路上順著第一座山的山底走到了水庫的另一側,這個角度看起來水庫更美一些。

快要離開景區的時候突然發現大壩上的兩條白龍噴水了,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兩分鐘的時間,我們卻幸運地看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